: 《菩提道次第廣論》卷第十五〈奢摩他〉
: http://tripitaka.cbeta.org/B10n0067
: 若謂如前以念令心住所緣已,爾時可否分別觀察於所緣境持、未持耶?
: 答:定須觀察。如《修次中編》云:「如是於隨樂所緣安住心已,後即於此,等住其
: 心。善等住已,即應於心如是觀察,為於所緣心善持耶?為沉沒耶?為外散耶?」
: 此非棄捨三摩地已,如是觀察,是住定中,觀其住否根本所緣。若未住者,當觀隨逐
: 沉、掉何轉。非纔住定時太短促亦非太久,是於中間時時觀照。若於前心未盡勢力,修
: 此觀察,能生心力相續久住,亦能速疾了知沉、掉。
: 然能時時憶念所緣而修者,必須有力、相續運轉正念之因,故應修念。
───────────────────────────────────────
■ 釋義:摘自《2007奢摩他講記》
轉自:http://www.lamrimworld.org/
聞法意樂
思惟利益遍滿虛空的如母有情,無論如何要得到所得的果位中,無上究竟的圓滿佛果
。得到這個佛果,根本之處是內心善良的菩提心,行持方面是菩薩的行持,一定要靠這二
者,才能夠達成。
這時要先產生善良的菩提心的動機後來學習,取得戒律後,要守護八個分支的戒律,
以這個來代表菩薩的行持,因為大乘八關齋戒所持的戒律是八個分支的戒律。以這個方式
來代表佛子菩薩的行持,首先是善良的菩提心,產生善心菩提心之後,進一步學習菩薩的
行持,六度波羅蜜的學習。
菩薩行持,能否廣大來進行呢?主要看菩提心的力量而定。正如至尊仁波切所談到,
大乘一切大小的功德的證悟都要靠止觀雙運。靠著止觀雙運,這些功德的證悟才能在內心
產生。
安住修的學習,主要在安止(奢摩他)的這一段;思擇修的學習,主要在勝觀(毗婆奢
那)的這一段。現在所學習的是安住(奢摩他)和思擇(毗婆奢那)雙運的實修方式,透過這
個學習,按照這個方式努力實修,能夠產生正式的、具足條件的菩提心,這個證悟在內心
產生,就能學習廣大的菩薩行持,因為善良的菩提心廣大,當然行持也就廣大,在多生多
劫中來行菩薩行,內心不會有所畏縮,所以緣取這個目標產生這個動機之後來聽聞教法。
‧ 正講
現在談到安住修的內容,目標都是為了產生正式的安止。在學習安住修時,憶念非常
重要,運用憶念的方式,就是現在所講解到的內容。
內心執取對境的方式要具有威力,這是有力的明分,再加上能專一安住在所緣的對境
上,要具足這二個特色。
產生正式的安止要靠這個,平常安住修時也是如此,所以運用憶念的力量非常重要。
在運用憶念時,有境本身要具足有威力的明分,再加上能夠緣取所緣,專一地安住在上面
。要產生正式的安止,這二項非常重要,在平常安住修時這二項也非常重要,總之,如何
運用憶念的力量,非常重要。
運用憶念時這二個特色要齊備,有力的明分和專一安住要齊備,這樣做到了,那就是
妥善的運用憶念的力量,所以憶念怎麼去運用它?怎麼來進行?要具足二個特色的內容,
上次已講解完畢。
前面談到憶念要具足二種特色:有力明分和專一安住,但是就在運用憶念的力量,專
一安住在對境上,此時還需不需要有另一個觀察者存在?正知的思惟需不需要再產生呢?
需不需要再去觀察分析,憶念本身有沒有專一安住在對境上,這樣正知的思惟需不需要呢?
為何會有這個疑問呢?在運用憶念,專一安住在對境上時,現在正在專一安住在對境
上,若又起正知的心去觀察,不就變成三心二意嗎?
「若謂如前以念令心住所緣已 — 已經安住了,爾時可否分別觀察,能不能再有一個
檢查分析的心存在,觀察什麼呢?於所緣境持未持耶 — 有沒有專一持所緣境呢?
至尊仁波切引用《修次中篇》回答,「答定須觀察」,一定要有正知的力量,要作檢
查。如《修次中篇》云「如是於隨樂所緣安住心已,後即於此等住其心,善等住已,即應
於心如是觀察,為於所緣心善持耶,為沉沒耶,為外散耶」,所以一定要作檢查分析。
《修次中篇》談到的內容,「如是於隨樂所緣安住心已,後即於此等住其心,善等住
已,即應於心如是觀察」,「如是」就是要像這樣去觀察,觀察什麼呢?「如是」所指的
就是後面的三個段落,1)為於所緣心善持耶,2)為沉沒耶,3)為外散耶。
內心應當像這樣去進行觀察,像什麼樣子呢?就是後面三項事情,首先善持耶?內心
有沒有很妥善地執取它的對境,這是指念力是不是很有力量的抓住對境,這個要講的是有
力明分,有力明分的力量是否齊備?所以稱為善持 — 妥善的執取對境。力量夠不夠?
第二種情況是力量可能不夠,好像睡著了,心思好像沉下去了,雖然是專一安住對境
,可是心對於對境好像沉下去了,這個力量不夠,沒有很有力量,所以為沉沒耶?
再其次,心是不是渙散到其他的對境去了?這是指其他對境的行相在內心有沒有出現
,這是個未來式,是指內心是否將要散到其他對境去,就是其他對境的行相是不是將出現
了。這三者的分析在專一安注的情況下來進行。
「善等住已,即應於心如是觀察」,所以此時心已專一安住了,在專一安住的情況下
來進行檢查分析,執取對境的力量夠不夠?有力明分的力量是否齊備?沉沒到底有沒有出
現?會不會陷入沉沒中呢?心思是不是即將散到其他的對境上。雖然現在是專一了,是不
是即將散到其他的對境上,其他對境的行相是不是即將現出於心?這是《修次中篇》所說
的內容,至尊仁波切引用此文正好回答這個問題,就像射中靶心似的,引此經文正好回答
人家的問題。
這裡談到「後即於此等住其心」,「後」指的是像影子一樣,「如是隨樂所緣安住心
已」,安住對境後,接著持續安住其心,追隨在後如影子一樣,就是指一個人的影子經常
跟他在一起,不會跟他分開,如影隨形,意思是指當念力緣取對境,專一安住在對境上,
如影隨形一般,要繼續持續在上面。
不過怎樣能達成持續專一安住在所緣境上呢?要靠正知分析。正知依前面講的三個方
面來分析,「於所緣心善持耶,為沉沒耶,為外散耶?」在這三方面的分析下,念力對它
的所緣才能如影相伴,持續安住。若不用正知來分析,要念力如影一般相伴在所緣上,恐
怕非常困難。因為念力安住後到底有沒有散亂?有沒有離開其對境?在安住的情況下,馬
上就要做分析,會不會散亂?若已散亂才發現,那就慢一步,所以應當在安住的情況下做
這些分析。
雖然這裡談到進行檢查分析非常必要,但是分析時應當是專一安住在等持上。是不是
把專一安住的等持放掉,另外去仔細分析有沒有專一安住?好像分析是另外一件事。不是
的,這樣就有一點麻煩,因為等於是二件事同時進行,若二件事情同時進行,顯然不是內
心的力量全部放在分析檢查上,因為內心的力量主要的部分,放在專一安住於對境上,心
另一部分的力量進行檢查分析,這裡談到的檢查分析觀察,應該是在這種情況下進行的。
此非棄捨三摩地已,如是觀察,是住定中觀其住否根本所緣,在進行檢查分析時,要
分析心識本身是不是還有力量?是不是還安住在對境上?這個分析檢查不是把專一安住等
持放掉,再做另一件事。應是安住在等持的情況下進行分析,所以「此非棄捨三摩地已,
如是觀察,是住定中觀其住否根本所緣」,不是捨棄自己的等持,這個檢查分析是在等持
的狀態下,同時進行檢查分析。
若未住者,當觀隨逐沉掉何轉,非纔住定時太短促亦非太久。是於中間時時觀照。若
於前心未盡勢力,修此觀察,能生心力相續久住,亦能速疾了知沉掉。
「若未住者」,若心不是專一安住在對境上,就要看它是昏沉呢?是掉舉呢?是什麼
情況?可見不是把等持丟掉,是專一安住在等持的情況下來分析,這個分析要分析什麼呢
?分析前面談到的具足二種特色的念力。
前面談到專一安住等持,專一安住在對境上的念力本身要具足二個特色,即有力明分
和專一安住。現在要檢查這二個特色齊備與否?一邊檢查且齊備二種特色,心一直安住在
對境上持續實修。要檢查這二項的原因,是因為這二個特色就是沉和掉的對付方式,專一
安住能夠對付掉舉,有力明分能夠對付沉沒,所以要檢查分析這二個特色存不存在?
專一安住有或沒有,這個分析有必要,假設現在分析看看內心有沒有專一安住,到底
形成什麼毛病?形成沉沒嗎?形成掉舉嗎?內心若沒有專一安住這個條件不齊備,會變成
掉舉出現了。若內心有力明分這個條件不齊備,會陷入沉沒中。假設內心住定,在專一安
住於對境時,仔細地分析,念力的這二個特色還齊不齊備?
若不齊備沉掉就出現了。因此在繼續觀修中,要分析二個特色是不是還齊備,也就是
說,不是把等持捨掉,是用內心的一部分來進行分析。
用正知來作檢查分析,什麼時機正好?應該不是經常作檢查分析的,那不是一直作干
擾嗎?因為現在透過念力將內心安放在對境上,而且按照運用念力的方式,要具足二個特
色,所以運用念力具足二個特色,把心放在對境上,當這樣進行時,若馬上檢查又檢查,
可能會產生一個毛病就是作行。但是若隔了很長久才檢查也會發生危險,就是沉沒和掉舉
來了還不知道!產生後才檢查,這個檢查就落後了一步。
可見檢查不是經常作,也不是中間要隔很久,應當要有一個適當的時機,所以「非纔
住定時太短促亦非太久」。不是立刻就做檢查,也不是隔很久才檢查,因為太短促作檢查
,經常作會有毛病,隔太久作也會有毛病。因此,「是於中間時時觀照」。觀照即檢查,
這是講運用正知的適當時機,應當在中間的段落作檢查。
這裡有一個麻煩,前面說不能隔太久,也不能經常檢查,那什麼是適當時機呢?還是
沒談到,中間到底是多長多短?所以要作一個解釋,後面就講這個問題。
「若於前心未盡勢力,修此觀察,能生心力相續久住」,第一個功用「亦能速疾了知
沉掉」,這是第二個功用。正知去檢查念力維持的情況,有沒有正常地運作。適當的時機
應當是念力的力道還未窮盡之前,就是現在透過念力將心妥當地安放在對境上,這是靠念
力的力量,這時候要具足二個特色,有力明分和專一安住,在這種情況下內心安放在對境
上,所以有力明分的力道即將散盡還沒有散盡前就要檢查。
為什麼這是個適當時機呢?因為在這個情況下會引發新的力道,在正知進行檢查的情
況下,前面有力明分的力道將盡未盡,即將要窮盡但尚未窮盡,此時用正知去檢查,神識
能夠受到鼓舞,有一點清明。在神識清明的情況下,有力明分好像加了油一樣,力量又重
新產生,又能繼續安住。力量會再產生是一個功效。所以適當的時機應該是前面心的力量
將盡未盡時,來作檢查。
其次「亦能速疾了知沉掉」,因為前面的心力將盡未盡時,在此時進行檢查,就容易
察知沉掉是否將發生,若前面的力量已經滅掉了,沉掉發生了才檢查,前面談到的毛病就
出現了,所以應當是前面的力道還未窮盡時,來做檢查。此時很容易發現是不是要產生沉
和掉。
運用正知進行檢查的適當時機解釋完了,檢查的必要性及二種功德利益也說明了。它
的必要性功效就是能夠使內心的力道重新產生,因此能夠持續久住,這是第一個幫助,第
二是這樣檢查容易很快了知沉掉會不會發生?
然能時時憶念所緣而修者,必須有力相續運轉正念之因,故應修念。
正如正式的進行檢查,實際上內心正在觀修等持時,在最初著手時,一定對於等持的
對境有一個思惟,用念力去思惟對境,譬如緣取佛身(佛像)來作觀修,首先思惟佛身(佛
像)的聖容之後身體的行相,慢慢整個行相做個思惟,之後念力讓整個心完全安放在對境
上,最初是這樣開始的。
所以在念力維繫於對境上時,這中間也應從開始再三思惟,中間也應當這樣來進行,
這個正如正知在中間的段落就要作檢查,憶念也應該在中間的段落把一開始的內容再稍微
思惟,也非常必要。
這樣做的功效是什麼呢?「必須有力相續運轉正念之因」,這樣作的必要性是能讓念
力威力增強,能相續趣入於對境的原因,就是念力透過中間把最初所作的思惟再稍微思惟
,以這個方式使意念本身具足力量,因為具足力量,後面就能夠持久安住,這樣從頭思惟
是持續久住的因,所以這是維護念力的一個方式。「故應修念」,維護念力,使我們的念
力能夠持續,維護念力的一個方式。
後面要引<聲聞地>,《辨中邊論釋》來補充說明,這二段經文要成立前面所談的。
(....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