選譯自《中阿含經》第203經/《晡利多經》(晡利多品)
喬正一白話譯於西元2020/2/1農曆正月初八布薩八關齋戒日
我是這樣聽聞的:
有一次,佛陀在古印度的那難大這個地方行腳遊方,並暫時住在波和利 園林之中。
當時,有一位名叫晡利多的居士,身著白色淨的衣服,以白巾裹頭,一手拄著木杖,
另一手執著傘蓋,腳穿俗人才穿的鞋子,從一座園林到另一座園林,從一處樓台到另一處
樓台,又從一座森林到另一座森林,他就這樣四處遊蕩徘徊,只要遇見諸沙門或梵志等修
行人,逢人便吹噓說:「諸位賢者啊,當知我已離俗、斷俗,捨諸世間俗事了。」
那些沙門或梵志聽到之後,即便不認同,但都很客氣地回應:「哦,是嗎?那您真是
了不起。」
有一天,晡利多居士也一如既往到處遊蕩,他逛到了佛陀的修行處,遇見了佛陀,他
與佛陀相互問候,便站在佛前拄杖而立。
世尊對他說:「居士,這裡有座位,你想坐的話便請坐。」
晡利多很驕傲地說:「喬達摩,我不坐,你不可以這樣對我說話,因為我已離俗、斷
俗,捨諸俗事,你怎麼還稱我為居士呢?」
世尊直接了當地說:「可是你的外觀與特徵明明就是一個居士的樣子,所以我當然要
稱你為居士。」
接著,世尊又再度說:「居士,請坐。」
晡利多惱羞成怒,再三堅稱他已離俗、斷俗,捨諸俗事,要求世尊不可喚他為居士。
世尊問:「為何你自稱已離俗、斷俗,捨諸俗事?」
晡利多回答:「喬達摩!我家中的一切財物都已贈與給我的兒子,我已無為無求,四
處行腳遊方,我取用食物也只是維持生命而已,我這樣當然就是離俗、斷俗,捨諸俗事。
」
世尊說:「居士,在聖法、律之中,這並不叫斷絕俗事。在聖法、律之中另有八種斷
俗事之道。」
這時,晡利多心中的驕慢與憤怒已平息,他冷靜下來,正念升起,放下手中的手杖,
收拾傘蓋,脫掉世俗的鞋子,合掌對佛說:「喬達摩,請問什麼是聖法、律之中的八種斷
俗事的修行之道?」
世尊說:「居士,多聞聖弟子依離殺、斷殺;依離不與取、斷不與取;依離邪淫、斷
邪淫;依離妄言、斷妄言;依無貪婪執著、斷貪婪執著;依無害瞋恚、斷害瞋恚;依無憎
恨嫉妒惱、斷憎恨嫉妒惱;依無增上慢、斷增上慢。
什麼是多聞聖弟子依離殺、斷殺?多聞聖弟子心中會作如下思惟:『殺者必受惡報,
必將於現世及來世受報。若我殺生,我的惡業將猶如向外拋擲的回力鏢,終將回擊我自己
,害人終害己,天界的神明及一切有智慧的梵行者都會譴責我,我的惡名將四處遠揚,一
旦死亡之後必將轉生至惡道,重生於地獄之中。因此,殺生者受此惡報,必將於現世及來
世受報,所以我當然應離殺、斷殺。』於是,這名多聞聖弟子便依離殺、斷殺。以上,就
是多聞聖弟子依離殺、斷殺的意思。
什麼是多聞聖弟子依離不與取、斷不與取?多聞聖弟子心中會作如下思惟:『不與取
者必受惡報,必將於現世及來世受報。若我不與取,我的惡業將猶如向外拋擲的回力鏢,
終將回擊我自己,害人終害己,天界的神明及一切有智慧的梵行者都會譴責我,我的惡名
將四處遠揚,一旦死亡之後必將轉生至惡道,重生於地獄之中。因此,不與取者受此惡報
,必將於現世及來世受報,所以我當然應離不與取、斷不與取。』於是,這名多聞聖弟子
便依離不與取、斷不與取。以上,就是多聞聖弟子依離不與取、斷不與取的意思。
什麼是多聞聖弟子依離邪淫、斷邪淫?多聞聖弟子心中會作如下思惟:『邪淫者必受
惡報,必將於現世及來世受報。若我邪淫,我的惡業將猶如向外拋擲的回力鏢,終將回擊
我自己,害人終害己,天界的神明及一切有智慧的梵行者都會譴責我,我的惡名將四處遠
揚,一旦死亡之後必將轉生至惡道,重生於地獄之中。因此,邪淫者受此惡報,必將於現
世及來世受報,所以我當然應離邪淫、斷邪淫。』於是,這名多聞聖弟子便依離邪淫、斷
邪淫。以上,就是多聞聖弟子依離邪淫、斷邪淫的意思。
什麼是多聞聖弟子依離妄言、斷妄言?多聞聖弟子心中會作如下思惟:『妄言者必受
惡報,必將於現世及來世受報。若我妄言,我的惡業將猶如向外拋擲的回力鏢,終將回擊
我自己,害人終害己,天界的神明及一切有智慧的梵行者都會譴責我,我的惡名將四處遠
揚,一旦死亡之後必將轉生至惡道,重生於地獄之中。因此,妄言者受此惡報,必將於現
世及來世受報,所以我當然應離妄言、斷妄言。』於是,這名多聞聖弟子便依離妄言、斷
妄言。以上,就是多聞聖弟子依離妄言、斷妄言的意思。
什麼是多聞聖弟子依無貪婪執著、斷貪婪執著?多聞聖弟子心中會作如下思惟:『貪
婪執著者必受惡報,必將於現世及來世受報。若我貪婪執著,我的惡業將猶如向外拋擲的
回力鏢,終將回擊我自己,害人終害己,天界的神明及一切有智慧的梵行者都會譴責我,
我的惡名將四處遠揚,一旦死亡之後必將轉生至惡道,重生於地獄之中。因此,貪婪執著
者受此惡報,必將於現世及來世受報,所以我當然應無貪婪執著、斷貪婪執著。』於是,
這名多聞聖弟子便依無貪婪執著、斷貪婪執著。以上,就是多聞聖弟子依無貪婪執著、斷
貪婪執著的意思。
什麼是多聞聖弟子依無惡意瞋恚、斷惡意瞋恚?多聞聖弟子心中會作如下思惟:『惡
意瞋恚者必受惡報,必將於現世及來世受報。若我惡意瞋恚,我的惡業將猶如向外拋擲的
回力鏢,終將回擊我自己,害人終害己,天界的神明及一切有智慧的梵行者都會譴責我,
我的惡名將四處遠揚,一旦死亡之後必將轉生至惡道,重生於地獄之中。因此,惡意瞋恚
者受此惡報,必將於現世及來世受報,所以我當然應無惡意瞋恚、斷惡意瞋恚。』於是,
這名多聞聖弟子便依無惡意瞋恚、斷惡意瞋恚。以上,就是多聞聖弟子依無惡意瞋恚、斷
惡意瞋恚的意思。
什麼是多聞聖弟子依無憎恨嫉妒、斷憎恨嫉妒?多聞聖弟子心中會作如下思惟:『憎
恨嫉妒者必受惡報,必將於現世及來世受報。若我憎恨嫉妒,我的惡業將猶如向外拋擲的
回力鏢,終將回擊我自己,害人終害己,天界的神明及一切有智慧的梵行者都會譴責我,
我的惡名將四處遠揚,一旦死亡之後必將轉生至惡道,重生於地獄之中。因此,憎恨嫉妒
者受此惡報,必將於現世及來世受報,所以我當然應無憎恨嫉妒、斷憎恨嫉妒。』於是,
這名多聞聖弟子便依無憎恨嫉妒、斷憎恨嫉妒。以上,就是多聞聖弟子依無憎恨嫉妒、斷
憎恨嫉妒的意思。
什麼是多聞聖弟子依無增上慢、斷增上慢?多聞聖弟子心中會作如下思惟:『增上慢
者必受惡報,必將於現世及來世受報。若我增上慢,我的惡業將猶如向外拋擲的回力鏢,
終將回擊我自己,害人終害己,天界的神明及一切有智慧的梵行者都會譴責我,我的惡名
將四處遠揚,一旦死亡之後必將轉生至惡道,重生於地獄之中。因此,增上慢者受此惡報
,必將於現世及來世受報,所以我當然應無增上慢、斷增上慢。』於是,這名多聞聖弟子
便依無增上慢、斷增上慢。以上,就是多聞聖弟子依無增上慢、斷增上慢的意思。」
居士又問:「喬達摩,請問除了您提到的這八種修行方法以外,在聖法、律之中,還
有其他斷俗事的修行方法嗎?」
世尊回答:「當然有。」
晡利多聽到佛陀這麼說,心生恭敬,便脫下頭上的白巾,合掌對佛請法:「喬達摩,
請問聖法、律之中,還有什麼可斷絕俗事、得證解脫的修行方法?」
世尊回答:「猶如有一隻餓狗,已飢餓到非常虛弱困乏的狀態,牠來到屠牛處,那些
屠牛的師傅及屠牛的學徒憐憫這隻狗,便把牛肉都給摘除乾淨,丟擲牛骨給那隻餓狗。狗
得到牛骨之後,貪婪地處處咬嚙牛骨,最後搞到破脣缺齒,又或傷及咽喉。然而,狗仍無
法因此解除飢餓。
居士啊,多聞聖弟子亦應作如是觀:『貪欲猶如骨鎖,世尊說貪欲如骨鎖,樂少苦多
,多有災患,應當遠離之。』如果有此捨離欲、離惡、離不善之法,才是真正所謂『從此
一切世間飲食(煩惱)已永盡無餘』,應當如是修行。
居士啊,又好比離村不遠處,有一塊小肉掉落在空地上,空中有一隻黑鴟鴞立即飛下
來搶走這塊肉,其餘的鳥便跟在牠的後頭競相追逐爭鬥。我問你,假設這隻黑鴟鴞能趕緊
捨棄這塊小肉,其他的鴟鴞還會跟牠競相追逐爭鬥嗎?」
居士回答:「不會。」
「所以多聞聖弟子亦應作如是觀:『貪欲如肉塊,世尊說貪欲如肉塊,樂少苦多,多
有災患,應當遠離之。』如果有此捨離欲、離惡、離不善之法,才是真正所謂『從此一切
世間飲食(煩惱)已永盡無餘』,應當如是修行。
又好比有人手持火把,逆風而行,我問你,假使此人不趕緊丟掉手中的火把,火是不
是肯定會燒到他的手及其餘肢體呢?」
「沒錯。」
「假使此人趕緊捨棄火炬,那麼火還會燒到他的手或其肢體嗎?」
「不會。」
「所以多聞聖弟子亦應作如是觀:『貪欲如火炬,世尊說貪欲如火炬,樂少苦多,多
有災患,應當遠離之。』如果有此捨離欲、離惡、離不善之法,才是真正所謂『從此一切
世間飲食(煩惱)已永盡無餘』,應當如是修行。
又好比離村不遠處,有一座大火坑,裡頭大火中燒,然而卻無煙焰。假設一個頭腦清
楚、心智正常、懂得保護自己的人經過這處大火坑,你覺得此人會傻到跳入火坑嗎?」
「不會,此人若看見火坑,一定會想:『若墮入火坑之中,必死無疑。就算不死,肯
定受極苦,不死也剩半條命。』所以他一定會遠離火坑。」
「所以多聞聖弟子亦應作如是觀:『貪欲如火坑,世尊說貪欲如火坑,樂少苦多,多
有災患,應當遠離之。』如果有此捨離欲、離惡、離不善之法,才是真正所謂『從此一切
世間飲食(煩惱)已永盡無餘』,應當如是修行。
猶如離村不遠處,有一條大毒蛇,其劇毒至惡至苦,毒蛇的顏色深黑可畏。假設一個
頭腦清楚、心智正常、懂得保護自己的人看見這條毒蛇,你認為此人會傻到用手或其餘肢
體去觸碰這條毒蛇,然後說:『咬我啊!咬我啊!』?」
「不會,此人若看見毒蛇,一定會想:『若我的手及肢體被毒蛇蜇咬,必死無疑。就
算不死,也一定受極苦,不死也剩半條命。』所以他一定會遠離毒蛇,願求捨離。」
「所以多聞聖弟子亦應作如是觀:『貪欲如毒蛇,世尊說貪欲如毒蛇,樂少苦多,多
有災患,應當遠離之。』如果有此捨離欲、離惡、離不善之法,才是真正所謂『從此一切
世間飲食(煩惱)已永盡無餘』,應當如是修行。
又好比有人做春夢,夢中享盡一切五欲之樂,可一旦夢醒,夢中的五欲全都不見,黃
粱一夢,空笑夢一場。
所以多聞聖弟子亦應作如是觀:『貪欲如夢,世尊說貪欲如夢,樂少苦多,多有災患
,應當遠離之。』如果有此捨離欲、離惡、離不善之法,才是真正所謂『從此一切世間飲
食(煩惱)已永盡無餘』,應當如是修行。
又好比有人向他人借貸享樂的財物,例如:或宮殿樓閣,或園觀浴池,或象馬車乘,
或繒綿被,或指環臂釧,或香瓔珞頸鉗,或金寶花鬘,或名貴高級的衣服。眾人看見之後
,都羨慕讚道:『真棒!此人果然是有錢人,因為有錢人都是如此窮極奢華。』然而後來
物主向此人索討,有可能請他人代為索討,也可能自己索討。之後,眾人看見此人被打回
原形,便譏笑說:『哦!原來此人根本是一個假富商,他的財物竟然都跟他人借貸來的。
』
所以多聞聖弟子亦應作如是觀:『貪欲如借貸而來的財物,世尊說貪欲如借貸而來的
財物,樂少苦多,多有災患,應當遠離之。』如果有此捨離欲、離惡、離不善之法,才是
真正所謂『從此一切世間飲食(煩惱)已永盡無餘』,應當如是修行。
猶如離村不遠處有一棵大果樹,此樹常生出許多甜美的果實。假設有一個人經過,他
飢腸轆轆,餓到身體虛弱疲乏,他想吃樹上的水果。他心想:『此樹下並無自落的果實,
我應該要爬上樹去摘果實。』之後,又有一人經過,此人也很餓,他也想吃樹上的果實,
心想:『此樹下無自落的果實,我應該要砍到此樹。』於是,他便持極鋒利的利斧將果樹
給砍倒。
我問你,倘若先爬上樹的人不趕緊下來,一旦樹倒地時,是不是肯定會折斷其手臂或
其肢體?」
「是的。」
「假設樹上的人趕緊下來,當樹倒地時,他的手臂或肢體還會受傷嗎?」
「不會。」
「所以多聞聖弟子亦應作如是觀:『貪欲如樹上的果實,世尊說貪欲如樹上的果實,
樂少苦多,多有災患,應當遠離之。』如果有此捨離欲、離惡、離不善之法,才是真正所
謂『從此一切世間飲食(煩惱)已永盡無餘』,應當如是修行。
以上,就是聖法、律之中其他證得解脫的修行方法。
居士,假設多聞聖弟子證得初禪之後,有覺(尋)、有觀(伺)皆止息,內心深度寧靜、
一心專注正念,無覺(尋)、無觀(伺),定生喜與樂,便能證得第二禪。
假設多聞聖弟子證得初禪之後,已捨離對二禪中『喜受』的貪欲,只剩正念、正智而
身的樂覺受,便已進入第三禪。
如果樂滅、苦滅,喜、憂皆滅,不苦不樂,捨念清淨,便已得第四禪。
此人既已得如是定心、清淨心、無穢心、無煩心、柔軟心、善住心、不動心,便可運
用此四禪的定心進一步去修學漏盡通解脫智,也就是此人能洞悉體悟這是苦,洞悉這是苦
產生的因緣,洞悉這是苦滅之樂,洞悉這苦滅之道;體悟這是煩惱,體悟這是造成煩惱的
原因,體悟這是煩惱滅除之樂,體悟這是滅除煩惱之道。
當此人有如是解脫知、如是解脫見,欲漏煩惱心已解脫,有漏心、無明漏煩惱心都已
解脫,便獲得解脫知見:『此生已是我歷劫生死的最後一站,無上的梵行已成就,該修的
修行都已圓滿完成,此生壽命結束之後不會再有下一生,我已如實覺悟。』」
當佛陀說此法之後,晡利多居士當下遠塵、離垢,諸法法眼生。於是,晡利多見法、
得法,覺白淨法,斷疑度惑,不再信奉其他的神明,不再信奉其他的宗教或哲學,對於「
法」已沒有任何的猶豫,他已證初果,對於世尊的正法得無所畏。
他跪在地上,額頭觸地,稽首頂禮佛足,宣誓:「世尊!我從今起願皈依佛、法及比
丘眾,懇請世尊接受我為在家佛弟子。從今日起,終身三皈依,直至我生命結束的那一天
為止。
世尊!我原本穿著白淨衣,頭裹白巾,拄杖行路,手執傘蓋,腳穿俗人的鞋屣,從一
處園林到另一處園林,從一間樓台至另一間樓台,從一座森林至另一座森林,四處遊蕩,
若見諸沙門及梵志等修行,總是倡言:『我離俗、斷俗,捨諸俗事。』
然而那些外道的沙門及梵志總是附和討好我:『沒錯,晡利多離俗、斷俗,捨諸俗事
。』
世尊!當時的我實在愚痴無智,誤認無智的外道為智者,以無智的外道教義當作心靈
的糧食,尊敬服侍無智的外道為智者。
世尊!從今日起,我將以諸比丘眾及世尊弟子為智慧導師;聆聽他們的教導為心靈的
糧食;尊敬並服侍這些真正有智慧的人。
世尊!我再次宣誓皈依佛、法及比丘眾,懇請世尊接受我為在家佛弟子,從今日起,
終生三皈依,直至生命結束的那一天。
世尊!我原本所信仰及敬重的外道沙門及梵志,從今日起,我將斷除對他們的信仰。
世尊!我第三次宣誓皈依佛、法及比丘眾,懇請世尊接受我為在家佛弟子,從今日起
,終生三皈依,直至生命結束的那一天為止。」
晡利多居士及在場的諸比丘聽聞佛陀所說的法,都心生歡喜,並依法奉行。
https://i.imgur.com/vxp9qgp.jpg
原文/
中阿含203經/晡利多經(晡利多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