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語] 淨空法師:《觀無量壽佛經疏鈔演義》22(下

作者: summertrees (夏天樹)   2019-02-04 00:52:35
  我們再看下面第四觀,四觀是寶樹觀,在一百五十八面:
  【佛告阿難及韋提希。地想成已。次觀寶樹。】
  我們看經文,一百五十九面。
  【觀寶樹者。一一觀之。作七重行樹想。一一樹。高八千由旬。其諸寶樹。七寶華葉
無不具足。】
  實在說,這個樹觀就相當之難。往下去,愈觀境界愈殊勝,境界愈微細愈不容易觀想
。要把這個樹觀得清清楚楚,樹又這麼高『八千由旬』。一由旬,我們講最小的,印度講
由旬是長度的單位,有大、中、小。大由旬合我們中國八十里,中由旬六十里,小由旬四
十里,算小由旬,四十里一由旬,八千由旬,單單想這個高度恐怕都想不出來。這個樹幹
、樹枝、樹葉、花果怎麼去觀想?所以,確實相當困難。古人講,我們這裡,凡夫心粗境
細,觀想難成,很不容易把它觀成。再看下面的相,這是細相,一百五十九面倒數第二行

  【一一華葉。】
  每一朵花,每一片樹葉。
  【作異寶色。琉璃色中。出金色光。玻璃色中,出紅色光。】
  玻璃就是我們現在所講的水晶。古時候沒有玻璃,水晶稱玻璃,就是現在的水晶。
  【瑪瑙色中。出硨磲光。硨磲色中。出綠珍珠光。珊瑚琥珀。一切眾寶以為映飾。妙
珍珠網。彌覆樹上。一一樹上有七重網。一一網間。有五百億妙華宮殿。如梵王宮。】
  我們一面讀一面想像這個境界,想不出來。我們雖然是凡夫,韋提希夫人也是凡夫,
她聽佛講,一面講就隨著佛所講的她就入觀,這部經講完了,韋提希夫人就證得無生法忍
,得理一心不亂。這夫人善根深厚,心細,所以她隨文能入觀,我們今天觀不出來。『五
百億妙華宮殿』,宮殿裡面還有。再看下面一百六十一面。
  【諸天童子。自然在中。】
  宮殿裡面有人。
  【一一童子。】
  每一個童子。
  【五百億釋迦毗楞伽摩尼以為瓔珞。】
  每個人身上都配得有『瓔珞』,「瓔珞」則是微細到了極處。『釋迦毗楞伽摩尼』,
註解上有,簡單的講是如意寶珠,如意寶珠穿成的瓔珞。
  【其麾尼光。照百由旬。猶如和合百億日月。不可具名。】
  這美好都說不出來。
  【眾寶間錯。色中上者。此諸寶樹。行行相當。葉葉相次。於眾葉間。生諸妙華。華
上自然有七寶果。一一樹葉。縱廣正等二十五由旬。其葉千色。有百種畫。】
  這個『畫』就是樹葉的紋路。
  【如天瓔珞。有眾妙華。作閻浮檀金色。如旋火輪。宛轉葉間。涌生諸果。如帝釋瓶
。】
  這個景觀不要說細想想不出來,粗想也想不出來。諦閑法師在這段裡面有幾句話給我
們說明,在一百六十二面倒數第二行,從最下面看起。「竊謂」,這就是諦閑法師的話,
「樹網非情法也」,非情就是無情,就是我們今天講的物質,是物質的環境,寶樹羅網。
「童子有情法也」,這是人。「今網間出宮殿」,這是寶樹,寶樹很多,上面覆蓋著寶網
,網中放光,光中現宮殿,宮殿裡面有童子,所以今網間出宮殿。「宮殿出諸童,情與非
情,何嘗一定」,這完全跟《華嚴經》上所講的「情與無情,同圓種智」是相同的境界。
「因有性具,故有事造,即以樹觀,露出不思議境界,非凡小所推度耳」。實在講,連權
教菩薩也歎為觀止。這種境界還是真如本性裡面本來具足無量的德能,是當我們心地清淨
的時候,這個殊妙的境界就現前了。我們今天說這個境界,實際上境界不能現前,佛給我
們講,我們想都沒有方法去想像,是我們的煩惱、無明、業障太重了,本性裡面功德透不
出來。這還不算,還有更妙的。看底下這段經文。
  【有大光明。化成幢幡無量寶蓋。】
  這尤其不可思議,光明當中現幢幡寶蓋。
  【是寶蓋中。映現三千大千世界。一切佛事。十方佛國。亦於中現。見此樹已。亦當
次第一一觀之。】
  所以說生到西方世界就生到十方一切諸佛世界,為什麼?在寶樹裡頭,十方無量無邊
的世界都看到,像我們現在看電視一樣。我們坐在家裡,全世界哪個地方發生的事情,我
們在電視螢幕統統看到。西方極樂世界在寶樹光明裡面,可以看到盡虛空遍法界一切諸佛
的剎土,可以看到一切諸佛在那裡講經說法,度化眾生,也可以看到一切眾生家庭裡面生
活瑣碎的事情,全都看到。所以,到西方極樂世界好!我們在這個世界,譬如說我老家在
大陸,我看不到家裡人,到西方極樂世界都看到,天天看到,時時看到,完全沒有障礙。
還告訴諸位,到西方極樂世界,不但現前這個世界看到,過去也看到,未來也看到。十方
三世、情與無情統統現在光明之中,這個不可思議!你真正了解西方世界的狀況,哪裡有
不求生的道理?兩個世界比較一下,總是希望趕快去。去到那個地方才真正叫一切成就,
一切滿願。我們心裡想的願望統統實現,還沒有想到也現前。末後一句,這是總結,在一
百六十四面。
  【觀見樹莖枝葉華果。皆令分明。是為樹想。名第四觀。】
  接著下面是第五觀,五觀是觀七寶池。
  【次當想水。欲想水者。極樂國土。有八池水。】
  『八池水』是八功德水,八是八功德池水,是這個意思。
  接著看經文,一百六十五面第三行。
  【一一池水。七寶所成。其寶柔軟。從如意珠王生。分為十四支。一一支作七寶妙色
。黃金為渠。渠下皆以雜色金剛以為底沙。一一水中。有六十億七寶蓮華。一一蓮華。團
圓正等十二由旬。】
  這是叫我們觀七寶池,池有大小方圓。西方極樂世界像這樣的七寶池也是無量無邊,
西方世界是屬於法性土,這是真正不可思議。所以,古今對於西方世界懷疑的人很多。十
方世界的眾生都往生到西方世界,西方世界到底有多大,能容納得下嗎?尤其從經上看,
西方世界的人身相都那麼大,樹木也那麼大,多大的地方才能容納得下?所以妄念是愈來
愈多。無論他怎麼樣去想像,也沒有法子想像出西方極樂世界的狀況,也無法證實,這就
是不曉得理論的依據。不像十方世界諸佛國土我們統統講是法相成的,法相土;西方極樂
世界是法性土。法性,就像《華嚴》上講的,一多無礙,理事無礙,事事無礙;法相有障
礙。
  我們這邊的一切物質怎麼來的?它變現的過程是一念不覺而有無明,從無明生三細相
,業相、轉相、境界相。業相是動相,這是本性《楞嚴》上講的「不守自性」,不守自性
是屬於阿賴耶的業相。不守自性就立刻變成見相,就變成能見,我們講四分裡面講見分,
見分要見就變成相分。相從哪裡來?相是從見分變出來的。十六觀的原理就是根據這個,
你一心一意要見,相就現出來。所以物質從哪裡來的?物質是從精神變現出來的,心物同
源,精神跟物質都是從自性裡面變現出來的。不但相分是虛妄的,見分也是虛妄的。見分
就是八識、五十一心所、二十四個不相應,這都是屬於見分,相分是十一種色法,色、心
二法都是自性變現之物。這是從法相上講的。西方極樂世界是法性,所以這個境界是不思
議境界。
  如果將來我們就是在念佛當中,念佛念到心清淨,緣成熟,佛力加持,這個境界我們
見到,見到之後一定要想到,像經上講的一樣。你看到七寶池中的水,如同經上講的完全
沒有違背,這是好境界,這是正觀。如果見的跟經上講的不一樣,這個七寶池水從哪裡來
的?就像我們這邊,像泉水一樣噴出來的。『如意珠』是水源,這個水源噴出來之後是十
四支。如果你一看是十三支,這就不對了,這個就不相符合。如果看到十五支、十六支,
那也不對,決定是十四支,決定不會錯。這才是你真正見到淨土,這是正觀。如果不是這
樣的話,那就是邪觀,這就錯了。水不可思議,我們再看一百六十七面的經文。
  【其摩尼水。流注華間。尋樹上下。】
  這個境界不可思議。我們這個地方的水只看到水往下流,沒有看到水往上流的;他這
個地方的水是可以上下,不但往下流,也往上流,這就非常之美觀了。
  【其聲微妙。】
  水不流沒有聲音,水一流動就有聲音,這個音聲又說法。
  【演說苦空無常無我諸波羅蜜。】
  這個經文在一百六十八面第二行。『苦空、無常、無我』是小乘法,像我們凡夫、小
乘發心發願求生西方極樂世界,我們的煩惱習氣沒有斷,聽到佛、菩薩、情與無情說法多
半說這些法,幫助我們轉煩惱成菩提,聽了這些話。如果是圓頓根性的眾生,生到西方極
樂世界,他聽到的法是『諸波羅蜜』。所以這一句,大小乘佛法通說,決定是應機說法。
我想聽什麼法,正是我們需要、正是我們想聽的,聽了之後就得法益,這是不可思議。
  【復有讚歎諸佛相好者。如意珠王。涌出金色微妙光明。其光化為百寶色鳥。和嗚哀
雅。常讚念佛念法念僧。】
  這種境界跟小本《阿彌陀經》、《無量壽經》上所說的完全相同。註解裡面很好,雖
然文字不多,註得相當詳細,諸位同修可以做參考。末後這是總結,一百六十九面。
  【是為八功德水想。名第五觀。】
  底下是第六觀,「總觀」,在一百七十面倒數第三行。
  【眾寶國土。一一界上。有五百億寶樓。】
  這是說樓閣。
  【其樓閣中。有無量諸天作天伎樂。又有樂器懸處虛空。如天寶幢。不鼓自嗚。此眾
音中。皆說念佛念法念比丘僧。】
  這是『寶樓』,樓閣當中有音樂的演奏,樓閣外面虛空當中有天樂,這些音樂都是在
說法。講經說法聽久了枯燥無味,這又載歌載舞,在娛樂當中受佛法的薰修。所以西方極
樂世界,教學要用我們現代話來說講藝術,西方世界藝術的運用可以說達到了登峰造極。
所以喜歡唱歌的人、喜歡跳舞的人、喜歡看戲的人,到西方極樂世界去。西方世界載歌載
舞,跟小乘完全不一樣,小乘是禁止去觀聽,西方世界到處都是的,隨時都看得到,隨時
都聽得到。他的內容純粹是佛法。
  在我們《大藏經》裡面,劇本有,歌譜失傳了,歌詞有。我在《中華大藏經》第二輯
裡面看到不少本歌詞,都是唱的,唱的歌詞,內容非常豐富,劇本是平劇的劇本,《歸元
鏡》。這一次我到南部去,看到台中蓮社印成單行本,我那天一看就很歡喜,就問他們要
了十幾本帶回來。這個《歸元鏡》我在二十多年前就看過,裡面的內容是我們淨土宗慧遠
大師的故事,這是第一段,第二段是永明延壽大師的故事,最後一段是蓮池大師的故事。
他們出家、修行、弘法都搬到舞台上表演去了,那個詞也寫得好,從前人編的,已經就把
佛法搬到這個舞台上去表演。我那時候讀了那東西之後心裡就動個念頭,如果有學戲劇的
這些同修,他們真正要肯發心,把《大藏經》編成電視劇的劇本,搬到電視臺上,叫每個
人在家裡統統學了佛還不知道,這個方法好。
  西方極樂世界已經把一切佛法用歌劇的方式來教化眾生,所以在西方極樂世界學佛活
潑,不是那麼呆板的,一天到晚念佛念得好辛苦,西方極樂世界學佛是可以載歌載舞的來
學習。末後我們把這個念掉,這一段就結束。
  【此想成已。名為麤見極樂世界。寶樹。寶地。寶池。是為總觀想。名第六觀。】
  下面還有一段,這是「利益」,在一百七十二面第二行。
  【若見此者。除無量億劫極重惡業。命終之後。必生彼國。作是觀者。名為正觀。若
他觀者。名為邪觀。】
  好,我們就講到此地。
==
南無阿彌陀佛。
作者: kissung (天堂鴉)   2019-02-04 01:29:00
南無阿彌陀佛
作者: dakudai (止水澄波)   2019-02-04 21:38:00
阿彌陀佛!
作者: s8402019 (黑影)   2019-02-04 22:12:00
南無阿彌陀佛
作者: ackino (常勝不敗)   2019-02-05 21:02:00
南無阿彌陀佛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