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語] 上座部佛教馬哈希、明昆和第六次結集影音

作者: hvariables (Speculative Male)   2021-06-13 22:23:30
釋迦牟尼佛預言正法有五千年
http://tripitaka.cbeta.org/N63n0031_001
彌蘭王問經第1卷
序言
我般涅槃之時,聖迦葉憶念老年出家者須跋陀之暴言,而行法之合誦,淨化佛語。
由此更經百年,耶舍迦蘭陀子破跋耆子比丘等,為第二合誦。
由此更經二百十八年,目犍連子帝須破諸異派,為第三合誦。
次名大摩哂陀之比丘於銅鍱洲,住立我教。
然,更由正等覺者般涅槃經五百年,有名彌蘭王,
志求全閻浮提中依自己之智力而起微妙之諸問,沙門婆羅門依微妙之問而破時,
有一名那先比丘,破王之說,以種種之譬喻令感歎,不曇其教,
至五千年之後,令其教堅固住立。」
釋迦牟尼佛預言
大迦葉、耶舍迦蘭陀子、目犍連子帝須、大摩哂陀、那先會宣揚佛教正法律
讓佛教正法維持五千年。
大迦葉、耶舍迦蘭陀子、目犍連子帝須、大摩哂陀、那先全都有六神通和四無礙解智。
根據上座部佛教經藏註釋:
印度半島之外的正法時代有五千年。
釋迦牟尼佛入滅後第一個千年人間可證得四無礙解智六神通阿羅漢。
釋迦牟尼佛入滅後第二個千年人間可證得六神通阿羅漢。
釋迦牟尼佛入滅後第三個千年人間可證得三明(宿命明、天眼明、漏盡明)阿羅漢。
釋迦牟尼佛入滅後第四個千年人間可證得純觀阿羅漢。
釋迦牟尼佛入滅後第五個千年人間可證得初果、二果、三果。
釋迦牟尼佛說只要人間有八聖道就不會缺少阿羅漢
http://agama.buddhason.org/DN/DN16.htm
長部16經/般涅槃大經(大品[第二])(莊春江譯)
  「須跋陀!凡在法律中,八支聖道不被發現者,在那裡面,[第一]沙門不被發現;在
那裡面,第二沙門也不被發現;在那裡面,第三沙門也不被發現;在那裡面,第四沙門也
不被發現,而,須跋陀!凡在法律中,八支聖道被發現者,在那裡面,[第一]沙門被發現
;在那裡面,第二沙門也被發現;在那裡面,第三沙門也被發現;在那裡面,第四沙門也
被發現,須跋陀!在這法律中,八支聖道被發現,就在這裡,有[第一]沙門;在這裡,有
第二沙門;在這裡,有第三沙門;在這裡,有第四沙門,其它的議論者空無另外的沙門。
而,須跋陀!如果這些比丘正住,則世間阿羅漢會是不空的。」
http://tripitaka.cbeta.org/T01n0001_004
佛說長阿含經卷第四
後秦弘始年佛陀耶舍共竺佛念譯
遊行經第二後
須跋受教,佛告之曰:「若諸法中,無八聖道者,則無第一沙門果,第二、第三、第四沙
門果。須跋!以諸法中有八聖道故,便有第一沙門果,第二、第三、第四沙門果。須跋!
今我法中有八聖道,有第一沙門果,第二、第三、第四沙門果,外道異眾無沙門果。」爾
時,世尊為須跋而說頌曰:
「我年二十九,  出家求善道;
 須跋我成佛,  今已五十年。
 戒定智慧行,  獨處而思惟;
 今說法之要,  此外無沙門。」
佛告須跋:「若諸比丘皆能自攝者,則此世間羅漢不空。」
佛教正法還沒滅亡,
從釋迦牟尼佛在世時開始上座部佛教僧團一直教導釋迦牟尼佛傳下來的八聖道,
因此兩千多年來上座部佛教僧團不會缺少阿羅漢。
只有戒定慧最高斷除貪瞋癡的阿羅漢才能參加結集
http://tripitaka.cbeta.org/N04n0002_021
犍度第21卷
第十一 五百〔結集〕犍度
時,具壽阿難念:「明日有集會,我有學而不相應往集會。」夜之多分持身念而過,夜過
,清晨欲倚身而臥,頭未至枕,腳已離地,於其間,脫諸漏,心解脫。時,具壽阿難得阿
羅漢而往集會。
在佛教第一次經典結集前阿難尊者只有證初果還沒證阿羅漢果和佛教經典結集不相應,
只有斷除貪瞋癡的阿羅漢才能參加佛教經典結集,
所以阿難必須更精進修四念處在佛教第一次經典結集前證阿羅漢果,
由於舍利弗和目犍連已經先入滅,
因此第一次結集是由當時戒定慧最高的大迦葉、優婆離、阿難等五百阿羅漢負責結集,
真正的佛教六次經典結集都是由當時戒定慧最高精通三藏的阿羅漢長老結集。
以大迦葉為首的五百阿羅漢代表釋迦牟尼佛決議佛弟子應嚴格遵守釋迦牟尼佛規定戒律
http://tripitaka.cbeta.org/N04n0002_021
犍度第21卷
第十一 五百〔結集〕犍度
時,具壽摩訶迦葉告僧伽,言:「諸大德!請聽我言!我等之戒,有關在家人,雖是在家
人,亦知我等:此是汝等釋子應〔為〕,此是不應〔為〕。若我等捨小小戒,或有人言:
『沙門瞿曇為弟子制戒,〔不久〕如煙矣!師在時學戒,今師般涅槃而不學戒。』若僧伽
機熟,僧伽未制不得制,已制不得壞,隨所制之戒而持住。是乃表白。諸大德!請聽我言
!我等之戒……『……今……不學戒。』僧伽未制不得制,已制不得壞,隨所制之戒而持
住。未制不得制,已制不得壞,隨所制之戒而持住,具壽聽者默然,不聽者請言。僧伽未
制不得制,已制不得壞,隨所制之戒而持住。具壽聽……了知。」
http://tripitaka.cbeta.org/T22n1428_054
四分律卷第五十四(第四分之五)
集法毘尼五百人
時大迦葉告諸比丘言:「諸長老!今者眾人言各不定,不知何者是雜碎戒?自今已去,應
共立制,若佛先所不制,今不應制。佛先所制,今不應却,應隨佛所制而學。」時即共立
如此制限。
釋迦牟尼入滅後三個月以大迦葉尊者、優婆離尊者、阿難尊者為首的五百阿羅漢長老在
印度 Rajagaha 王舍城 的 Cave of the Seven Leaves 七葉窟舉行第一次結集,
第一次結集時以大迦葉為首的五百阿羅漢長老代表釋迦牟尼佛僧團共同決議:
1.不應該規定釋迦牟尼佛沒規定的戒律。
2.不應該捨棄任何釋迦牟尼佛規定的戒律。
3.應該嚴格確實遵守釋迦牟尼佛規定的戒律。
這三條原則就是上座部佛教的基本原則。
釋迦牟尼佛禁止比丘接觸金錢 釋迦牟尼佛入滅百年後大眾部開始不守不捉金錢戒
http://tripitaka.cbeta.org/N01n0001_004
經分別第4卷
任何比丘,自捉金銀及錢,或令捉之,或受其留置者,尼薩耆波逸提。
http://tripitaka.cbeta.org/en/T02n0099_032
雜阿含經卷第三十二
宋天竺三藏求那跋陀羅譯
(九一一)
佛告聚落主:「此則妄說,非真實說、非是法說、非隨順說,墮呵責處。
所以者何?
沙門釋子自為受畜金銀寶物者,不清淨故;
若自為己受畜金銀寶物者,非沙門法、非釋種子法。」
釋迦牟尼佛規定要捐錢給出家人可由淨人幫忙處理
http://tripitaka.cbeta.org/N03n0002_006
犍度第6卷
時,世尊以此因緣說法,告諸比丘曰:「諸比丘!許五種牛乳,即:乳、酪、生酥、熟酥
、醍醐也。諸比丘!道路有曠野,乏水、乏食,無道路糧,不易往。 諸比丘!
許求道路糧,〔求〕需米者米、需菽者菽、需豆者豆、需鹽者鹽、需糖者糖、需油者油、
需醍醐者醍醐。諸比丘!有具信心、具淨心眾人,彼等以黃金授與相應者,言:『以此施
與相應尊者。』諸比丘!以此若得相應者,許受之。諸比丘!但以任何方便亦不得受金、
銀。此我言也。」
http://tripitaka.cbeta.org/T22n1428_008
四分律卷第八(初分之八)
若比丘自手捉金銀、若錢,教人捉、若置地受,尼薩耆波逸提。此應捨,是中捨者,若彼
有信樂守園人、若優婆塞,當語言:「此是我所不應,汝當知之。」若彼人取還與比丘者
,比丘當為彼人物故受,勅淨人使掌之。若得淨衣鉢針筒、尼師檀,應持貿易受持之。若
彼優婆塞取已,與比丘淨衣鉢、若尼師檀、若針筒,應取持之。若彼取已不還者,令餘比
丘語言:「佛有教,為淨故與汝,應還彼比丘物。」若餘比丘語:「不還。」者,當自往
語言:「佛有教,為淨故與汝,汝今可與僧、與塔、與和上、與同和上、與阿闍梨、與同
阿闍梨、與諸親舊知識、若還本主。何以故?不欲使失彼信施故。」若不語彼人知是看是
者,突吉羅。
釋迦牟尼佛規定出家人不管任何理由都不能接受金錢。
跋耆族大眾部惡比丘不只不守釋迦牟尼佛規定的戒律收錢還竄改佛教教義
佛入滅一百年後跋耆族大眾部惡比丘實行宣揚違背佛教的「十事」:
「十事」最重要的一條是:
金銀淨:允許比丘接受金、銀、錢。
以耶舍迦蘭陀子為首的七百阿羅漢共同認證比丘接受金錢是邪法邪律
http://tripitaka.cbeta.org/N04n0002_022
犍度第22卷
第十二 七百〔結集〕犍度
「大德!金銀,淨耶?」「友!不淨也。」「於何處受禁耶?」「於王舍城。於經分別。
」「犯何〔罪〕耶?」「受金銀之波逸提也。」「諸大德!請聽我言!僧伽於此處決定第
十事……下第十籌。」
「諸大德!請聽我言!僧伽決定此十事故,此事為邪法邪律而離師教。」
釋迦牟尼佛入滅後 100 年
為了維護佛正法律以耶舍迦蘭陀子尊者為首的七百阿羅漢長老在印度毘舍離 Valikarama
舉行第二次結集判定「十事」是邪法邪律。
http://tripitaka.cbeta.org/N65n0032_005
島王統史 第5卷
由上座等所放逐惡比丘跋耆子等,得其他之支持,向眾多之人說非法。(三〇)集合一萬
人進行結集法。所以此法之結集,稱為大合誦。(三一)
此大合誦之比丘等是決定違背〔正法〕之教〔法〕,破壞根本之輯錄而作其他之輯錄。(
三二)
第二次結集後跋耆族惡比丘不但不懺悔反省自己惡行
反而自己另外搞出不倫不類的「大眾部」一萬人大結集竄改佛教教義,
佛教從此分裂成堅持不修改任何佛教戒律和教義的「上座部」
以及竄改佛教戒律和教義的「大眾部」。
現在上座部佛教的出家人還是遵守釋迦牟尼佛的戒律不接觸金錢,
想捐錢給上座部佛教的出家人得按照釋迦牟尼佛規定的戒律交給淨人處理。
有六神通四無礙解智的上座部佛教那先尊者開示:不應捨棄任何釋迦牟尼佛規定的戒律
http://tripitaka.cbeta.org/N63n0031_001
彌蘭王問經第1卷
序言
時,尊者那先於其日、其夜,與無礙解俱逮得阿羅漢位。
http://tripitaka.cbeta.org/N63n0031_011
彌蘭王問經第11卷
第二品
第一 小、隨小學處之問
漢傳佛教長阿含經記載現在不存在和釋迦牟尼佛同等的其他佛
http://tripitaka.cbeta.org/T01n0001_012
佛說長阿含經卷第十二
(一八)佛說長阿含第二分自歡喜經第十四
舍利弗言:「我當報彼:『過去三耶三佛與如來等,未來三耶三佛與如來等,我躬從佛聞
,欲使現在有三耶三佛與如來等者,無有是處。』世尊!我如所聞,依法順法,作如是答
,將無咎耶?」
佛言:「如是答,依法順法,不違也。所以然者?過去三耶三佛與我等,未來三耶三佛與
我等,欲使現在有二佛出世,無有是處。」
釋迦牟尼佛早就預告《論事》大意 目犍連子帝須尊者依佛的原意補充《論事》細節
佛教分裂後很多部派不斷竄改佛教教義,
因此阿育王請目犍連子帝須為首的一千阿羅漢長老舉行第三次結集發表論事撥亂反正。
以目犍連子帝須為首的一千阿羅漢共同認證巴利三藏正確無誤宣揚《論事》
釋迦牟尼佛入滅後第 218 年
以目犍連子帝須尊者為首的一千阿羅漢在印度 Patiliputta 舉行第三次結集,
第三次結集正式發表了包含《論事》在內的論藏阿毗達摩,
由目犍連子帝須尊者發表的《論事》用來宣揚佛教正法拆穿各種異端邪說的錯誤。
http://tripitaka.cbeta.org/N62n0030_008
論事第8卷
第二章 中有論
http://tripitaka.cbeta.org/N62n0030_019
論事第19卷
第五章 真如論
http://tripitaka.cbeta.org/N62n0030_021
論事第21卷
第六章 一切方論
http://www.nauyana.org.tw/download/A_Comprehensie_Manual_of_Abhidhamma.pdf
上座部佛教《阿毗達摩概要精解》導讀(節譯)xliv頁:
接下來是由目犍連子帝須長老所著,屬於辯論型的《事
論》。他是在佛陀入般涅槃兩百一十八年之後,在阿育王朝
代所編,以便反駁非上座部佛教所持的異端邪說。諸註疏
解釋把它納入聖典是因為佛陀本身已預見那些異端邪見必
定會在未來產生,所以早已列下了反駁邪說的要點,而目
犍連子帝須長老只是依佛陀的原意把它們填入罷了。
http://www.houstonmeditationc.com/?q=zh-hant/node/76
上座部佛教馬哈希尊者在《具戒經講記》開示:
在久遠的過去,目犍連子帝須尊者宣講《論事》,反駁各種各樣的邪見,
諸如我論,它是深深植根於「我」的邪見。
然而,在那些遠古時代,尚沒有阻止修習八正道或修習禪定或內觀的邪見出現。
今天,一些偽法發展到阻礙或阻擋依照八正道來禪修的程度。
如果如此異端邪說不能被阻止或掐斷在萌芽狀態,
那麼佛陀教導的三部分:教、行、證也許很快就會漸隱消失了。
第三次結集後目犍連子帝須尊者將竄改佛教教義的外道逐出僧團。
有六神通四無礙解智的上座部佛教那先尊者開示說明不可能同時存在兩個佛
http://tripitaka.cbeta.org/N63n0031_001
彌蘭王問經第1卷
序言
時,尊者那先於其日、其夜,與無礙解俱逮得阿羅漢位。
http://tripitaka.cbeta.org/N64n0031_015
彌蘭王問經第15卷
第八 二佛不出世之問
大王!如是,此之十千世界運載一佛,運載唯一如來之功德。若第二佛出世,此十千世
界無法運載,應震動、動搖、傾、下傾、橫傾、散亂、壞、崩、破滅。
大摩哂陀尊者將佛教正法傳入銅鍱洲(斯里蘭卡)後斯里蘭卡成為維護佛教正法基地
http://tripitaka.cbeta.org/N63n0031_001
彌蘭王問經第1卷
由此更經二百十八年,目犍連子帝須破諸異派,為第三合誦。
次名大摩哂陀之比丘於銅鍱洲,住立我教。
然,更由正等覺者般涅槃經五百年,有名彌蘭王,
志求全閻浮提中依自己之智力而起微妙之諸問,沙門婆羅門依微妙之問而破時,
有一名那先比丘,破王之說,以種種之譬喻令感歎,不曇其教,
至五千年之後,令其教堅固住立。
釋迦牟尼佛預言過目犍連子帝須尊者召開第三次結集後,
大摩哂陀尊者會把佛教正法傳入銅鍱洲(斯里蘭卡)讓佛教正法維持五千年。
第三次結集後僧團派大摩哂陀尊者去銅鍱洲(斯里蘭卡)宣揚佛教正法,
大摩哂陀尊者在當時斯里蘭卡首都阿努拉德普勒建立大寺。
之後竄改佛教教義的無畏山寺派在斯里蘭卡興起,
不過上座部佛教大寺派始終堅持捍衛釋迦牟尼佛傳下來的正法律。
要更了解上座部佛教大寺派捍衛佛教正法律的歷史可參考下列文章:
https://www.douban.com/note/609190636/
上座部佛教的傳承
(林欣——瑪欣德比庫出家前俗名,本文載於香港《內明》第281期 1995.8.)
五百阿羅漢共同認證巴利三藏正確無誤
西元前29年斯里蘭卡的大寺派阿羅漢 Maharakkhita 為首的五百阿羅漢
在斯里蘭卡瑪杜勒的阿盧迦寺舉行第四次結集,
五百阿羅漢長老共同認證包含《論事》在內的巴利三藏每一個字都正確無誤。
第四次結集後包含《論事》在內的巴利三藏被寫在棕櫚樹葉上,
從此開始用文字紀錄佛教經典。
兩千四百阿羅漢共同認證巴利三藏正確無誤
西元1871年以
Mahathera Jagarabhivamsa、
Narindabhidaja、
Mahathera Sumangalasami
為首的兩千四百阿羅漢長老在緬甸曼德勒(Mandalay)舉行第五次結集,
兩千四百阿羅漢長老共同認證包含《論事》在內的巴利三藏每一個字都正確無誤。
第五次結集後
包含《論事》在內的巴利三藏被刻在 729 塊大理石上放在
緬甸曼德勒(Mandalay)的固都陶佛塔(Kuthodaw Pagoda)。
馬哈希和明昆為首的兩千五百阿羅漢共同認證巴利三藏、註釋、疏鈔正確無誤
http://mbscnn.org/NewsList.aspx?CLASS=221
上座部佛教《馬哈希尊者傳》247頁 - 248頁:
【第三會期】:
於是,從 5 月 30 日至 7 月 2 日,
大會也合誦了六冊共 2,302 頁的阿毘達摩藏。
【第五會期】:
第六次結集的第五也是最後一個會期,被稱為第六次結集
的錫蘭會期,始於 1956 年 4 月 23 日,於 5 月 24 日衛塞節結束。
合誦比丘合誦了以下的佛典:
《發趣論》、《彌蘭陀王問經》、《導論》、《藏論》和《無礙解道》。
https://www.facebook.com/Sumedhapandita/posts/477119073064687/
佛教第六次聖典結集影音
第一次結集時大迦葉提問,優婆離和阿難答題,
五百阿羅漢長老共同認證巴利三藏每一個字都正確無誤。
西元1954年緬甸、泰國、柬埔寨、寮國、印度、斯里蘭卡、越南、尼泊爾的
上座部佛教僧團推舉兩千五百個精通三藏的阿羅漢長老在緬甸仰光舉行第六次結集。
第六次結集時馬哈希提問,明昆答題,
兩千五百阿羅漢長老共同認證包含《論事》和《彌蘭王問經》在內的
巴利三藏、註釋、疏鈔的每一個字都正確無誤。
上座部佛教馬哈希尊者四念處禪法資訊
http://mbscnn.org/NewsList.aspx?CLASS=221
馬哈希尊者《毗婆舍那講記(含法的醫療)》說明如何修四念處增加智慧斷除所有煩惱。
https://www.facebook.com/MBSC.org/ MBSC臉書
http://santi4u.blogspot.com/ PTMC有台北分部 彰化分部
https://www.slideshare.net/ssuser8af767/ss-56227770
《正念禪修方法》簡短說明如何修馬哈希四念處禪法。
http://www.nanchuanfofa.com/ 四念處內觀禪法
http://www.houstonmeditationc.com/?q=zh-hant/node/5
上座部佛教《南傳菩薩道》是真正釋迦牟尼佛的菩薩成佛之道
https://dhammarain.github.io/books/sou/sou-all.htm
為了說明真正的菩薩成佛之道,
明昆長老特別把
上座部佛教巴利三藏和注釋中釋迦牟尼佛的菩薩成佛之道整理成《南傳菩薩道》,
要了解真正的菩薩成佛之道必須熟悉《南傳菩薩道》。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