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語] 淨空法師:2014淨土大經科註(節要)83(上

作者: summertrees (夏天樹)   2019-10-22 15:56:05
一、身心不安,這樣念佛學佛,不能往生
  「當知欲不離佛,須以念佛為因。如《華嚴》十地,始終不離念佛」。彭際清居士《
無量壽經起信論》告訴我們,親近佛陀福慧雙修,成就快,不會退轉,不會受外面境界干
擾。我們今天業障太重,時時刻刻受外境干擾,身心不安,這樣念佛學佛,不能往生,不
能成就,只是跟佛法結個緣而已,其他都談不上。
放下欲望,放下貪瞋痴慢疑,你能夠學傳統文化;放下見思煩惱,你能夠學佛。這個
東西放不下,它障礙你,佛菩薩來教你你也學不會、聽不懂、入不了境界。我初見章嘉大
師,向老人家請教方法契入境界,他沒說話,看我看了半小時,我也看他,像是禪堂裡頭
入定。半個鐘點後他說,有。我精神振奮起來,老人家不說了。又等了六、七分鐘,告訴
我,「看得破,放得下」,六個字。我立刻請教,從哪裡下手?他告訴我從布施。
  為什麼要等半個小時?我們年輕,心浮氣躁,這種心態不能受教,給你講了,耳邊風
,你沒聽進去。所以必須讓浮躁的氣放下,心平氣和才能接受教誨。心定了。我們聽到有
,精神頭又來了,那是什麼?浮躁。多難!現在這個世界,要找一個心地清淨、真誠、恭
敬的,一個也找不到。儒釋道都講求清淨心,心愈清淨愈好。現在人學佛一輩子,還是心
浮氣躁,一句佛法他也沒有學到。譬如這一句阿彌陀佛,他學到沒有?沒有。這一句佛號
他真學到了,會開悟,會明心見性,往生有絕對把握。像海賢老和尚一樣不需要人助念。
二、念佛是因,成佛是果,不念佛怎麼能成佛?
  所以親近佛陀是人生第一樁大事,福慧雙修,成佛快速。怎樣才能夠親近佛陀?須以
念佛為因。心裡常常有佛,心裡沒有離開佛,你跟佛愈來愈接近。這個佛是極樂世界的阿
彌陀佛。首先你要肯定他真有,不能有絲毫懷疑。海賢法師給我們表法,證明西方極樂世
界真有,真的有阿彌陀佛,他跟阿彌陀佛多次見面。他念佛念了九十二年,工作、生活、
待人接物都念佛,佛號不中斷。章嘉大師持金剛持,口在動,沒有聲音,無論什麼地方,
什麼時候,他默念。應當學,海賢亦如是。念佛是因,成佛是果,不念佛怎麼能成佛?
  彭居士舉例,《華嚴》十地菩薩從證得初地,到最後法雲地,沒有離開念佛。「按彭
氏之說,菩薩度生,須有方便。最勝方便,是教人念佛。念佛生佛國,見佛聞法,終不離
佛,故能入佛法藏,究竟彼岸。彭氏之論,深得經旨」。這部經修學綱領就是念佛,彭際
清居士是修這個法門,佛號不離心,心裡有佛,功德圓滿。我們應當要學,不要有妄念,
我們的妄念實在太多,雜念太多,這些念頭就是製造六道輪迴。我們天天還在製造,這怎
麼得了!這個東西不放下,縱然得人身、聞佛法也是枉然,你這一生當中成就不了。
  我們沒有那麼多時間浪費,要分秒必爭,有一秒時間,念一句阿彌陀佛,一秒都不能
空過。我們不要責備別人,要責備自己,分分秒秒空過是大過失,沒有比這個過失更重的
。你為什麼把佛號丟掉了?還把世間這些假的東西放在心上,怎麼得了!你現在身體在,
周邊這些假相也存在;死了之後,身體不見了,現實的環境也不見了,如夢幻泡影,這才
是事實真相。沒有一樣東西能帶得走。什麼東西能帶走?業,起心動念、言語造作,善業
感三善道,惡業感三惡道。三惡道不去,三善道你要貪著,你就壞了,三惡道跟三善道平
等,業力變現的。三惡道消惡業的業障,三善道消善業的業障,全是業障,當體即空,了
不可得。不可得裡頭你一定要以為有可得,累死了,這就叫妄想、分別、執著。
三、凡所有相總要放下,放下就是佛菩薩
  什麼時候你真正覺悟,它是空的,它不存在。物質現象是念頭產生的幻相,存在的時
間多長?二千一百兆分之一秒。電視畫面一秒鐘生滅一百次,也就是說一秒鐘你已經看一
百個畫面了,相似相續。真相是二千一百兆分之一秒,就在眼前,我們一點感覺都沒有。
色相如是,音聲亦如是,六根接觸六塵境界,全都是二千一百兆分之一秒這個頻率下的幻
相,它根本不存在。你要執著不肯放,錯了,包括身體也是生滅現象;前一念滅了,後一
念生,一秒鐘二千一百兆次。整個宇宙,凡所有相,皆是虛妄。所以凡所有相總要放下,
放下就是佛菩薩,不肯放下就是六道凡夫。
  這些道理、事實真相,我們體會得就幫助你看破、放下,境界提升。放下,一定要看
破,看破才曉得一切萬法是假的,沒有一樣是真的。連諸佛如來報身、報土也不是真的。
常寂光是真的,常寂光是自性,佛法終極是證得常寂光。要想證得全在放下,放下就是,
人人本有。一切眾生皆有佛性,本來是佛,皆有如來智慧德相。觀世音菩薩「反聞聞自性
,性成無上道」。他們的本事能對內不對外。外面統統放下,就明心見性,見性成佛。
  現在眾生很辛苦,有史以來沒有見到過像現在人活得這麼痛苦,所以菩薩度生須有方
便。最恰當的方法,就叫方便。最殊勝的方便就是教人念佛,這句佛很容易念,但是堅持
到底的沒有幾個人。這幾個人善根深厚,過去生中生生世世供養無量諸佛,今天得諸佛如
來加持。如果過去沒這個緣分,那就不可能。我們把這個緣抓住不放,這一生要到極樂世
界,親近阿彌陀佛,不再浪費時間、精神。只要這句阿彌陀佛念到底,沒有一個不成就。
四、願於無量世界成等正覺
  『願於無量世界成等正覺』,等正覺就是正等正覺,菩薩們修的。「願於無量世界成
等正覺。願者,誓願也」,菩薩因地都發了這個誓願。「《法窟》曰:於出世道悕求為願
」。悕是念、願的意思,跟希同意思,心裡頭念念希求。「又世界者,世指時間,界指空
間」。《楞嚴經》佛說,「世為遷流」,遷流是變化,是生滅法,過去、現在、未來。講
到極細微的遷流,就是一秒鐘二千一百兆,念念沒有停止,前念滅,後念就生,速度非常
快。流出去了,到哪裡去了?這樁事情我們可以存疑,不能懷疑,存疑要找答案,這個界
到哪裡去了?「世為遷流,界為方位」,世指時間,界講方位,時間、空間。時間變化細
相不能捉摸,六根緣不到它,它就在你眼前,你緣不到,這叫深密,奧妙。
  「等正覺」,這一句「見《唐譯》,是為新譯」。《魏譯》舊譯,「等覺是菩薩之極
位」,最高地位,上去就稱佛,不稱菩薩。「將得妙覺之佛果」,還沒得到,「其智慧功
德,等似妙覺,故謂之等覺」。曇鸞法師,「望於妙覺」,望,向上看還有一等。「比下
名覺,故名等覺」。「等覺即佛果。《智度論》曰:諸佛等,故名為等覺」。這個等是平
等,成佛之後,佛與佛完全平等,智慧、道行、神通、功德、相好平等,樣樣平等。
==
心裡常常有佛,心裡沒有離開佛,你跟佛愈來愈接近。
南無阿彌陀佛。
作者: kissung (天堂鴉)   2019-10-22 16:29:00
南無阿彌陀佛
作者: dakudai (止水澄波)   2019-10-22 16:38:00
阿彌陀佛!
作者: terrytina19 (翼)   2019-10-22 17:33:00
金剛經:一切有為法,如夢幻泡影,如露亦如電,應作如是觀
作者: s8402019 (黑影)   2019-10-22 18:23:00
南無阿彌陀佛
作者: creative88 (create)   2019-10-23 13:44:00
阿彌陀佛
作者: youngerwu (沒有妮的日子)   2019-10-23 22:25:00
南無阿彌陀佛
作者: ackino (常勝不敗)   2019-10-25 23:19:00
南無阿彌陀佛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