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語] 淨空法師:《觀無量壽佛經疏鈔演義》15(下

作者: summertrees (夏天樹)   2019-01-15 01:25:40
(續:釋迦牟尼佛出現在這個世間,第一部講的經是《華嚴經》)
  第二,就是「阿含」,阿含之後佛講「方等」,方等是第三個時期,此地講方等這是
第三個時期。第四個時期講「般若」,最後一個時期講「法華、涅槃」。這是講釋迦牟尼
佛四十九年說這些經教他的次第。這一部經是在第三時說的,方等時。「赴機攝化,廣略
不同,大本二卷」,大本就是《無量壽經》,「晉永嘉年中,竺法護譯」,我們在講《無
量壽經》的時候提到這個本子,竺法護的譯本。但是這個譯本兩卷現在沒有了,喪失掉了
,此地所看到的文字是智者大師說的,智者大師在世的時候還見到這個本子,這個本子失
傳了。《無量壽經》一共有十二種譯本,七種失傳,這是失傳的七種之一。從這個文字我
們可以證明,竺法護的譯本是在唐朝以後失掉的,現在《大藏經》裡面沒有。「此本」,
此本是指本經,「是宋元嘉時,畺良耶舍於揚州驛」。這是跟我們介紹《佛說觀無量壽經
》這個本子是在劉宋的時代,這個宋不是趙宋,是劉宋的時代。元嘉年中畺良耶舍法師,
這是個印度的高僧,到中國來弘法的,他在揚州翻譯的。「兩經皆在王舍城說」,這部經
與《無量壽經》都是釋迦牟尼佛在王舍城講的。「復有小本,名阿彌陀,在舍衛國說」,
就是鳩摩羅什大師所翻譯的《佛說阿彌陀經》,是在舍衛國講的。這是淨土三經。「阿彌
陀,無量壽,彼此方言」,前面已經讀過,阿彌陀跟無量壽是一個意思,我們中文稱無量
壽,梵文稱阿彌陀。
  下面再跟我們介紹,在三藏裡面、二藏裡面它是屬於哪一類。我們看八十四面第四行
。「二藏名義,菩薩藏收」,二藏就是阿含藏、菩薩藏,也就是大乘法、小乘法。它是屬
於大乘,屬於菩薩藏。「漸頓悟入,此即頓教」,再從悟入來看,這個法門是漸教還是頓
教?淨土法門,自古以來祖師大德們的看法,可以說是肯定一致都認為是頓教。為什麼?
一生成就,不必等第二生。不但一生成就,如果看《彌陀經》、《無量壽經》,七天成就
,若一日若二日到若七日,七天成就,沒有比這個更頓。頓就頓超,沒有次第的,確實是
頓超。
  講快速的成就,沒有任何法門能夠跟淨宗相比。密宗講「即身成佛」還是一生,這個
法門七天成就,這是真的,不是假的。很多同修修了多少年還沒成就,對七天成就懷疑。
其實經沒有錯,我們自己搞錯了,自己錯在哪裡?自己不想成就,甚至於自己害怕成就。
假如我們這邊打個佛七,上面掛個牌子「七天往生」,看看有沒有人來?一個都不來了。
這還得了,七天就要死了,還敢來?沒有人敢來。可見得我們講成就,口是心非,不是真
心。真正想成就的人,古時候看到,那是一點都不假,真正想往生。你看連前年在美國華
盛頓DC周廣大居士,念佛三天三夜,可見得這是頓教。周先生一生沒有聞過佛法,他是
得了重病,沒有辦法好了,遇到善知識勸他念佛求生淨土。他算是很有善根,聽了之後他
就相信,叫他太太、兒子、女兒統統念佛,幫助他求生西方,他不要求病好。念了三天三
夜,他是西方三聖從雲端裡面下降,接引他往生。可見得若一日到若七日不假。我們今天
念,沒見到佛,佛也不來接你,知道你不肯去,佛來的時候嚇死了。佛知道我們的心,我
們起心動念他都曉得,你是假的,他就不來;如果你是真的話,他一定來。這個是屬於頓
教。
  「正為韋提希及諸侍女,並是凡夫,未證小果,故知是頓,不從漸入」,這就講得很
清楚了。佛在本經裡面所說的,是以韋提希夫人為首,後面我們會讀到。宮廷裡面有五百
宮女同時聽佛說法,當時聽完就證無生法忍,往生西方極樂世界。她沒有證小果,沒有菩
薩位一級一級往上提升,沒有,所以沒有次第,這就屬於頓。註解裡面我們把它念一念。
「此非化儀論漸頓也」,化是教化,拿現代的話來講就是教學,儀是儀式,就是教學的儀
式。像我們現在所講的課程的排列、課程的標準,這就叫做化儀。此地不是講化儀的頓漸
,化儀的頓漸那法華是頓、華嚴是頓,其他阿含、方等、般若都是屬於漸教,都是次第修
學的。
  「今經判在方等,非化儀頓」,所以不能照一般教學的順序來看。「今之頓者,乃於
化法」,法是教學的方法,「以圓為頓,乃頓教相,非頓教部也」。如果是頓教部,那它
不歸華嚴部,就是歸法華部,那是頓教部的。它這是在方等部,但是它的方法屬於圓頓,
在一般排列它沒有排列在頓教部裡面。「故就韋提,即身得忍」,韋提希夫人接受釋迦牟
尼佛的教導,經聽完之後,就能夠證得無生法忍,這就是頓超。無生法忍在最低的境界來
說,也是圓教初住菩薩,嚴格的來講,這是七地以上才證無生法忍的。可見得她這個地位
是沒有經次第,一下就提升到這麼高。底下說了,「且無生忍位,在別地圓住」,別教是
初地,圓教是初住,「別教凡夫,經無數劫,方至此位」。要想證得這個地位,通常我們
一般講,要經過兩個阿僧祇劫之後才能證得,這是講凡夫要證到這個果位。她也是凡夫,
她突然之間就證得這個果位,這是怎麼一回事情?底下講,「唯有圓人,即生可入」。可
見得這個聽教的人他是圓頓種性,他是這種根性,所以一聽他就開悟,一開悟他就契入,
就入了這個境界,入就是證。
  什麼叫做悟?什麼叫做入?悟是明白了,完全瞭解了,明白了,這叫開悟。入是把這
個道理、這個方法立刻就變成自己的生活行持,就真正得到受用,這叫入。有人悟是悟了
,但是自己得不到受用,自己還是凡夫,還是苦惱,那就是雖悟不入。佛法貴是貴在要契
入。我們今天也特別強調這一點,所以勸大家念《無量壽經》。念《無量壽經》要入阿彌
陀佛的境界,怎麼入法?就是把《無量壽經》講的道理變成我們自己的思想、見解,《無
量壽經》的教訓變成我們生活行為,那就入了。如果理論方法都懂了,我們做不到,那是
只悟不入,這個沒有什麼大用處,得不到真正受用。真正悟入,現在一定離苦得樂,馬上
自己生活就改變,確實改變,命就轉了,立刻就轉,將來決定生淨土。這才是真正學佛。
一定要把理論變成自己的思想、見解,教訓變成自己的生活行為,這個重要!
  我們在一切經裡面,選擇《無量壽經》也是很有道理的。《無量壽經》是一切諸佛所
提倡的,這是第一個理由。第二個理由是《無量壽經》分量不多,它所講的是面面都周到
,這個很難得。比如《金剛經》,《金剛經》完全是理,明理可以,怎麼樣應用在生活上
?這個沒有講,我們處事待人接物要拿那個做根據就很難。《無量壽經》上告訴我們,怎
麼樣孝順父母、怎麼樣尊敬師長、怎麼樣跟社會大眾相處,它統統講得很清楚,這是非常
之難得。尤其是當然它講得很多,幾乎一大半的經典上這些都講到,專門密集的來講處事
待人接物這些教訓的,是三十三章到三十七章,這五章是全講這個。所以我們今天早晚課
,早課我們念四十八願,晚課我們就念後面這五章。念後面五章就是希望都能夠應用到生
活上,我們的生活、處事待人接物有個依據,遵照阿彌陀佛、釋迦牟尼佛的教訓來做。讀
四十八願,希望我們的想法、看法跟阿彌陀佛相同,我們的心、願與佛相同,我們的解、
行與佛相同,這個叫契入。
  經文不長,容易!講一遍也容易,讀一遍也容易,做都不難。如果是其他的大經,像
《華嚴》是好,方法說的也很多,比《無量壽經》還多,理論講得還詳細,但是經太大了
。太大了受持就不方便,沒有這一卷經來的方便,所以,特別選這部經。尤其我們目的要
求生西方淨土,這是西方淨土最主要的一部經典,所以有許多的理由選擇這部經,而不選
擇其他經典。
  「若將結益判教」,結是總結,益是利益,就總結、利益上來說、來判教,「偏圓,
最為明顯」,它是圓教,它不是全圓,它是偏圓。它不是純圓,純圓是《法華》,全圓是
《華嚴》。給諸位說,《無量壽經》是純圓、是全圓,這個地方為什麼偏了?因為它講的
東西偏重在淨土的理論、方法、因果,並不是把西方極樂世界依正莊嚴做整個介紹,整個
的介紹是《無量壽經》。像這個經上沒有講阿彌陀佛四十八願,這就是不圓滿,《無量壽
經》裡面講的有理論,講的有三輩往生,有往生正因。此地講的是三輩九品,這跟《無量
壽經》講的一樣,但是《無量壽經》講的簡略,這裡講的詳細。雖然講的詳細,但是它講
的並不是完全圓滿,圓滿的是在《無量壽經》,這個可以做為《無量壽經》之補充,做為
補充讀本。「是故今文就益定之,是頓非漸」,從它的利益來講它是頓教。
  「題稱佛說,簡異四人」,佛法是非常開明的,是有極大的包容性的,它不自私。不
是說佛經,只有佛說的才叫佛經,別人說的就不可以稱佛經嗎?佛說可以,只要你跟佛說
的宗旨、理論、依據相同,佛都承認,你說的跟我說的一樣,這就是佛經。所以,佛經是
五種人說,有佛說的,佛自己說的,有弟子說的,佛的學生說的,有諸天說的,有仙人說
的,還有變化人說的。這麼多人都可以說,但是那些人說的經要得到佛的同意,都算是佛
說的。但佛現在也不在世,如果這些人說了,誰給他證明它是佛經?佛不在世,就有所謂
法印,法印是講原理原則的,原理原則跟佛講的相同都可以稱之為佛經。小乘有三個原則
,無我、無常、涅槃,如果不違背這個原理,這些人說的我們都可以稱它為經,跟佛說的
宗旨沒有兩樣。大乘經典就是實相,符合實相我們都可以承認這是佛經,不一定要佛說。
你看在我們中國,《六祖壇經》不是佛說的,是惠能大師說的。惠能是中國人,沒到印度
去過。他的承傳是五祖忍和尚傳給他的,五祖忍和尚也是中國人,也不是印度高僧傳給他
的。他說的,我們中國大乘各宗各派的祖師大德都承認可以稱之為經,為什麼?他老人家
所講的,跟佛在大乘經上所講的宗旨決定不違背。這就是個例子。
  本經經題上冠上「佛說」,加上這個字是佛親口說的,不是其他四種人說。其他四種
人說,經題上不可以加上佛說,加上「佛說」的話一定是佛自己說的。這是在經典題目上
冠「佛說」兩個字,是有它的原則的,這是佛親口說的。另外就是正宗分,正宗分第一句
話是佛講的,通常像這樣的經典冠「佛說」。如果正宗分上,雖然是佛說的,正宗分第一
句話不是佛說的,在經典上就不冠這個字。像《金剛經》、《妙法蓮華經》上面不冠佛說
,這都是佛跟弟子一問一答,第一句話不是佛說的。如果第一句話是佛說的,這個經典通
常經題上要冠上「佛說」,使我們一看就瞭解這個經是佛親口所說的。
  往下我們就講到經文了。好,我們休息幾分鐘。
==
念《無量壽經》要入阿彌陀佛的境界,
怎麼入法?就是把《無量壽經》講的道理變成我們自己的思想、見解,
《無量壽經》的教訓變成我們生活行為,那就入了。
如果理論方法都懂了,我們做不到,那是只悟不入,這個沒有什麼大用處,
得不到真正受用。
要落實,要做到。
就是要重新學做人。
這才是真正在學佛。
我記得承天寺志工師姐有一次在一個大家都搶著做某事的情境下跟我說,
我們不能搶,搶就不是在學佛了。
在那個情境下很好辨認,我印象也非常深,
可是直到有一天我搭公車,車剛停好,大家都搶著要上車時,
我站在門邊,依著過去養成的習慣,非常流暢迅速,立刻就搶在旁邊的先生前面上去了。
上去後我才突然覺醒過來,我剛剛是在跟人家搶。
可是那個與生俱來的、過去累積的習慣反射動作,就是這樣,完全不用經大腦。
懊悔了兩次後,第三次我終於在上車時開始用大腦了。
真的是在重新學做人。然後才知道自己以前真的不知道怎麼做人。
南無阿彌陀佛。
作者: onesadman (一線生機)   2019-01-15 03:43:00
隨喜讚嘆夏樹大的精進心
作者: kissung (天堂鴉)   2019-01-15 09:28:00
南無阿彌陀佛
作者: dakudai (止水澄波)   2019-01-15 17:02:00
阿彌陀佛!
作者: ackino (常勝不敗)   2019-01-18 21:27:00
南無阿彌陀佛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