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如是廣大微妙法門,一切諸佛之所稱讚
「《大寶積經發勝志樂會》彌勒問佛:若有眾生發十種心,隨一一心專念向於阿彌陀
佛,是人命終當得往生彼佛世界。世尊,何等名為發十種心,由是心故,當得往生彼佛世
界?」「可見彌勒大士」,「正是襄贊釋尊」,釋迦牟尼佛,「同宏淨宗妙法」。這是彌
勒菩薩跟淨宗的關係。
「又本經中第卅二品下」,從第一品到三十一品,阿難當機;三十二品以後到四十八
品,彌勒菩薩當機。「第四十六品」,世尊咐囑彌勒菩薩,「我今如理宣說如是廣大微妙
法門,一切諸佛之所稱讚」。淨土法門是廣大微妙法門,一切諸佛之所稱讚。釋迦牟尼佛
一生講了許多經,唯獨講《無量壽經》說,《無量壽經》的微妙、殊勝,一切經裡第一。
這個法門不容易聽到,不容易相信,一生圓滿成佛的法門。一切經都教我們成佛,這叫法
門平等,但是確實保證一生成佛,快速成佛,沒有任何法門能跟《無量壽經》相比。
二、老實念佛,其他全是假的
阿彌陀佛是一切諸佛讚揚,「光中極尊,佛中之王」。今天許多人等閒視之、不重視
,認為還有更高、更殊勝的法門能得佛菩薩加持。信願持名就能得到阿彌陀佛的加持,阿
彌陀佛是光中極尊,佛中之王,還有哪一種加持力量能超過阿彌陀佛?真正搞清楚、搞明
白了,這句阿彌陀佛念到底,決定不會再換題目,就像海賢老和尚一樣。這個人老實,老
實人很難找,一萬人當中找不到一個。老實、聽話、真幹,阿彌陀佛要他表法。
為什麼佛叫他表法,不叫我們?他修得好,我們修得不好。好在哪裡?好在專心。海
賢老和尚說,世間無難事,只怕不專心。他專心,心裡只有一句阿彌陀佛,除阿彌陀佛之
外什麼都沒有,這叫專心。心雜亂、生煩惱、造罪業,時時造,自己不曉得。有意無意天
天在造,全是輪迴業。老和尚一生修淨業,生活是淨業、工作是淨業、待人接物沒有一樣
不是淨業。一生恆順眾生,隨喜功德,《無量壽經》上所說的理事他全做到了。他念佛念
到理一心不亂,在這個戰亂的時代,他不能說法,師父教他不要說,知道了就好,別說,
不要指手畫腳,老老實實一句佛號念到底,教一切眾生老實念佛,其他全是假的。
三、釋迦牟尼佛把淨宗這個法門拜託給彌勒菩薩
在四十六品,釋迦牟尼佛咐囑彌勒菩薩,「作大守護……當令是法,久住不滅」。釋
迦牟尼佛把淨宗這個法門拜託給彌勒菩薩,要彌勒菩薩永遠傳下去。將來龍華三會都要講
《無量壽經》。佛說一切經,唯獨《無量壽經》多次宣說。為什麼?聽眾根性不一樣。我
相信龍華三會第一會是給菩薩開的,第二會是給聲聞、緣覺開的,第三會是給六道眾生開
的。三會統統要說《無量壽經》,《無量壽經》真正是三根普被,利鈍全收。
凡是往生到極樂世界,沒有一個不是阿惟越致菩薩,三種不退轉圓滿具足。第一個位
不退,他是聖人不是凡夫,小乘初果;第二種行不退是菩薩,不會退轉到二乘。念不退是
念念趣向薩婆若海,就是一切種智,圓滿的智慧、圓滿的性德,在淨宗叫常寂光。念念融
入常寂光,這是十方世界一切諸佛剎土裡沒有的。所以不發心求往生,真的大錯特錯。
彌勒菩薩接受釋迦牟尼佛的囑咐。我們看到這段經文,也等於世尊囑咐我們,發菩提
心一向專念,求生淨土。此外要全心全力弘揚這個法門,「咐囑汝等作大守護」,凡是聽
到這部經的人都在其中。「當令是法,久住不滅」,這個法門能令一切眾生當生成佛。
四、彌勒菩薩龍華會上必說此經
「彌勒承佛咐囑,宏持是經」,宏是弘揚,持是對自己。釋迦牟尼佛怎麼成佛的?念
佛成佛的。蕅益大師說的。文殊普賢怎麼成佛的?往生西方極樂世界成佛的,我們還能不
信、不認真嗎?學海賢老和尚,佛號是真的,其他什麼都是假的。是假的就可以隨緣,不
要再認真,一認真,造輪迴業。隨緣,隨順自然,自自然然,不要加一點意思在裡頭,這
叫真修行。除阿彌陀佛之外什麼也沒有,只有這一味,加這一味就變成淨土,純淨純善。
「是故大士,不但當來龍華會上,必說此經。直是盡未來際,亦必常說不絕。」常常說,
佛心跟眾生心不一樣,佛的心是念念都希望眾生早一天成佛。
海賢老和尚,是菩薩在教化眾生,用身教表演給我們看。會的人看懂了,不會的人沒
看懂。我們經文是念的,在海賢老和尚變成生活、工作、處事待人接物,活了,活學活用
。會學淨宗,會修淨宗,海賢是娑婆世界第一人,我們要以他做榜樣。像佛經說的,為一
切眾生帶來離苦得樂,教他破迷開悟,他覺悟了就得樂,他不迷惑他就離苦。世尊咐囑彌
勒菩薩,彌勒菩薩龍華會上必說此經,一直到盡未來際一定常說不絕。
五、賢劫中未來一切諸佛,皆必同宣此經
【及賢劫中一切菩薩。皆來集會。】
菩薩上首,普賢、文殊、彌勒,代表賢劫。「現在之住劫,名為賢劫」。「在此大劫
中」,現在是住劫,在這個大劫中有千佛出世,所以稱為賢劫,聖賢很多。賢劫往後佛很
多,一個一個接著出現在世間,當中不會有這麼多年沒佛。
「《悲華經五》」,「此佛世界」,此佛是釋迦牟尼佛,世界「當名娑婆」,意思堪
忍。這個世間、時代不好,很苦,裡頭的眾生能夠忍受,所以稱之為娑婆。「時有大劫」
,叫「賢善」。「是大劫中」,這個大劫是住劫。成住壞空,成是世界成就;住,用現在
話來說,文明興起來了,住在這個世界的眾生,慢慢文明生起來了。眾生跟佛有緣都在住
劫,其他三個劫裡頭沒有。是大劫中,「有千世尊,成就大悲,出現於世」,一千尊佛出
現在世間。這個住劫,第一尊佛拘留孫佛,第二尊拘那含牟尼佛,第三尊迦葉佛,第四尊
就是釋迦牟尼佛,釋迦牟尼佛滅度之後,有彌勒等九百九十六佛相繼出世。
「今此會中」,彌勒與其他賢劫中成佛的九百九十五尊等覺菩薩,他們統統來集會,
聽釋迦牟尼佛說法,「故知賢劫中未來一切諸佛,皆必同宣此經」。
六、這部經同於《法華》、《華嚴》
「以上第一品」,裡頭有六種成就,信成就、聞成就、時成就、主成就、處所成就、
聽眾成就,這六種成就,「為本經證信」,證明這個經確實是佛說的。「經中大比丘眾萬
二千人,超越餘經,同於《法華》」。一般經中大比丘眾一千二百五十人,這個經是萬二
千人,跟《法華經》一樣。「又普賢最為上首,同於《華嚴經》」,菩薩上首第一位是普
賢,跟《華嚴經》一樣。《華嚴》、《法華》是中國大乘的圓教,一乘教。大乘成菩薩,
一乘教成佛,一生成佛只有《華嚴》跟《法華》。本經也是一生成佛,它是先到極樂世界
,在極樂世界一生成佛,沒有第二生。所以這個經也是一生成佛,比《華嚴》、《法華》
還要方便。論到方便,《華嚴》、《法華》比不上這部經,所以這部經無比的殊勝。
==
學海賢老和尚,佛號是真的,其他什麼都是假的。是假的就可以隨緣,不要再認真,
一認真,造輪迴業。隨緣,隨順自然,自自然然,不要加一點意思在裡頭,這叫真修行。
南無阿彌陀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