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語] 淨空法師:2014淨土大經科註(節要)41(下

作者: summertrees (夏天樹)   2019-06-28 00:58:19
一、現前這個世間,哪種人當機?
  「至於當世」,現前、現在,「若問何人正是當機」?現前這個世間,哪種人當機?
這一生能往生極樂世界,這叫當機。「則不論男女老少,富貴貧賤,上智下愚,久修初習
,宿根利鈍,善惡差別」,都無所謂,「祗要於此法門」,對於淨土法門「能生實信」。
你真相信,沒有懷疑,所以真信比什麼都要緊。
  我年輕的時候,李老師苦口婆心勸我。他說歷代多少名人,多少大德,他們都相信、
都發願,都往生了,我們為什麼不信?應該生起信心。縱然如果它不是真的,那些人都上
當、都受騙了,我們被它騙一次也不妨。李老師這樣勸我。但是我還不想往生,心目當中
都是大經大論。那時我學《華嚴》,在《華嚴》的末後真相信了。為什麼?文殊、普賢都
發願求生極樂世界,看到經文相信了,不再懷疑。我那時候不毀謗,讀過《印光大師文鈔
》,看過《彌陀經》三大註,對淨土讚歎,但是對大乘經教很嚮往,不知道這是大乘經教
的精華。經教要不能契入,沒有真正通達,這種難信之法怎麼教人?
  所以,「祇要於此法門,能生實信,因信發願」,信了之後,一定要發願求生極樂世
界。「從願起行」,行就是念佛,「發菩提心,一向專念,如是之人,正是當機」。這樣
的人個個往生,一個都不漏。要把自己日常瑣碎的事情打發得乾乾淨淨,不再操心牽掛,
一心一意只求淨土。我來到世間幹什麼?就是到極樂世界去。不放下不行,不放下那是障
礙。發菩提心就是真信、真願,這就是無上菩提心,蕅益大師解釋的。一向專念,一個方
向、一個目標,決定生淨土。
二、《無量壽經》在三藏當中,它屬於經藏;在二藏當中,屬於菩薩藏
  下面,「藏教所攝」。「凡體究經典」,體會研究,也就是研究經典,「宜先知此經
屬於何藏,說在何時,判屬何教」?「則有助於理解全經」。「夫一代聖教之判分,諸家
有異」。自古這些大師見解並不完全相同,志趣也不一樣。海賢和尚說「我什麼都知道」
,這句話味道很深。什麼都沒有學過,什麼都知道,這裡頭有深密,不是祕密,深密,太
深了,上中下根人都不知道,只有上上根人。佛法沒有祕密,是你的智慧、功夫達不到,
這功夫講定力,達不到你不知道。
藏有三藏、二藏,時有五時,教有二教、有四教、有五教。「凡釋經者,須先判明」
。「今本經」,《無量壽經》在三藏當中,它屬於經藏;在二藏當中,屬於菩薩藏。三藏
是經律論,二藏是就是大乘跟小乘,菩薩藏跟聲聞藏。五時當中主要是方等,二教裡面屬
於頓教,四教、五教裡面都屬於圓教。黃念祖老居士的註解,「三藏。藏者,《大乘義章
》云:包含蘊積名藏。經典能包含蘊積文義」,經文裡頭有義理,稱它為藏。三藏,「一
經藏,梵語修多羅,此云契經」。契,上契諸佛所證之理,下契眾生可度之機,這經典才
產生作用,理論正確,不違背真理,也就是事實真相。同時要適合聽眾的程度,下根人,
說得太深他聽不懂,上根人,說得淺了他不滿意,所以一定要適合聽眾的程度。
三、佛傳給我們的是無言無說的《無量壽經》,是自性的「無量壽經」
佛有本事,「佛以一音而說法,眾生隨類各得解」。每個人都聽得歡喜,都聽懂,深
的人聽得講很深,淺的人聽說很淺,這是本事,開悟的人就能做到。古時候講經,給經做
註解,他開悟了,他要不開悟說不出來,寫不出來。深程度人看得有味道,他看得深;淺
程度也有味道,他不寂寞,他能看得懂,妙在此地。祖師當年講經講活了,用文字寫活了
,為什麼?他們真正懂得自性,自性無一物。
從自性流出來的就是無一物,起作用,一切法都在裡頭,般若無知,無所不知。佛四
十九年無說,無所不說,這是一般人很難體會的。所以佛傳給我們的是無言無說的《無量
壽經》,是自性的「無量壽經」。這東西可以把自性「無量壽經」引發出來,讓我們自性
「無量壽經」跟這個經本融合成一體,妙!所以,經論裡頭的義趣無有窮盡,生生世世都
學不完。自性沒有邊際,沒有限量,到明心見性就明白。自己的心清淨平等覺,裡頭沒有
一念,沒有一個念頭,更沒有分別執著。所以不起心不動念、不分別不執著,能解一切法
,能說一切法,能修一切法。
  經藏,這契經。「二律藏,梵語毘奈耶,此云調伏」。「三論藏,梵語阿毘達磨」,
翻成「對治」。「本經在經律論三藏中,屬經藏」。
四、海賢老和尚把《無量壽經》裡的理論、修行方法,在日常生活當中全都做到了
  「二藏」,就是聲聞、菩薩。「《智度論》曰:雖俱求一解脫門,而有自利利人之異
,故有大小乘差別」。解是解除煩惱、習氣,脫是脫離六道輪迴,這是學佛的人共同追求
的。但是這裡面,有些人自利,有些人心地慈悲,他顧及到別人,所以有大小乘之分。「
為是二種人,故佛口所說,以文字語言分為二種」,就叫聲聞藏跟菩薩藏。「聖教雖眾」
,不出於這二大類。緣覺包括在聲聞裡頭。
  《淨影疏》裡頭說,「龍樹云」,龍樹菩薩說,「佛滅度後,迦葉、阿難,於王舍城
,結集法藏,為聲聞藏」,也就是小乘法。「文殊、阿難於鐵圍山,集摩訶衍為菩薩藏」
。經是阿難複講出來的,迦葉尊者跟五百阿羅漢為他作證,小乘結集。在鐵圍山,這是大
乘的結集,文殊菩薩與法身大士給他做證明。像華嚴,是釋迦在定中所說,不是大徹大悟
、明心見性就沒有資格參加。阿難是法身菩薩示現的,他不是真正的阿羅漢,真正阿羅漢
他就入不了大乘。
  《地持經》上也說,「佛為聲聞、菩薩行出苦道,說修多羅」。佛出現在世間講經教
學只有一個目的,幫助苦難眾生離苦得樂。什麼是苦?六道輪迴苦,十法界好一點,不究
竟。海賢老和尚把《無量壽經》裡的理論、修行方法,在日常生活當中全都做到了。生活
雖然艱苦、貧窮,活得多快樂幸福,多麼圓滿,天天歡喜,叫法喜充滿,常生歡喜心。許
多人學《無量壽經》,是在經本上、口頭上,沒有變成生活、工作、處事待人接物。這個
光碟是《無量壽經》的總結,要把它當作經來讀,一天看三遍,一年一千遍。你要是用真
誠心、清淨心、恭敬心去看,你就成就了。回頭看《無量壽經》,字字句句就放光,然後
你對老和尚,對夏蓮居老居士會集《無量壽經》也佩服得五體投地。
  阿難,結集聲聞藏的時候他參加,結集菩薩藏的時候他也參加,那阿難的本地我們就
明白了。他示現初果聲聞,實際上是法身大士再來的。
五、阿彌陀佛無邊願海就是四十八願,普度眾生,道就是理論跟方法
  下面說,「以說聲聞所行,為聲聞藏。說菩薩行,為菩薩藏。今本經中,廣演大乘」
,這部經說的完全說大乘。「詳陳」,陳是陳說,「信願往生,殊勝因果,淨佛國土,依
正莊嚴,彌陀無邊願海,普度眾生之道。故為菩薩藏攝」。極樂世界緣起,阿彌陀佛出家
修道,看到眾生苦,悲心發出來,希望幫助一切諸佛剎土裡頭六道眾生。極樂世界是一切
諸佛剎土真善美慧的集大成,四十八願就是他參訪總結的報告。殊勝因果,清淨的佛國土
,阿彌陀佛無邊願海就是四十八願,普度眾生,道就是理論跟方法。
==
歷代多少名人,多少大德,他們都相信、都發願,都往生了,我們為什麼不信?
應該生起信心。
南無阿彌陀佛。
作者: kissung (天堂鴉)   2019-06-28 01:47:00
南無阿彌陀佛
作者: s8402019 (黑影)   2019-06-28 07:44:00
南無南無阿彌陀佛
作者: youngerwu (沒有妮的日子)   2019-06-28 17:34:00
南無阿彌陀佛
作者: dakudai (止水澄波)   2019-06-28 21:42:00
阿彌陀佛!
作者: ackino (常勝不敗)   2019-06-30 15:42:00
南無阿彌陀佛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