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自:2012-2013年《入菩薩行論釋.佛子正道》
宣講:甘丹赤巴 日宗仁波切/口譯:如性法師/筆記:道寬比丘尼
第六品 忍辱(...接續 #1UfkRtvY (Buddhism))
癸二、作意修忍辱之方便
午三、思惟久習不難親近 未一、廣說
申三、應忍之境
16. 故於寒暑風、病縛捶打等,不宜太嬌弱;若嬌反增苦。
偈頌:於寒暑風雨、病縛捶打等,我不應脆弱;如此苦反增。
釋文,「故於寒暑及風雨中,或得疾病、為繩繫縛、杖捶打等,我皆不應過於脆弱」
,首先要對於什麼樣的境來修學安忍?
在釋文當中提到,夏天的炎熱、冬天的寒冷、刮風、下雨、各種的疾病,或者是被他
人用繩索捆綁、被棍杖捶打等,在面對這些境界時,我不應該顯得太過脆弱,而完全禁不
起外在的考驗。「若於小害尚且如此,則其苦難反更增長」,一開始如果我們沒有辦法安
忍小苦,到最後任何的痛苦我們都沒有辦法忍受。
現今有一些人就是如此,當天氣稍微一轉變,他就會覺得受不了,然後不斷的抱怨,
相反的,如果一開始能夠安忍小苦,到最後任何的痛苦我們都能夠忍受。如果對於外境,
如此小的痛苦我們都沒有辦法安忍,這時對我們而言,「則其苦難反更增長」,由於沒有
辦法安忍的緣故,外在的境以及我們內在的心,兩者在配合之下,我們的痛苦會增長。「
因忍辱力漸轉弱故」,因為我們內心能夠忍受,外境種種困境的能力是漸趨下降的緣故。
申四、串習能生忍力之喻
17. 有人見己血,反增其堅勇;有人見他血,驚慌復悶絕。
偈頌:有見己身血,反更加堅勇;然有見他血,驚慌昏迷者。
18. 此二大差別,悉由勇怯致;
此由心堅定,或怯弱所致。
釋文,「謂有勇士遭他刺擊,見己身血,反而更加堅定、勇猛」,勇敢的戰士和他人
打鬥時,看到自己的身體遭到敵人的攻擊而受傷流血,反而會更加的堅定勇猛;「然有懦
夫僅見他血,驚慌失措而昏迷者。」但是有些懦夫膽小怯弱,只看到他人身上的血,就會
感到驚慌失措而昏迷倒地。「此非外物力量大小」,之所以會有這麼大的差別,並不是外
物的力量有大小的區別,這兩者所看到的外境都是血,「或其身有軟硬等別」,也不是因
為他們的身體一者比較堅硬、一者比較軟弱,也不是!「全由心性堅定或心怯弱所致」,
這完全是「心」堅定與否所造成的。
勇敢的戰士,他在看到血的時候,他不僅能夠安忍,而且會更勇敢的跟敵人打鬥;但
是相反的,懦夫在看到鮮血時,這時他是沒有辦法忍受,而到最後會昏迷倒地。這兩者最
主要的差距,是他們的心所造成的,一者他的心非常堅定,而另外一者非常怯弱。
「故應勤修安受苦忍」。所以心在面對逆境時,只要不斷的去串習,內心的力量就會
慢慢的增強,到最後任何的困境,我們都有辦法安忍、有辦法突破。
未二、攝義
故應輕害苦,莫為諸苦毀。19. 智者縱歷苦,不亂心澄明。
偈頌:輕忽害己事,莫為眾苦傷。智者縱生苦,亦不亂澄心。
釋文,「故應令心堅定,輕忽害己之事,莫為眾苦所傷」。不管遭遇到什麼樣的痛苦
都必須要思惟:現今我所面臨的痛苦,它是過去的業所感得的果報,而且這是輪迴的本質
,所以當我遇到痛苦時,不應該過度的脆弱,而應該讓心堅定,不要讓痛苦傷害了我的心。
「智者修習大乘道時」,尤其是一位想要利益一切有情、願意承擔一切有情苦樂問題
的重擔者,「縱生苦受,亦能修忍」,縱使在修學菩薩行的過程中,遭遇種種的痛苦也能
夠修學忍辱,「不為瞋恚擾亂澄心」。修學大乘道的行者,並不會因為遭遇到了困境,而
擾亂了內心當中安寧平靜的心。
午四、勤斷煩惱所生利益 (...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