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 [心類] 《心類》:量與非量—疑 (8)

作者: cool810 (silence)   2020-07-15 08:11:41
摘自:《心類學》09 講者:促稱格西 譯者:法音法師 地點:三學法洲 時間:20130108
顯明猶豫(疑)的定義、分類及其事相...接續前文:#1V3GAKqh (Buddhism)
如果將猶豫或懷疑結合著我們一般的實況,就像我們心續中對於所禮敬處的三寶、所
認識的輪迴之理、以及各式各樣的因緣果報等道理的明瞭,雖然認為此諸道理是成立的、
是存在的;但是,譬如對三寶的認知也只不過是沿襲祖先而有的風俗、或是一種信仰宗規
,有時候加以觀察,似乎又會生起一種不決定的疑惑,故須數數的深細思惟,並依智慧加
以觀察,漸漸的才能得到正確的定解或堪轉成量的伺察意──依此定解或堪轉成量的伺察
意才能引出對三寶的比量認知──依著比量的智慧力才能引出對三寶的更大信心或決定。
同樣的,對於所認識輪迴之理、以及各式各樣的因緣果報等諸道理,我們不能僅只於
不知理由的似有似無或泛泛了知的伺察意而已;或者雖然是依於佛經論典的教誡,怖畏來
世墮三惡趣,戒慎、妙善而行,但是對於經論所說之義卻毫不思惟、觀察,只停留於怖畏
來世墮三惡趣的信仰階段,未能得到量的認知,這顯然是不足的。
因此,必須進一步深細的加以思惟、觀察,乃至能得一向決定的明瞭的量所決定的伺
察意認知──如果能夠這樣,漸漸的,對於所禮敬三寶的皈依之理、輪迴過患的輪迴之理
、業因緣果報的深信之理,便能生起比量的認知,如此一來,修習佛法就不會成為只是讓
人怖畏的佛法。
因此對於經典所教授的任何法要,設法經由懷疑而引生伺察意的量知,乃至比量的決
定認知是十分重要的。
問:利根行者對於某一法的決定認知之前,必須先生起具義疑嗎?
答:一般來說,所量可分為隱蔽法和現前法,因此只要是所量的隱蔽法──凡是異生
位的凡夫,無論行者根器是利根或鈍根,對於所量隱蔽法獲得決定認知之前,都必須於此
一隱蔽法獲得伺察意,由伺察意再引生符合事實的具義疑,之後由符合事實的具義疑再產
生比量證;這是說,並非只有利根者必須生起符合事實的具義疑。
對此,相對來說,三乘隨一聖者則例外,因為三乘隨一聖者已具有親證空性的心,對
於所量隱蔽法的決定認知,不須先行生起符合事實的具義疑。
但是,觀待一般凡夫有情,對於某一法能獲得決定認知,如果是利根者,由於智慧力
較強,故在聽聞或學習方面,在短時間之內就能了知要義;如果是鈍根者,由於智慧力微
劣,則須長時間才能獲得了知,這就像讀書或認字等相關學習一樣,智力強者易於快速了
知,智力微劣者則須花費多時,這是對於某一法能獲得決定認知的主要差別。
問:具相畜生道的菩薩,是否安立為異生?畜生道的菩薩,有沒有聖者菩薩呢?
答:如果是具相畜生道的凡夫菩薩,周遍是異生,因為不是聖者菩薩的緣故;但是也
會有聖者菩薩外相現為畜生道,實質上並不是畜生,只是外相現畜生而已,譬如以比丘的
所依身而外相現為馬,實際上是比丘而不是馬。
因此,雖然三惡趣有具相的異生位菩薩,但並沒有由惑業力所感得的具異熟五蘊身的
聖者菩薩,因為一旦登移了見道聖者菩薩位(見道的聖者位菩薩即初地菩薩),其心續中
便已具有親證空性的心,依此能斷見所斷而得遮除投取輪迴三惡趣的有漏異熟五蘊身,因
此安立三惡趣沒有聖者菩薩的所依身。
另外,由於趣入了大乘加行道忍位,就已得不入三惡趣的非擇滅功德、已不再依著惑
業力投取三惡趣的異熟蘊身,基於此,才安立三惡趣沒有聖者菩薩的所依身。
若是這樣,三惡趣還有菩薩的理由是什麼呢?──理由是:如一代導師──釋迦牟尼
佛在未成佛前的菩薩因位時,其最初發心的所依身,就是在地獄道(此時是凡夫菩薩,不
是聖者菩薩);再如《熱龍王請問經》有說:龍族兩萬一千受菩薩戒、受菩薩律儀、發菩
提心等,顯然顯示了畜生道龍族的所依身有異生位的菩薩,但並不是聖者菩薩。
問:什麼是隨行於惡分別而引生的染污疑?與五十一種心所當中的懷疑有何差異?
答:闡明關於五十一種心所當中的懷疑(即染污疑),或可分為二類:
第一類:屬於五十一種心所之中的六根本煩惱中,以非見煩惱為體性的懷疑(即染污
疑),是屬於非見煩惱,所以周遍是心所、所斷品、見所斷。
那麼,什麼是非見煩惱染污疑的作業?──非見煩惱染污疑的作業,譬如心想大概是
沒有業果吧!心想大概是沒有三寶吧!這種不具義(不符義)的心,不符合事實的染污疑
就是非見煩惱的作業,周遍是見所斷的所斷品,這就是隨行於惡分別而引生的染污疑。
第二類:總的懷疑、總的猶豫,並非見所斷,更不一定是所斷品;總的懷疑的作業,
譬如心想大概聲音是無常吧!依此漸漸予作觀察而產生證得聲音是無常比量,而後依此比
量不斷的串習,最後轉成親證聲音是無常的瑜珈現量,乃至圓滿究竟再轉成親證聲音是無
常的一切種智,所以這種符合事實的具義疑(符義疑),可以是心所或心王,而不是所斷品。
問:染污疑和猶豫的差別,是幾句關係?
答:染污疑和猶豫的差別,是三句關係;凡是染污疑,周遍是猶豫,但是猶豫,不一
定是染污疑,譬如:
第一句:是猶豫,不是染污疑,譬如心想大概聲音是無常的吧!這種符合事實、具義
的猶豫(符義疑),是猶豫(疑),而不是染污疑。
第二句:是猶豫,也是染污疑,譬如心想大概聲音不是無常的吧!這種不符合事實、
不具義的猶豫(不符義疑),既是猶豫,也是染污疑,二者皆是。
第三句:不是猶豫,也不是染污疑,譬如瓶子或柱子,既不是猶豫,也不是染污疑,
二者皆非。
問:對於對隱蔽法(隱蔽法如空性、四聖諦)僅只信仰,並不作觀察,這樣對隱蔽法
能得到了知嗎?
答:如果對於隱蔽法毫不觀察,只是一昧的相信,是不能獲得了知的,譬如已趣入大
乘道的利根菩薩,最初也是依著清淨正理予以觀察抉擇而證得一法空性真實義,之後要證
得餘法的空性真實義時,便不須再予別別安立清淨正理觀察抉擇,只要將最初的宗規、所
安立的清淨正理挪移到其他法上,再予作意思惟便可以證得彼法的真實義。
這說明了,獲得隱蔽法的認知,最初誠然必須依著觀察才得以獲得了知;如果對隱蔽
法不作觀察,是不得了知的。
問:如果行者為人道或天眾的所依身,其心中具有菩提心,下一世可能墮惡趣嗎?
答:如果行者為人道或天眾的所依身,其心中已具有了菩提心,那麼下一世是不可能
墮惡趣的,因為一旦是為大乘菩薩,已具有菩提心,只要不棄捨菩提心,便不會投取三惡
趣;但是最初發起菩提心的所依身,三惡趣隨一皆有。
問:心續中不具足菩提心而受菩薩戒,有否得戒?
答:沒有得戒。在《菩薩地論》及宗大師《菩提正道菩薩戒品論》已有明說,沒有菩
提心而受菩薩戒,是不得菩薩戒的。
問:猶豫和其他六種心類的差別,是幾句關係?
答:予以對比猶豫和其他六種心類的個別差別是:
猶豫和現前,是相違;猶豫和比度,是相違;猶豫和再決知,是相違;猶豫和現而未
定知,是相違;猶豫和伺察意,是相違;
猶豫和顛倒知的差別,是四句關係,譬如:
第一句:是猶豫,不是顛倒知,譬如符合事實的具義疑,是猶豫,而不是顛倒知。
第二句:不是猶豫,是顛倒知,譬如顯現藍色雪山的根識,不是猶豫,而是顛倒知。
第三句:是猶豫,也是顛倒知,譬如不符合事實的不具義疑,既是猶豫,也是顛倒知
,二者皆是。
第四句:不是猶豫,也不是顛倒知,譬如柱子或瓶子,既不是猶豫,也不是顛倒知,
二者皆非。
問:顯而未定知,周遍是心所?
答:顯而未定知,周遍是現前,一旦安立為現前,便有心王和心所。
問:三種懷疑之中,哪些是所斷品?哪些是所取品呢?
答:安立為第一種,對於趣入境生起符合事實的猶豫、具有意義的懷疑(符義疑),
譬如心想大概聲音是無常的吧?由此具義疑,進而生起證得聲音是無常的比量,乃至生起
親證聲音是無常的瑜伽現量,所以這種具義疑,就是所取品。
安立為第二種,對於趣入境生起不符合事實的猶豫、不具有意義的懷疑(不符義疑)
,譬如心想大概聲音是恆常的吧?此不具義疑,就是所斷品。
安立為第三種,對於趣入境住於二邊不決定的明瞭的等分疑──即住於引生具義疑的
一分,屬於所取品;住於引生不具義疑的一分,則屬於所斷品。
問:心續中生起智慧分的法類和方便分的功德,都必須先生起具義疑嗎?
答:智慧分的法類,譬如生起證得四諦十六行相──如證無我的心、證空性的心之前
,必須具足符合事實的猶豫(符義疑),進而才得以生起決定的比量。
至於方便分的法類,除了《入中論》、《現觀莊嚴論》等刻意所化的利根行者必須先
行獲得量的決定之外,一般而言,在生起出離心、菩提心、四無量心等(方便分)之前,
並不須先行對解脫得到量的定解或先證空性,只要具足符合事實的猶豫(符義疑),只要
對於方便分法類的修習之理具有伺察意,漸漸修習,便得以生起功德。
作者: ykkdc (ykk)   2020-07-15 23:40:00
隨喜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