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心類學》五別境心所之慧(般若)心所

作者: ykkdc (ykk)   2021-12-18 10:37:21
摘自:《心類學》22
講者:促稱格西
譯者:法音法師
地點:三學法洲 時間:2013-04-16
【顯明五決定境或五別境之中的智慧心所的定義、分類及相關事相】
首先,略述第二類,五種別境──欲求、勝解、念、三摩地或等持、慧或般若之中的
第五種別境:「智慧心所或般若心所」的定義或性相。
什麼是智慧心所或般若心所的定義或性相?──凡是對於正念所執取的對境或三摩地
所緣的體性、特性,能夠如實善為個別觀察的不共作業的心所,就是智慧心所的定義或性
相。
很明顯,正念所執取的對境或三摩地所緣的體性、特性,就是智慧觀察的所依。
那麼,什麼是智慧心所或般若心所的作業?
所謂智慧心所或般若心所的作業,是指能夠遮除心續中一向如是顛倒執取的懷疑或惡
心增益的作業者,就稱為智慧心所或般若心所的作業。
或說,能知的智慧心所,除了能遮除懷疑或惡心增益的作業之外,對於所見到的事物
、或對境──是不決定的可見或不可見?是善或是惡?是勝妙或是低劣?具有功德或是不
具功德?
等等諸多不具義疑及等分疑,經由智慧心所或般若心所的個別觀察作業,便能斷除不
決定的增益那一分,而生起了一向決定的認知,像這樣內心生起如實個別觀察的作業,就
安立為智慧心所或般若心所的不共作業。
那麼,什麼是懷疑或惡心的增益的意思?──其實懷疑或惡心,二者是異名同義詞;
所謂懷疑或惡心,就是自心相續對於法的實況、對境,不能生起一向正確決定的真實認知
,而是產生一向顛倒決定的懷疑或惡心的增益,像這樣不符合實況的增益心,就是懷疑或
惡心的增益的意思;
顯而易見的,一切的不正知與煩惱都是起源於上述的一向顛倒決定的懷疑或惡心,那
麼,能遮除與煩惱相應的懷疑或惡心的增益,就須依於能斷除增益障礙的智慧,一旦斷除
了心續中的增益障礙,於法的實況,便會生起了真實的決定認知──智慧,依此也可直接
損壞三毒等煩惱。
此外,必須經由智慧個別予作觀察,心中才得以生起一向決定認知的法,應該安立為
哪一種被認知的法?
──必須經由智慧個別予作觀察,心中才得以生起一向決定認知的法,應該安立為隱
蔽法,為什麼安立為隱蔽法,而不是現前法呢?
──因為之所以安立為隱蔽法,就意味著認識彼法不能直接以現量趣入了知,必須經
由智慧個別予作觀察才得以獲得比量的認知,像這種不是以現量直接獲得了知的法,而是
以比量間接趣入
──以智慧個別觀察而獲得了知的法,就安立為由比量而認知的隱蔽法;智慧的對境
主要是隱蔽法,於隱蔽法所生起的智慧,便安立為以比量為本質的智慧。
(例如,四聖諦、空性屬隱蔽法,四聖諦、空性不是現前法,不是能夠被凡夫的現量
所現前了知的法,否則就有凡夫是聖者的過失。而是必須透過比量了解,於四聖諦、空性
之義,透過聞思修,以比量的智慧通達了解後,再加以止觀的串習,最後才能獲得聖者的
現量。)
【關於五別境或五決定境之中的智慧心所或般若心所的分類及其事相,可區分為三種
:】
第一種:善法為本質的非染污的智慧,又內分為四:
1.俱生的智慧或生力的智慧,
是指與生就具有的智慧,就像有些孩童一生下來,天性上就具有著過於常人的明智力
、理解力、領悟力一樣,這樣的智慧,就安立為俱生的智慧或生力的智慧。
(此生俱生的智慧,不是沒有原因,突然天生就有的,因為往昔過去世的串習,由過
去串習智慧之因而有此生的智慧,所以此生的俱生智慧,也是過去世就曾串習的結果。)
如果依於世間名言而安立的俱生聰慧明智力,就稱為世間所共許的智慧;其中,又內
分為:快速的明智力、甚深的明智力、以及清明的明智力等等,這些都是世間所共許的名
言安立;
雖然如此,世間所共許的智慧名言,只是以總的智慧而說,其實並非當下所述的智慧
、明智之義。基於明智、心識是異名同義詞的緣故,所以是屬於世間的俱生聰慧明智力。
2.聞所成慧,即依於他師教授而聽聞了知所得的智慧。
3.思所成慧,即依於聽聞了知而自內思惟所得的智慧。
4.修所成慧,即依於自內思惟而加以串習,且由止觀雙運攝持所得的智慧。
第二種:以世間和出世間予以區分的智慧:
1.以世間道為本質的智慧,譬如觀察世間法的功過之後,而生起的非顛倒作意的智慧。
2.以出世間道為本質的智慧,譬如與緣著佛功德、佛恩而生起的淨信同俱相應的智慧。
第三種:以具染污和不具染污予以區分的智慧:
1.具染污為性的智慧,
譬如不順於世間人法為本質的有漏顛倒見解、或不順於殊勝天法的有漏顛倒見解;又
如六根本煩惱之中的見煩惱的薩迦耶見或我見;再如,沒有如其實況而作觀功念恩,這些
也同樣都屬於具染污為性的智慧的事相;
(所以,慧不一定有正確通達,也有屬顛倒知的慧,這樣的慧稱為染污慧、惡慧。例
如,薩迦耶見屬六根本煩惱當中不正見的顛倒見,薩迦耶見的見解,屬染污慧、惡慧。)
而且就出世間道來說,凡是安立為染污為性的智慧,都是所斷品。
2.不具染污為性的智慧,
譬如聽聞無常的智慧、思惟無常的智慧、修習無常的智慧;又如聞所成慧、思所成慧
乃至修所成慧,這些也同樣都屬於非染污為性的智慧的事相,也同樣都是善性的本質;
而且就出世間道來說,凡是安立為非染污為性的智慧,都是所修品。
那麼,一旦心續中具足了如上所說的世間智慧或出世間智慧,就會生起哪些現前利益
呢?
──總的來說,當心續中不具足智慧,就很容易生起常執、現行補特伽羅我執、緣著
世間有漏的可悅愛境生起超越實況的貪著、或緣著不可悅愛境生起顛倒增益的瞋心,這些
執著或煩惱,如果不具足智慧,是沒有能力予以對治或使其衰損的;
相反的,一旦具足了甚深觀察的明睿智慧力,以正理觀察抉擇,便有能力漸漸的對治
心續中的顛倒常執、漸漸的遮破顛倒執取人我的我執、或能漸漸的摧滅由三毒所引發的種
種支分煩惱。
由此也得以善加證成了:凡是由顛倒執著心所貪執之境,實況上是不存在的,依於生
起與顛倒執著心執持方式正相違的非顛倒心,漸漸的便能令心續轉染成淨,自然而然身心
便得以獲得現前的勝妙安樂。
總之,即使已具足了廣大的善心而廣積福德,心續中卻沒有堅固安住於三摩地的正念
力和具足甚深智慧觀察的正知力,內心是不可能生起真正的殊妙寂靜安樂和智慧功德的,
基於上述理由,理應藉由認識三摩地和智慧的甚深之義,而正行修習如何生起智慧功德的
方便之道。
補述
一般而言,當心續生起了緣著某法的正知觀察的智慧時,彼時與其執持方式正相違的
相違品,就是不正知或無知,怎麼說呢?
──因為正知和不正知,二者的執持方式正相違,所以不正知或無知,就是正知觀察
的智慧的相違品;
(不正知或無知屬無明,正知觀察的智慧,與不正知或無知的無明,二者正相違。簡
要來說,即智慧與無明二者正相違,智慧的覺知和無明的覺知,所緣相同,行相相違。)
譬如緣著瓶子的正知觀察的智慧的相違品,就是緣著瓶子的不正知、或緣著瓶子的無
知;同樣的,緣著無常的正知觀察的智慧的對反,就是緣著無常的不正知、或緣著無常的
無知;
也就是說,當以無量無邊的所知品作為所緣境時,其所生起的不正知或無知(屬無明
),就是正知觀察的智慧的相違品。
如果將當下所探討的三摩地心所(定心所)和智慧心所(慧心所),一併來結合我們目前
的情況,可以這麼說,我們大多處於妄念力較之於正念強、或不正知較之於智慧強的情況
中──
導致心相續難以恆常正念安住、正知察覺於善所緣境、或於世間事物上顛倒執取,不
能如實貫徹相應所修習的正法,甚至於世間法也不得成就,這都是源自於沉沒、掉舉、散
亂、妄念力強、不正知、無知的因素所致,
為此,理應藉由自內觀察──力求生起如何去除不得生起正念、正知的方便之道。
釋疑
問:如果以生起具相皈依心而結合著欲求、勝解、念、三摩地、慧等五種別境心所來
說,其生起之理為何?
答:首先,必須先行由了知皈依境三寶(三寶是所要皈依的對境)的殊勝功德作為基
礎,由了知皈依功德而生起欲求的皈依心──即由見功德而生欲求的皈依心;
其次,由欲求皈依,再引生一向決定信解的勝解皈依,雖然從欲樂(希求好樂)而生
勝解之間,沒有正念的三摩地,也沒有正知觀察的智慧,但仍然可以生起欲求和勝解;
(此處的欲樂,並非一般說五欲之樂,此處說的欲樂是希求好樂,即希求心、好樂心
的意樂。如經典常說,佛弟子對佛所說的法「願樂欲聞」,即對佛的開示有欲樂希求。)
雖然如此,為了能令最初的欲求皈依和其後的勝解皈依,能恆常相續安住於心續中,
獲得堅固不退,那麼,就必須先行具足正念與三摩地,由正念與三摩地便會引出智慧,如
此一來,像這樣由三摩地和智慧所攝持而生起的欲求皈依和勝解皈依,便會更加堅固、不
被動搖
──如是就能對皈依境三寶生起一向決定淨信的具相皈依心,如上所略述的,就是結
合著五種別境心所而安立的生起具相皈依心之理。
(所謂具相皈依心,具相,即正式的、真正的、具格的、符合資格的、名符其實的,
例如,佛教說具相的師長、具相的弟子,即符合資格的師長、符合資格的弟子。)
不過,如果就同一所緣、同一行相來說,五別境的五種心所對於共同的境、共同的行
相,是可以同時獲得決定的、是可以同時同俱相應的,並沒有前後生起的差別。
譬如當生起了證得聲音無常的智慧心所時,其餘的欲求、勝解、念、三摩地等四種別
境心所,對於智慧心所的所緣境「聲音」、以及智慧心所執持的行相「聲音無常」,同樣
都可以同時獲得決定、同樣都可以同時同俱相應而有。
由上述,已概說了將心所區分為六類之中的第二類,五決定境或五別境:即欲求(欲
樂)、勝解(信解)、念(正念、憶念)、定(等持、三摩地)、慧(般若)等五種別境
心所的定義、作業、分類及其相關要義。接著,探討將心所區分為六類之中的第三類,大
地十一善心所:即信、慚、愧、無貪、無瞋、無癡、精進、輕安、不放逸、捨、不害等十
一種善心所。
>>>>>>>
註:51心所,《百法明門論》:「心所有法略有五十一種,分為六位:一、遍行有五;二
、別境有五;三、善有十一;四、煩惱有六;五、隨煩惱有二十;六、不定有四。」
<心類>心、心所,心王與心所相應。51心所分為六類,第二類的五種別境心所:欲、
勝解、念、定、慧。六道有情、阿羅漢、菩薩、佛聖者的心續中都具有這五種別境心所。
(覺知的心、心所當中,五種別境心所裡的慧心所,或有譯為般若心所,或智慧心所。)
吾人的覺知,覺知包括心、心所,以止觀的修習為例,覺知的心、心所當中,止的修
習屬定心所的體性,觀的修習屬慧心所的體性,所謂止、觀,就是心所法中,定、慧心所
的體性。止的梵語原文:奢摩他,觀的梵語原文:毘缽舍那。《大般涅槃經》:「毘缽舍
那(觀)名為正見,亦名了見,名為能見,名曰遍見,名次第見,名別相見,是名為慧。
」《阿毘達磨集異門足論》(玄奘法師譯):「於法揀擇、極揀擇、最極揀擇,解了、等了
、近了、遍了,機黠、通達、審察、聰叡,覺、明、慧、行毘鉢舍那,是謂毘鉢舍那。」
又,觀(慧)有不同層次,例如,見道根本智的現觀,屬聖者第六意知見諦無分別智
的無分別心,此時第六意知的心、心所,包括與第六意識心王同俱相應的別境心所都是無
分別心的覺知,根本智的定、慧心所屬無分別心。除了根本智諦現觀的現量屬無分別的心
、心所,其餘的觀,包括證得現觀的現量之前,隨順現觀現量的聞思修三慧,例如凡夫資
糧道聞所成慧的觀、思所成慧的觀、加行道止觀雙運修成慧的觀,乃至證得現觀的現量之
後,聖者出了根本智的後得智,這些時位包括凡夫與聖者的觀,都屬分別心的心、心所。
吾人覺知的心、心所當中,定、慧心所屬別境心所,「別境」心所顯現同一對境,但
以「有能力區別對境並作決定」而說「別境」,趨入對境之時,各自的不共作用有差別。
例如,趨入「補特伽羅無我(人無我)」的覺知,與其相應的「慧」心所、「定」心所,皆
是趨入「人無我」,同是顯現「人無我」;但是「慧」心所的不共作用是「觀察」,「定
」心所的不共作用是「安住」,此中,「觀察」對境、「安住」對境,兩種作用不相同。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