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cool810 (silence)
2019-03-01 08:28:51(接續前文:#1STwpEyo 古印度佛法傳承源流~菩提心的修持方式-84)
CBETA B10, No.0067《菩提道次第廣論》卷十〈上士道.學菩薩行〉
http://tripitaka.cbeta.org/B10n0067
庚二、顯示學習智慧、方便一分不能成佛
壬三、受已如何學習道理
癸一、何所學處
癸二、其中能攝諸學道理
子一、正義數量決定
依一切種道或方便數決定者。
謂於已得境界受用無貪欲道或方便者,謂行惠施,由修能捨離彼貪故。
諸未得境為得彼故功用散亂防護方便,謂持淨戒,由能安住苾芻律儀,一切事業邊際
散亂悉不生故。
不捨有情方便,謂能堪忍,不厭怨害一切苦故。
增善方便,謂發精進,由發精進善增長故。
淨障方便,謂後二度,靜慮伏惑,般若能淨所知障故。
故六度決定。如云:「不貪諸境道,餘防為得散,不捨有情增,餘二能淨障。」
又不隨已生欲塵散亂自在轉者,謂無貪施。若先未生預遮滅者,則須尸羅,防護無義
、非義散亂。惡行有情數多易遇,由此因緣退捨利他,能對治者,謂當修習有力堪忍。淨
善眾多長時修作,令增長者,要由思惟此勝利等,發起恆常猛利勇進。暫伏煩惱,須修靜
慮。滅煩惱種及所知障,謂須般若。
此於六度,能與最大決定知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