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識規矩頌》 (九)
玅境長老 開示
1992年於台北萬里靈泉寺
就是這幾種慧,生得慧,第一個是生得慧。生得慧也叫報得慧,就是父母生下來了,他就
有這個智慧,不是學習來的,但是這是前生學習的,帶到今生來,沒有失掉,這叫作生得
慧。這個生得慧,也有高低的不同。我們在歷史上看,看這個司馬光的事情。他小時候和
小孩子玩,很多的小孩子在一起玩,有一個小孩子,他爬到水缸上面,這缸裡面有很多的
水,一下子掉到缸裡面去了,掉到缸裡面去,其他的小孩子都跑了,司馬光還是個小孩子
,他去拿一個大石頭,來撞這個缸,把這個缸撞一個大洞,那麼這水就流出來了,裡面這
個小孩子就沒有事了。司馬光這小孩子,他小時候有這麼好的靈感,他有這麼好的智慧;
別的小孩子就沒有,就是大家都生得慧,但是他的生得慧高,這就是生得慧有不同的,不
是一樣的。
聞成所慧,這就是佛法裡面,你在佛法裡面能夠聞佛法,而又能夠思惟。但是在這個聞成
所慧,我們從字面上去解釋,就是我們聽聞佛法得到了智慧。但是在《解深密經》上的解
釋,這個聞成所慧,是很不得了的智慧。就是你學習佛法,全面的通達了、通達什麼是佛
法了,非常地純熟的,到了這麼個程度,那叫作聞成所慧。可見這聞慧,我們若能把這聞
慧具足了,也還不是容易的。
思所成慧,就是你聞慧成就了以後,你內心裡面,要用聞成所慧的智慧去思惟去。比如說
這個聞成所慧裡邊,我們說一切法都是苦、空、無常、無我的,從聞得來的這個智慧,然
後你的眼耳鼻舌身意,你接觸到色聲香味觸法,是如意也好、是不如意也好,你要思惟,
這是苦、是空、是無常、是無我的,就是要用上它,在日常生活裡面要用上它,常常的思
惟。不能說是你學了一肚子的佛法,都放在一邊了,誰要是讚嘆你一句,你就歡喜了。啊
!這個人是我好朋友,他讚嘆我;有人罵我一句,你這個人是壞蛋,啊!你怎麼樣輕視我
!還用原來的老家風,這個貪瞋癡在活動,這就是沒有思慧了。那麼學習了佛法以後,不
論遇見什麼境界,要用你聞成所慧的智慧去思惟。思惟這個罵我的這個話,這個聲音是緣
起的、是無常的、是無我、是畢竟空的;這個人,他也是緣起的、他也是無常的、無我的
,是畢竟空的,沒有人罵我、也沒有一個被罵的人,你要佛法這樣思惟。思惟這個空的、
是幻化的、是作夢的、如夢中境,這樣思惟。這樣子,你這個貪心,瞋心,他就不活動了
,那麼你內心不就是清淨了。所以這就是智慧、思所成慧。
修所成慧,什麼講呢?因為你不能夠一直的思惟,不可以,你還要坐下來修禪定,修禪定
叫這個心能定下來。我們已經講過了,講這個三界九地,我們講過這個禪定了。得到禪定
以後,在禪定裡面,再思惟『苦、空、無常、無我』;『照見五蘊皆空』;『是諸法空相
,不生不滅、不垢不淨』這麼思惟,這個時候就叫作修慧。有了修慧,你不斷的修這個奢
摩他和毗缽舍那,就會有一天,你就一念相應,就得無生法忍了。得無生法忍了,就是得
到無漏的、畢竟空的智慧了,那個智慧也叫作修慧,那個修慧就叫無漏的智慧,沒得到無
漏的智慧的那個智慧是有漏的,所以修慧是通於有漏、也通於無漏的。
那麼有這些,有生得慧,生得慧,就是一般的境界,當然要是一個比丘修行的很好,死了
以後又來到人間,他的生得慧也是很高的,不會是很笨的人。所以生得慧、聞慧、思慧、
修慧,那麼就無癡了,就不會愚癡了。這愚癡怎麼講呢?就是不相信因果,不相信有世間
的善惡果報,也不相信有出世間的善惡果報,不相信這些事情。佛法的道理都不相信,世
間的善法也都不相信。相信人死了就完了,這種種的這都是愚癡。現在因為有這樣的智慧
了,就無癡,就是破除去這個愚癡的無明了,這叫作慧,所以叫作無癡。
文章來源(附音頻):
https://fayun.org/public/index.html#!/fy/player/dharma/bashiguijusong/110/audio/0
==============================================================================
《八識規矩頌》
唐三藏法師玄奘造
前五識頌
性境現量通三性, 眼耳身三二地居,
徧行別境善十一, 中二大八貪嗔癡。
五識同依淨色根, 九緣七八好相鄰,
合三離二觀塵世, 愚者難分識與根。
變相觀空唯後得, 果中猶自不詮真,
圓明初發成無漏, 三類分身息苦輪。
第六識頌
三性三量通三境, 三界輪時易可知,
相應心所五十一, 善惡臨時別配之。
性界受三恒轉易, 根隨信等總相連,
動身發語獨為最, 引滿能招業力牽。
發起初心歡喜地, 俱生猶自現纏眠,
遠行地後純無漏, 觀察圓明照大千。
第七識頌
帶質有覆通情本, 隨緣執我量為非,
八大徧行別境慧, 貪癡我見慢相隨。
恒審思量我相隨, 有情日夜鎮昏迷,
四惑八大相應起, 六轉呼為染淨依。
極喜初心平等性, 無功用行我恒摧,
如來現起他受用, 十地菩薩所被機。
第八識頌
性唯無覆五徧行, 界地隨他業力生,
二乘不了因迷執, 由此能興論主爭。
浩浩三藏不可窮, 淵深七浪境為風,
受薰持種根身器, 去後來先作主公。
不動地前才舍藏, 金剛道後異熟空,
大圓無垢同時發, 普照十方塵剎中。
==============================================================================
心得:南無佛陀耶,南無達摩耶,南無僧伽耶。十方三世一切佛,諸尊菩薩摩訶薩,摩訶
般若波羅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