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 [地道] 《地道建立》 (82)

作者: cool810 (silence)   2018-12-15 20:06:48
....接續 #1S4PxiqP 《地道建立》(81)
摘自:《地道建立》(2010年講授)
轉自:http://www.lamrimworld.org/
卻佩格西 講授/廖本聖老師 翻譯/釋見諦法師 編輯
3.3.1.4.3 解釋大乘見道
分二:解說大乘見道的所斷不順品(所斷與不順品是同位語),正式解說能對治所斷
不順品者 — 大乘見道(p31.5)
1.解說大乘見道的所斷不順品
在大乘見道的階段中,是斷除112個見所斷「煩惱障」,以及108個見所斷「所知障」。
這裡(大乘見道的所斷不順品)要斷除的有,見所斷的「煩惱障」及見所斷的「所知
障」,在此先說明煩惱障及所知障:
煩惱障主要是對於證得解脫會造成障礙者或中斷者(中斷證得解脫者),所知障是中
斷證得佛果位者(或說對於證得佛果會造成中斷者)。
以小乘來講,他們主要的所證是證得解脫,基於這個理由,他們的主要所斷是煩惱障
,他們的主要所斷並沒有所知障。
但是大乘不同,因為大乘的目標不只是要證得解脫,也要成佛,所以大乘的主要所證
是成佛,相對來講他的主要所斷就是所知障,而不是煩惱障(大乘是煩惱障與所知障都要
斷除,而主要所斷是所知障,斷除所知障連帶的也能斷除煩惱障﹚,這是大乘及小乘的所
證及所斷的差異。
小乘的主要所斷是煩惱障,煩惱障的實際例子,就是以補特伽羅我執為根源所生的貪
、瞋、慢、無明等,這些煩惱都是煩惱障的實例。
所知障的實例又是什麼呢?是指實有執及其種子、習氣,這些都是屬於所知障,所知
障並不會對於證得解脫造成障礙,主要是對於成佛會造成障礙。
所以即使聲聞行者已經證得聲聞阿羅漢,或獨覺行者已經證得獨覺阿羅漢,這二類的
阿羅漢仍有所知障,也就是他們的心續中仍有實有執及其種子、習氣,這些都還未斷,但
是他們已經證得解脫,所以所知障對證得解脫不會造成障礙,它對證得佛果位會造成中斷。
這樣的講法主要是根據瑜伽行中觀自續派,因為地道主要是依據瑜伽行中觀自續派的
講法,所以所知障的安立包含實有執及其種子、習氣,而且都是法我執。但是如果以應成
派來看,實有執及其種子並不會歸類到所知障,而是歸類到煩惱障。
不論是斷除煩惱障或所知障的種子及習氣,一定是從大乘見道位才有辦法開始斷,亦
即在大乘資糧道及大乘加行道,甚至更前面未入道的階段,是無法斷煩惱障及所知障的種
子,更不要說後面的習氣。
在未入道及大乘資糧道、加行道的階段,頂多只能夠伏這些煩惱障、所知障的現行而
已,要斷種子是不可能,因為斷種子必須從見道位才開始。
所以在見道位之前,譬如有人起瞋心,他所能修的對治是屬於暫時的對治,對於瞋心
的暫時對治,就是修安忍,或是對於起瞋的對象修慈心。如果對於對境起貪著時,暫時的
對治法,就是對這個對境修不淨觀。假設產生慢的時候,就去思惟界差別(各種界的分類
)來降服(慢心),但這種降伏也是暫時對治自己的慢心。這些只是伏煩惱的現行而已,
無法斷種子。要到大乘的見道位才有辦法開始斷種子。
煩惱障有屬於見所斷的煩惱障,及修所斷的煩惱障,所知障也一樣有屬於見所斷的所
知障,及修所斷的所知障,亦即煩惱障及所知障,各有見所斷及修所斷二類。
能夠對治見所斷煩惱障(見道位所斷煩惱障)、修所斷煩惱障(修道位所斷煩惱障)
,及對治見所斷所知障、修所斷所知障的見道與修道,就是相對應的對治道。真正對治這
些煩惱障、所知障,主要是大乘的見道及修道。
以比喻來講,真正在作戰的(對付這些煩惱障及所知障)是大乘見道及大乘修道,大
乘無學道是已經獲得勝利,就是已經在驗收成果的時候,到無學道的時候已經打完仗了,
真正打仗的階段主要是大乘見道及大乘修道。
為什麼要到見道位,才有辦法開始斷這些煩惱障或所知障及其種子呢?因為以聲聞來
講,到了見道位才有辦法現觀補特伽羅無我。以獨覺來講,這時候才有辦法現觀二空(能
取所取異體空)。以大乘來講,不僅可以現觀補特伽羅無我(補特伽羅獨立實體有我空)
、現觀二空(能取所取異體空)、也可以現觀空性(諦實成立空/不存在諦實成立、沒有
諦實成立,空掉諦實成立,故稱諦實成立空)、現觀細品的無常等等。
因為有辦法現觀一切法的實相,所以有辦法開始對治煩惱的種子,在大乘見道之前,
因為無法現觀法的實相,所以沒有能力對治其種子,差別就在於,大乘見道位開始才有辦
法現觀,之前並無法現觀。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