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 [實修] 古印度佛法傳承源流~菩提心的修持方式-61

作者: cool810 (silence)   2018-12-20 09:35:13
(接續前文:#1S6EjkEy 古印度佛法傳承源流~菩提心的修持方式-60)
CBETA B10, No.0067《菩提道次第廣論》卷九〈上士道.菩提心次第〉
http://tripitaka.cbeta.org/B10n0067
壬二、修學餘生不離發心之因
癸一、斷除能失四種黑法
第二、修學餘生不離發心之因。分二:一、斷除能失四種黑法;二、受行不失四種白
法。今初
《大寶積經.迦葉問品》說成就四法,於餘生中忘失發心,或不現行。又成就四法乃
至未證菩提中間,不忘菩提之心,或能現行,此即願心學處。
四黑法中,欺誑親教及阿闍黎尊重福田者,當以二事了知:一境,二師易知。言尊重
者,謂欲為饒益。言福田者,謂非師數,然具功德。此是《迦葉問品釋論》所說。
二即於此境由作何事而成黑法,謂於此等隨一之境,故知欺誑則成黑法。欺誑道理者
,《釋論》解云:「謂彼諸境以悲愍心舉發所犯,以虛妄語而蒙迷之。」總之,其凡以欺
誑之心,作蒙蔽師長等方便,一切皆是。然諂誑非妄者,如下當說。此須虛妄,以《集學
論》說斷除黑法即是白法。能治此者,即四白法中第一法故。若於尊重啟白餘事,而於屏
處另議餘事,說善知識已正聽許,亦是弟子欺蒙師長。
於他無悔令生追悔,其中亦二:境者,謂他補特伽羅修諸善事,不具追悔。於境作何
事者,謂以令起憂悔意樂,於非悔處令生憂悔。
《釋論》中說,同梵行者正住學處,以諂誑心令於學處而生蒙昧。此上二法能不能欺
,生不生悔,皆同犯罪。《釋論》亦同,然《釋論》中於第二罪作已蒙昧。
說正趣大乘諸有情之惡名等。境者,有說已由儀軌正受發心而具足者,有說先曾發心
現雖不具為境亦同,此與經違,不應道理。其《釋論》中僅說菩薩,餘未明說。然餘處多
說具菩薩律學所學處者,謂正趣大乘,似當具足發心。
於此作何事者,謂說惡名等。由瞋恚心發起而說,與《釋論》同。對於何境而宣說者
,《釋論》說云:「如彼菩薩欲求法者,信解大乘或欲修學,為遮彼故對彼而說。」然了
義者即可。
其惡稱者,如云本性暴惡,未明過類。惡名者,如云行非梵行,分別而說。惡譽者,
如云以如是如是行相,行非梵行廣分別說。惡讚者,通於前三之後。是《釋論》解。此於
我等最易現行,過失深重前已略說。
又如菩薩起毀訾心,則此菩薩須經爾劫恆住地獄。《寂靜決定神變經》說︰唯除毀謗
諸菩薩外,餘業不能令諸菩薩墮於惡趣。《攝頌》亦云:「若未得記諸菩薩,忿心諍毀得
記者,盡其惡心剎那數,盡爾許劫更擐甲。」
謂隨生如是忿心之數,即須經爾許劫,更修其道,則與菩提極為遙遠。故於一切種當
滅忿心,設有現起,無間勵力悔除防護。即前經云:「應念此心非善妙,悔前防後莫愛樂
,彼當學習諸佛法。」
若有瞋恚,則其慈悲先有薄弱。若先無者,雖久修習亦難新生,是斷菩提心之根本。
若能滅除違緣瞋恚,如前正修,則漸漸增長以至無量。《釋量論》云:「若無違品害,心
成彼本性。」又云:「由前等流種,漸次增長故,此諸悲心等,若修何能住。」
於他人所現行諂誑,非增上心。境者,謂他隨一有情。於此作何事者,謂行諂誑。增
上心者,《釋論》說為自性意樂。諂誑者,謂於秤斗行矯詐等。又如勝智生,實欲遣人往
惹瑪,而云遣往垛,後彼自願往惹瑪。
《集論》中說,此二俱因貪著利養增上而起,貪癡一分。誑謂詐現不實功德,諂謂矯
隱真實過惡。言矯隱者,謂於自過,矯設方便令不顯露。
癸二、受行不失四種白法
(....待續....)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