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自《入中論善顯密意疏》092 講解:卻配格西 翻譯:扎西老師
【入中論善顯密意疏卷十.釋第六勝義菩提心之七】
我們今天要講第三個科判(未三、成立唯字表心為主)。
之前《十地經》的內容主要是宣說「唯心」的內涵,是以十二緣起的角度來說明。《
十地經》當中廣引十二緣起的內涵來說明所謂的三界唯心,或三界唯識。
唯識宗對於三界唯心、三界唯識的「唯」字,他認為是遮外境有,中觀應成自宗認為
三界唯心的「唯」並不是遮外境有,「唯」字是遮世間的造物主。
也就是說:除了心以外有其餘的作者,是三界唯心的「唯」字所要遮止的。這是在前
文當中最主要的理路,也就是說明三界唯心的意趣,並且不應當解釋為遮外境有的內涵。
【未三、成立唯字表心為主,】
是要說明這個世間可以分為:情世間和器世間。
外在器世間的建立來說,除了心能夠作為成立器世間的因之外,色也可以作為成立器
世間的因。
心與色二者都可以作為成立外在器世間的因。但是,此二者當中最主要的因是心。所
以,「唯」字表心為主(主要),就是指色與心二者都作為外在器世間的因,當中是以心
為主,這就是第三個科判所要說明的。
對於《十地經》當中所作的不同解釋,最主要可以分為唯識、應成的解釋。
但,並不是唯識所有的一切的祖師,對於《十地經》都有作解釋。最主要是無著菩薩
,當然無著菩薩最主要的弟子就是世親菩薩。他們依唯識宗義的角度來解釋《十地經》的
時候,三界唯心的「唯」字,解釋為遮外境有。
中觀應成派有破除這一個說法的,也不是所有的中觀應成的祖師們都有解釋《十地經
》來破除唯識宗,最主要是中觀應成派當中的月稱論師。月稱論師認為不應該將《十地經
》作這樣的解釋,所以,就解釋三界唯心的「唯」字,並且遮破無著菩薩、或世親菩薩他
們對於《十地經》遮外境有的「唯」字的解釋是不應理的。
【上文(上一個科判)已說破離心作者,】
在上一個科判說到:破離心之作者。
離心作者大多是外道承許,除了心之外,有所謂的世間的作者、世間的造物主,譬如
大自在天等。
上文就說明:當講三界唯心的「唯」字,主要是要遮止這些說法,就是除了心以外的
世間作者或造物主。
自宗來說,並不是沒有承許世間的作者。自宗是不承許除心之外的世間的作者、世間
的造物主。因為除心之外的作者,即此處所說「離心作者」,是指有一個屬於補特伽羅的
世間作者,或世間造物主,這是沒有的。
但是,識或心可以作為世間的作者。因為依據《十地經》裡面是以十二緣起的角度來
說明。依十二緣起來說的話,最初是初始無明,接著才會造業,這些都是說明:
歸結它的根本都是心,所以,才說「心」才是世間的作者。所以,破除除了心之外屬
於補特伽羅的世間作者。
【「唯」字義盡,故彼「唯」字不破外境。】
上文當中解釋三界唯識、三界唯心的「唯」,完全拿來解釋破離心之作者、排除離心
的作者。因此,「唯」不是破外境,所以,說到「故彼『唯』字不破外境」。
【除前理外(除了前面的道理之外),今更以說心為主之“餘門”(其餘的理路、現在的
道理),這裡所要說其餘的道理是指三界唯心的「唯」是以心為主的內涵,要說明這樣的
道理,明不破外境。】
所以,從這個道理來說,三界唯心的「唯」字,也不是破外境有。所以,後面就引根
本頌。
【頌曰「如覺真理說名佛,如是唯心最主要,經說世間唯是心,故此破色非經義」】
前面先說明一個例子,因為藏文「佛」有兩個字。
「佛」有醒覺的意思。(醒覺)第一個字(醒)是清醒,(醒覺)第二個字(覺)是覺悟──
醒覺名為佛(清醒覺悟稱為佛)。
對什麼覺悟呢?「如覺“真理”(真理指法性的真理,即空性)」。心對於空性產生
覺悟,說名佛,即能夠對於空性的真理(法性的真理)產生覺悟的是指佛。
佛有兩個字,一個是清醒,一個是覺悟。但是,這裡只有提到覺悟,即對於真理(法
性)覺悟,雖然沒有提到清淨,但是,因為有提到覺悟(頌曰:如覺真理),所以,其實
還是指佛。也就是雖然沒有說到清醒,但是最主要有提到覺悟,所以,還是能夠稱為佛。
就如同這樣的道理,如是唯心最主要。就像我們剛剛說成就世間的因來說的話,雖然
有色與心,但主要提到心,就可以知道是成就世間的因,所以說到「如是唯心最主要」。
接著說到:「經(《十地經》)說世間(三界)唯是心,故此破色非經義。」
《十地經》裡面提到三界唯心。三界唯心的「唯」是指成就世間的因當中,有色與心
二者,以心為主。
「故此破色非經義」,如果唯心的「唯」排除了色,並不是《十地經》的經義。此處
排除色,是要對唯識說。此處排除色不是《十地經》的經義,因此,也不能說「唯」字是
要排除外境有的色。
「故此破色非經義」如果把三界唯心的「唯」字解釋為排除外境有的色,這也不是《
十地經》的內涵。
後面解釋──首先就解釋前二句:
【如於“真實義”(空性)覺慧(覺悟)圓滿,說名曰佛。】
剛剛說到在藏文當中「佛」這個名稱,可以分別有兩個字,第一個的字是清醒,後面
的那個字是覺悟。所以,佛在藏文是醒覺(清醒覺悟)。
對於真實義(空性)覺慧圓滿,就是指覺悟,那麼,就只有後面那個字。對於真實義
覺慧圓滿,是指現證法性。所以,他對於真實義產生覺悟,這時候,就可以立名為佛(說
名曰佛、安立佛的名稱)。可是,當提到於真實義覺悟的時候,雖然字面上沒有提到第一
個字「清醒」,但是,內涵實際上已經具備,所以,說到「可名為佛」。
【略去前句醒寤(清醒)之義,亦可名佛。】
在文字上沒有突顯出來,所以,當說到「於真實義覺悟」的這一句話裡,沒有佛兩個
字當中的前一個字(清醒),但也可以立名為佛。原因是什麼呢?因為原因有具備。
以這個作為喻來說明──
【如是色、心二法中,唯心為主。】
在《十地經》裡面提到三界唯心,照理說成辦三界,或能夠成立世間的因來講,必須
要色、心二者共同都作為因,但是,是以「心」作為主要的因。所以,才說:色、心二法
作為因當中,唯心為主(唯以心作為主要)。
《十地經》裡面【當知略去後句「為主」之義,】
只有提到三界唯心,省略掉後面「三界唯心“為主”」,沒有說「為主」。但實際上
內涵要具備。就如同前面的喻一樣。
因此,在這個前提下我們來理解:【經說(《十地經》所說的)世間三界唯心】的道
理,接著說到:
【故此唯心(經說世間三界唯心)是遮色等為成就世間之主因。】
這裡所說的「唯心」是遮色等為成就世間之主因。所以,「唯」字來說,它主要是要
遮色可以作為成就世間的主因,但並不是說遮色不能夠作為成就世間的因。因為我們剛剛
有說到,色以及心二者都可以作為成就世間的因,但是,這當中是以心為主。
欲界、色界、無色界這三界之所以能夠產生,除了需要心之外,一定也是需要色,二
者都要具備。「唯」字是說明:在二者當中是以心為主,所以,排除以色為主,但並沒有
排除色。要作這樣的解釋。
【若說唯心有自性,都無外色,則非經義。】
如果如同唯識宗解釋,三界唯心是指唯心是自性有,並且排除外境有。因此,說都無
外境、都無外色(排除外境有的色),則非經義(這就不是《十地經》的內涵)。
【故此《十地經》義,當許唯如我等所說也。】
所以,《十地經》真正的意趣,應該要如同“我”(中觀應成派)所解釋的內涵。
【若如汝宗】(如同你唯識宗)的話,怎麼樣呢?
後面頌曰:【「若知此等唯有心,故破離心外色者,何故如來於彼經,復說心從癡業
生。」】
若(假設如同唯識宗你所說的解釋《十地經》內涵)知(佛知道、佛應該可以了知)
此等唯有心(三界唯有心),故破離心外色者。也就是說:如果如同唯識宗你所說的,佛
就應當了知三界唯有心、唯是心所造作的、唯是心的體性,因此,佛應該在《十地經》當
中來破離心外色。
「故破離心外色者」就是說:應該在《十地經》當中來破除了心的體性之外,即與心
為體性相異的這些色,應該要在《十地經》當中佛要去作破斥的說明,但是,佛並沒有在
《十地經》當這麼做)。
「何故如來於彼經,復說心從癡業生」:如來並沒有在《十地經》當中,破除離心之
外、與心體性相異的色,在《十地經》當中沒有這麼說。反而在《十地經》當中說到:心
從癡業生。
意思就是說,這個世間由十二緣起的角度來說。「心」從最初的初始無明(愚癡),
接著造業。無明為緣以後而生行(業),佛是說明這樣一個十二緣起的道理,並且最初是
從心(愚癡無明)以及由業所生。所以,並非如同汝唯識宗所說的道理。
後面解釋說到:
【若佛由知三界唯是有自性之心,】
假設如同唯識宗你所作的解釋,佛就應當知道三界唯識有自性的心。三界唯心的心、
識是有自性的,佛應該了知這一點。如果佛衪是這麼樣了解的,那麼,衪在《十地經》當
中就應會破外色。
【故於《十地經》中破外色者,】
佛就會在《十地經》當中,破除離心之外的色──外境有的色,就如同唯識宗你所說
的內涵。如果這樣的話──
【則佛世尊何故復於《十地經》中,說識從無明愚癡及諸行業生耶?】
如果識有自性,並且無外境有的色──佛如果這麼說的話,為什麼衪又在《十地經》
裡面說到:三界唯心的「識、心」,是從無明愚癡作為因,接著又造業。「及諸行業生耶
?」為什麼這麼說?
【如云:「無明緣行,行緣識。」】
就是指由無明作為緣,而產生業。行緣識,就是說由業為緣而生起識(業的習氣放在
識之上)。
如果佛知道三界唯心、唯識,那個「識」是有自性的話,衪應該不會在《十地經》裡
面又說到:要觀待的道理。觀待什麼呢?觀待無明愚癡,觀待於業,才會產生。所以,無
明緣行,行緣識,就說明它要觀待因緣才能產生,所以,說明它不是有自性的。
【《十地經》說識是無明諸行之果,未說識有自性。】
所以,由上面的角度就可以知道:《十地經》是講:識是要觀待無明和行(能引業)
所產生的果,但並沒有說識有自性。後面接著說到:
【若佛說是緣起,復說有自性,則彼說者應成迷亂。自宗必不俱許彼二。當知是為引導眾
生,依眾生力而許也。】
「若說」的「說」是佛說的意思。佛在有些契經裡面,衪說緣起,在這一部契經裡面
,衪又說有自性。等於是在這部經裡面既說到緣起,又說到有自性。
就像佛在《解深密經》當中就有說到緣起,又有說到自之相成立。除了在第三轉以外
,在初轉法輪也是如此,有說到緣起,也有說到自相成立。唯有在中轉當中並沒有這樣說
。因此,雖然佛在契經當中,會同時說到緣起,又說到有自性,但說者衪並沒有錯亂。「
說者」就是是指佛薄伽梵,並沒有錯亂。
「則彼說者應成迷亂」,這句話在藏文當中有「錯亂已經去除」的意思。所以,應該
不是「應成迷亂」,而是說衪已經去除迷亂了,說者本身沒有錯亂。
去除錯亂的自宗來說,也不會同時承許既是緣起,又是有自性。因為如果緣起的話,
就是無自性;如果無自性必然是依緣而起,所以,中觀應成自宗,去除迷亂的話,他也不
會同時許此二者。
所以,當這樣一來就知道什麼呢?是為引導眾生,依眾生力而許。所以,他是為了引
導眾生,依所化機之力,所以,他才會以這樣的角度來這麼說。
這裡提到「當知是為引導眾生」,意即當知佛薄伽梵是為引導眾生,依眾生力而許。
「依眾生力而許」是指依眾生的覺知境中而許。
什麼是依眾生的覺知境中而許呢?就像佛薄伽梵的自宗(密義),同樣如同中觀應成
所說的:緣起無自性,所以,不會同時承許緣起,又承許有自性。
但是,在說法的時候,衪的所化機,包含在對經部宗、毗婆沙宗來宣說法的道理。這
時候,因為就他們的根器是必須要承許有自相、必須要承許自性成立的。所以,依著毗婆
沙宗、經部宗所化機的根器,所以,在他們的覺知境中是有承許自相成立。
如果因此而提出問難說:「為何自相成立?理應是自相成立,以經部宗及毗婆沙宗之
覺知境中為自相成立故。」這時候就回答:「不周遍!」
所以,雖然承許經部宗、毗婆沙宗的覺知境中有自相成立的宗,但是,不代表承許自
相成立的宗,這就是所謂的依眾生的覺知境中而許,但是,不代表是自宗的承許。
緣起無自性才是應理。如果承許緣起的話,不可能又會承許是有自性的。同樣地,如
果是有自性的話,就會排除是依緣而起。
就像有為法來講,一個有為法的成立,它需要因緣才能夠成立。那我們在思惟:因和
緣的時候,絕對不會只是依靠一個因、一個緣就能夠成立。依靠廣大的、眾多的因和緣,
並且直接、間接等這些一一都會促成有為法的成立。
有為法的成立除了依靠眾多的因及緣之外,還有在當下、同時的時候,還必須依靠支
分。所以,一個有為法同時它還有眾多的支分,它有很多的部分。這些支分和部分,如果
要細算,是沒有辦法窮盡的,是相當多的。
所以,在依靠眾多的因及緣、眾多的支分的情況下,他才能夠成立。所以,這個成立
不是從其自方成立。如果是從其自方成立,它就不會再依賴眾多的因及緣或者支分就能夠
成立。
如果這個有為法不依賴任何的因及緣、任何的支分,而說可以成立的話,那麼,就會
有重大的過失產生。所以,就像《中觀根本慧論》它就是針對於這樣的角度,再拋引出過
失:假設是有自性、假設不觀待因及緣、假設不觀待支分等等,會有什麼樣的過失?
《中觀根本慧論》主要拋引出種種的過失,藉由拋引過失這樣的理路,來說明:所以
,非自方成立,因為觀待眾多的因及緣、支分等而產生的。
【自宗不可俱許彼二者謂識有自性,】
中觀應成自宗來說,他不可能同時承許「彼二」。「彼二」就是一方面依緣而起,另
外一方面承許識有自性,他不可能同時承許此二者。
【應不觀待無明及行,然實觀待,故無自性也。】
因為如果識有自性的話,就不會是依緣而起、它就不會觀待觀待無明、觀待行,實際
上,在《十地經》裡面是提到:藉由觀待無明,藉由觀待行,才會生識,所以,識是沒有
自性的。
【內識畢竟非有自性,如眩翳人見毛輪等,要有顛倒因緣,彼方得有。若無顛倒因緣,彼
即無故。】
內識不是有自性,就好像什麼呢?如眩翳人見毛輪等。
有如眩翳眼病的人,他會見到毛輪的顯現。眩翳人見到毛輪的顯現一樣是必須要觀待
因緣。觀待什麼因緣呢?顛倒因緣。如果沒有顛倒因緣的話,就不會有顯現毛輪的眩翳的
眼識。所以,是觀待顛倒因緣才會產生,所以,說到「彼方得有」。
以這個作為喻,可以了解:識(十二緣起支的識支)如果不是觀待顛倒因緣,識也沒
有辦法產生。
所謂的識(十二緣起支的識支)觀待顛倒因緣,就是說:觀待無明,無明就是顛倒因
緣。因為以無明為緣,才會生行;以行為緣才會生識。所以,同樣地,沒有顛倒因緣,識
也沒有辦法產生,所以,是沒有自性的。
【要有顛倒因緣乃有識者,由經中流轉緣起顯示。】
「要有顛倒因緣乃有識」就是以初始無明作為顛倒因緣。
所以,由顛倒因緣指的就是:以無明為緣,才會有行;有行為緣,才會有識,這就是
在《十地經》當中有提到:緣起的流轉順序這一重緣起的顯示,就是說:從流轉緣起當中
,就可以顯示出這樣的道理。
另外又提到:【若無無明即無識者,由還滅緣起顯示。】
就是無明滅則行滅,行滅則識滅。這是在《十地經》當中屬於緣起的還滅次第當中可
以顯示出這樣的道理。
〔學員〕:初始無明是怎麼來的?無明也是識嗎?怎麼理解無無明就沒有識?
〔格西〕:雖然叫「初始無明」,但是,不是說沒有前面、它不是指最一開始,因為
初始無明還有前續流,前續流還有前前續流。所以,如果要去追尋初始無明的前續流的話
,一樣是沒有辦法找到開頭的。
那為什麼名為初始無明?因為是指作為造業的因等起的無明。就是由這個無明開始,
它才會作為造業的緣起,所以,叫作「初始無明」。
所以,初始並不是說它是最一開頭的,前面都沒有前續流了。還是有前續流,這個前
續流就是初始無明的前續流。初始無明其實是有它的續流的,這個續流輾轉而來,到什麼
時候進入十二緣起的那個初始無明呢?指的就是開始作為能夠造業的等起的時候。當它作
為能夠造業的等起時,它就叫作初始無明。所以,前續流來說,就不會是造業的那個初始
無明。
所以,會造就我們現在這個有漏近取的五蘊,是因為初始無明作為等起策動了以後,
所以造業。業的習氣留在識之上。所以,當講「識」就是指由業的習氣放在識之上,這就
是所謂的行緣識的道理。放在識之上以後,等到業的習氣成熟以後,它就會生有漏的近取
五蘊。
所以,在這以前的初始無明的前續流,就跟十二緣起當中它能夠造業,並且業的習氣
放在識之上,並且生果是沒有直接的關係。直接關係是指由初始無明為等起,直接造業的
那個初始無明。
所以,初始無明因為在十二緣起當中,最早是由它為等起,才會造業。造了業之後,
業的習氣才會放在識之上,所以,就是以無明為緣,而生行;行為緣而生識。
但是,不能夠理解為初始無明就是指最開頭的那一個,因為還有前續流,那個前續流
是沒有辦法找到開始的。所以,我們在立名初始無明的時候,只能說十二緣起當中它是第
一支,所以,是初始無明,而不是指它是所有續流的最開端、最開頭。
我們理解完初始無明之後,就會知道初始無明為緣,而生行;行為緣而生識,識是這
樣來的。所以,如果沒有初始無明的話,就沒有行;沒有行就沒有識(沒有十二緣起支當
中的識支,而不是說沒有一切識。十二緣起支只包括輪迴的法,不包括一切法)。
並且,十二緣起來說,每一重、每一支都不一樣,就像過去生有能夠感得過去生的十
二緣起,當中也有它的初始無明。這一生有能夠感得這一生的十二緣起,並且也有感得這
一生十二緣起當中的初始無明。所以,對於每一生的十二緣起,還有各別的初始無明,都
是要各別、各別計量的。
【其後又云(《十地經》後面又說到):「菩薩如是觀察有為,多諸過患,無有自性,不
生不滅。」】
在《十地經》之後又說到:諸有為有眾多的過患,觀察這些眾多過患以後,就不會對
於有為執為有自性。
所以,觀察有為,包含如果它是有自性的話,會有什麼樣的過失呢?所以,當觀察有
為有自性有什麼過失了以後,就可以了知:有為法是沒有自性的。
所以,不生不滅就是說:也不是有自性而生,(也不是)有自性而滅。
當看到這樣的一段經文,前後比對──
【誰有心者,見此教已,復計識為實有。】
有判斷力的智者、有智慧者,看到這樣的教文以後,怎麼又會執識為有自性呢?
【如是計者,唯由自內實執宗之所迷耳。】
會這樣承許的,僅僅是宗義所增益出來的,唯由自己的宗義所增益,就是執為諦實成
立的宗義所增益而已。
【《六十正理論》云:「佛說此世間,以無明為緣,故世即分別,云何不應理。」】
佛說世間──可以分為情世間、器世間。
在器世間當中又可以分為:清淨器世間、不淨器世間。清淨的器世間,指的就是淨土
,它是由願力以及殊勝的善根所成。不淨的器世間是由無明以及業所成。
所以,此處所說的「世間」是指不淨的器世間,是由以無明和業所成。所以,說到「
以無明為緣」。
無明就是執有自性的無明為緣以後,而產生的,所以,他說「故世即分別」(分別謂
執取有自性有的增益)。
實際上,世間來說,這個不淨的器世間,它也是無自性的,因為它也要觀待眾多的因
緣才能夠產生。雖然沒有自性,但是,在執有自性的增益的這種分別,他會認為:世間是
有自性的。所以,說到「故世即分別」。
實際上因為是無自性,所以,它可以說是唯分別所假立的(此處的分別和上述的分別
不同,此處的分別指名識施設安立,上述的分別指執取有自性的增益)。雖然無自性,但
說它為有,是因為它是唯分別或名言所假立而有(名言有)。
【「若無明滅者,此法即隨滅,是無明徧計,云何不明顯。」】
既然是以無明(執取有自性的分別)為緣,而生的器世間,所以,它(不淨的器世間
)一定是觀待無明。所以,無明如果滅的話,不淨的器世間一定是隨滅,也就是跟著就不
見了,因為它的根源──無明,斷除的緣故。
「是無明徧計,云何不明顯」,所以,它(不淨的器世間)的根本來說,是由無明(
執取有自性的分別)所產生的。「無明徧計」在藏文無明是「不了知」。所以,由無知所
遍計,云何不明顯?
為何說「云何不明顯」呢?如果是有自性的話,無明滅,世間應該更為明顯,即更清
楚的意思。但是,為什麼無明滅之後,世間就隨滅呢?就說明它不是自方成立。
也就是,如果世間是自方成立的話,那麼,無明滅以後,照理說世間應該更為明顯、
清楚啊!因為它不用觀待無明,所以,應該越來越清楚、越來越明顯──如果世間是自方
成立、不觀待於他。但實際上無明滅,世間就隨滅。
所以,我們認為世間自方成立,可以說唯是不了知的情況下所增益、所遍計的。
【義謂若有自性,即是實有。】
如果是自方成立,這個自方成立應該就是境上面的安住之理。
【迷惑滅時理應明顯,不應隨滅也,為顯心為主故,】
假設我們斷除迷惑(顛倒和錯亂)以後,應該世間自方成立的這一點會越來越明顯,
因為它是真實的安住之理啊!不應隨滅(世間不應在斷除無明之後也跟著滅除才對!)。
「為顯心為主故」,一樣是回歸到以心為主的道理。
「為顯心為主故」就是為了要顯示色、心二者當中以心為主。或者除了色與心二者當
中以心為主以外,也為了顯示這個世間的作者最主要就是心。因此,後面──
【頌曰:「有情世間器世間,種種差別由心立,經說眾生從業生,心已斷者業非有。」】
世間可以分為情世間和器世間。情世間當中,我們知道又可以分為六道輪迴的有情,
所以,有很多的種類。
器世間當中,因為它的近取因是來源於四大種。四大種和合而構成器世間。器世間當
中又有多少的物品、多少的種類,也因為四大種的和合,而構成器世間當中,有很多不同
的品相。假設單純以樹來講,樹就有很多不同類型的樹。
這些所有的種種差別,都是由心而“立”(施設安立)。即根本來說,還是由心而造
作。
「經說眾生從業生,心已斷者業非有」,在經典當中說到:眾生是從業所生。眾生是
能受用者(屬情世間),也包含所受用(屬器世間)。也就是說:情、器世間都是業所生。
這就是要解釋為什麼「由心立」?為什麼情、器世間種種差別是由心所安立、由心所
造作的?因為眾生是情世間、能受用者,以及所受用(器世間)都是由業所生。
因為這個緣故,所以,「心已斷者業非有」。如果能夠將心斷除的話──業的造作來
說,還是因為有識(屬於十二緣起支的識支)。因此,如果識斷除的話,怎麼會造業呢?
所以,「心已斷者業非有」意思就是沒有識的話,就不會造業。沒有造業的話,說能
夠生情世間、說能夠生器世間,這些都不可能產生,所以,根本來說還是識(心)。
【有情世間,是由各自業及煩惱,感得我事。】
有情世間是由“各自業”(藏文:由自己的心去造業)及煩惱,而感得我事。這裡其
實不僅是有情世間,後面也會說器世間,都是由心造業或者煩惱所產生的感得我事。
因為情世間來說,主要是以有情為主,也就是能受用者,器世間是所受用,包含我們
所受用的物品、我們所受用的環境。
一般分所謂的淨土和不淨的穢土,是從器世間的角度。也就是有清淨的器世間,指淨
土。還有穢土,或不淨的器世間,有這樣的差別。此處所說的都是指不淨的器世間。
情世間和有情還是有點差別,怎麼說呢?譬如我們相續所攝的五蘊,可以說是情世間
,就是為我們的自相續所攝持的五蘊,可以說是情世間,但不是有情。我們的五蘊不是有
情。
(有情是補特伽羅,補特伽羅和其五蘊是能依、所依的關係,有情(補特伽羅)不是五
蘊,五蘊也不是有情(補特伽羅)。)
所以,有情是情世間,但是,情世間不一定是有情,譬如為我們相續所攝的五蘊,如
果細分的話,會有這個差別。但通常會放在一起──有情世間和有情會放在一起,因為主
要還是講有情。
如果我們平常沒有特別去區分的話,一般來說,情世間就是有情,我們會直接這麼說
。世間可以分為情世間和器世間。情世間指的是有情,一般我們會這麼說。但這是指沒有
詳細分辨,會以粗說的方式、簡略的方式這麼說。
當然如果要比較精細去分辨的話,就如同剛剛所說,有情世間、或情世間來說,是指
包含我們自相續所攝的五蘊,但是,有情就必須要是補特伽羅,所以,會有這樣的差別。
我們剛剛說到:情世間就是由內自相續所攝。既然是由內自相續所攝的世間,所以,
包含我們的五蘊。器世間是不為內自相續所攝的世間,稱為器世間。
所以,感得我事,就是指我們相續所攝的五蘊,是由自己所造作的不共業及煩惱所產
生的。如果器世間,因為器世間是有情在世間所受用的環境,或者共同所受用的外在器世
間,因為有很多的有情共同受用的緣故,所以,它的產生是由共業所生。
雖然都是由心所造作的業,但業又可以分為:各別業、共業的差別。
後面就說到:
【器世間種種差別,下自風輪,上至色究竟天,亦唯由諸有情心所造共業之所感生。】
有情就是指情世間,能受用者。所以,(器世間)為有情的心去造共業,造共業所生
(器世間)。
當然這裡提到共業,如果要細分的話,共業還有很多不同的種類、很多不同的細項。
但是,粗說的話就是:造作共業所生器世間的差別。差別最下從風輪,一層一層上至色界
當中最高的色究竟天,這樣的器世間的種種差別,都是由有情造作共業所生。
我們剛剛提到:器世間是由有情心所造作的共業所感生。有情也是指共同能夠受用這
個器世間的能受用者,過去所造作的共業所產生的(器世間),這是總說。
如果別相來觀察的話,器世間也不一定只是指共同所受用、共通受用的世間,包含有
情各別只有自己受用的器世間也存在,所以,才說:這裡面又有細相上的差別。
有時候,有一些物品是只有我們私人在受用的,沒有共通於其他有情一起受用。所以
,有一些器世間也會是有情所造作的各別業所感生的,但是,共同所受用的器世間,一定
是指能夠受用共同的器世間的有情,共同造作的業所感生的。如果細分的話,還有這樣的
差別。
另外這裡提到:器世間的構造來講,下至風輪,上至色究竟天,這是因為這個世間形
成的說法來講,不管是大乘宗義、小乘宗義、或者是密宗的說法都是一致。
一開始是先虛空,即混沌初開的虛空是一開始就有的,在虛空當中,最先形成的就是
風輪,所以,說到「下自風輪」,在風輪之上,再形成水輪;在水輪之上再形成地輪。
四大種當中,火不會再另外有一個火輪。就是風輪當中就有火大、火界,水輪當中也
有火大種,地輪當中也有火大種,因為火大種指它的溫度,當有溫度就說明它是有火大種
、火界。除了火大種散布在這些當中以外,另外的三大種各自就會有形成一個構造,即風
輪、水輪、地輪。
地輪就是指在之上就是大地,大地之上就會有所謂的四大洲、八小洲,還有海水、須
彌山。有了須彌山以後,開始有所謂的欲界六天,當然這裡面又有分地居天和不是地居天
的差別。在欲界六天之上,就是色界天,色界天又可以分為四禪天──初禪、二禪、三禪
、四禪。四禪天當中又有所謂的八重天。這八重天的最高就稱為色究竟天。
因為中文是翻譯為「究竟」,在藏文是是「色非下天」。「非下」的意思就是上面。
為什麼是上面呢?因為它是色界最高的,所以,叫作「非下」,中文就翻譯為「究竟」,
是色界最高的天。
所以,才說最下來說,從風輪一直到色究竟天,它的形成當然有色法的成份在,作為
它的因,但是,色法和心法二者當中,還是以心為主。
【如孔雀翎等各種雜色,是由彼眾生自不共業之所感生。】
孔雀的羽毛,各別不共業所生。
共業來說──
【如蓮華瓣各種顏色,是由眾生共業所感。餘亦應知。】
這是屬於不共業所生的,就像孔雀的羽毛,它有各種的顏色,但是,它是由過去有情
不共業(各別所造作的業)所生。
共業來說,如果蓮華瓣各種顏色,是由眾生共業所感,餘亦應知。蓮花瓣的各種顏色
,也是相當多種,這就是由眾生的共業所感。
所以,可以分為共業所感和不共業所感。後面說到:餘亦應知。就表示後面會說明有
不同的業的差別。
【經云:「隨有情業力,應時起黑山,如地獄天宮,有劍林寶樹。」】
隨著有情的業力(指的是共業所產生的),由於共業成熟的緣故,就會產生黑山(印
度有一座山是印度的黑山),它就是屬於造作業以後,所生的果,這個果是指「增上果」。
如果是五蘊的話,是業所感得的「異熟果」,也就是我們現在自相續所攝的五蘊的所
依身來說,是異熟果。如果是外在的這些環境是「增上果」。所以,像黑山,就是由造作
共業所產生的增上果。
「如地獄天宮,有劍林寶樹。」就像投生在地獄當中,就會有劍葉林,劍葉木就會有
很多的武器、刀劍等。投生到天宮(天界),它的園林當中,就會有如意寶樹等。當然這
裡面也包含人間──下面是地獄,上面是天,中間就包含人。
所有的我們所受用的外在的器世間,它都是由有情的共業,當然共業來說,還是有分
類別,就像這裡提到有不同的種類,所產生的果──增上果。因為有情內自相續所攝的五
蘊是業所感得的異熟果。有情共同所受用的環境,是業所感得的增上果。
【唯識教中亦說二種世間,是由共、不共業所感,故唯識宗亦非不許有器世間也。】
上面所說的「二種世間」就是情、器世間。情世間是由有情所造作的不共業所感。器
世間是由有情所造作的共業所感。
這個說法來講,不僅唯識宗,可以說佛教內部宗義當中,包含經部宗、毗婆沙宗、中
觀宗都共許這樣的說法。所以,唯識宗來說也不是不許有器世間。
雖然都共許是由造作業所感得的世間,但是,在提到有關於情世間或器世間的時候,
唯識宗會認為它的近取因還是源自於我們的堅固習氣所生,所以,他才會說:與內識為體
性一,這是唯識宗在解釋業所感的時候,會有別於中觀應成派。
在談到有關於業感果的道理,譬如十二緣起當中提到:業感得名色、六入等。業感果
的道理,大多是就造作能引業而感得的所引果。所引果主要是講異熟果,也就是人或天的
五蘊蘊體,這是屬於異熟果,包含五蘊(人天內自相續所攝的五蘊),這是就異熟果來講。
但是,廣的來說,業感果不僅是感得異熟果,業感果還會感得增上果。譬如投生到人
,或者天,各自所受用的環境,這就是屬於增上果。
以人世間來說,在不同的地區,有不同的環境。有些地區來說:它的雨水適中,土壤
肥沃;有些地區來說,雨水稀少,土壤乾枯。這就是各別的器世間不同。就是在這個地方
,對比起來,各別不同的增上果,也是由業所感得的。
除了業感得增上果之外,業也會感得等流果。等流果就譬如過去造作殺生,這一生也
會喜愛造作殺生,這是屬於等流果當中造作等流的部分,這些都是業感果的道理。
但是,一般我們在談感得人天的果位、人天的蘊體,是就業感得異熟果的角度來說。
主要的意思是說:我們現在各自所感得的蘊體,就是由過去生所造作的各別的不共業所感
得的異熟果。我們一起所受用的外在的器世間、外在的環境,就是由共通的業所感得的增
上果。可以這樣的方式來理解剛剛所說的業感果的道理。
>>>>>
摘自:《達賴喇嘛談心經》
第二法印陳述一切有漏的現象都是苦的,這是說它們的本質都是苦的。如同我們在第
三章所見,苦分三種層次。此處所說的苦屬於第三種,亦即是行苦,它就是我們流轉生死
的本質。
由於我們的行為是緣生自無明,因此我們的行為、經驗無不受制於業與煩惱。此處的
「有漏」,只是形容業與煩惱的果。在此,也許我們可以舉出一些經證來幫助思考。在《
十住經》(十地經)中,佛陀開示了:三界唯心造。
佛教唯識學派對此句的詮釋:我們所認知的外在、物質世界,不過是幻想(心的投射
)而已。不過,其他人的理解卻大大不同。舉例來說,月稱在《入中論》中詮釋此句:「
各如彼彼諸論中,外道說數取趣等;佛見彼等非作者,說作世者唯是心。」
月稱認為佛陀所說「三界唯心造」這句話,其意思是說整個世界(包括自然環境和生
活其中的眾生)都是心造的,否認有一個獨立、絕對、神聖的造物主。即使如此,月稱的
應成中觀派仍然接受「三界唯心造」。
我們要如何理解這個觀點呢?如果我們探究這個身體的起源,我們可以追溯至宇宙形
成之初。也就是說,拜現代科技之賜,我們發現形成身體的物質全然起源於大爆炸之時。
但從傳統佛教的宇宙觀來看,構成物質身體的元素早在宇宙形成之前就有了。那時的宇宙
空無一物,只有《時輪密續》所說的「極微」存在。這些極微並沒有固定的形態,卻又像
其他物質一樣,也是無常、變化的。
假如我們尋找物質的最小的單位,我們會問:「在器世間透過極微聚合而成的演化過
程中,是什麼讓器世間與眾生的苦樂產生直接關係呢?」依佛教解釋,這是「業」所形成
的。「業」是指有動機的行為。假若流轉的十二因緣是無明之果,終究而言,我們的存在
是由心(內心第六意知的意業為主)所造──業力驅動眾生輪迴。
雖然意業之外還有身、語二業,但是業主要是指意業。造業的動機由煩惱而來,而煩
惱緣自於根本無明及我執。而且,依因果論之說,果是因的等流。因此,業和煩惱所形成
的無明心(十二緣起支的識支),使得經驗皆是有漏的。好比供佛的行為,在世俗諦來說
是善的。但是,在我們現證空性、根除無明之前,這個行為仍然是有漏且具有苦的本質。
前二法印(諸行無常、有漏皆苦)關係密切又相互貫通;我們可以從第一法印來推論
出第二法印。第一法印的諸行無常,意味諸法是因緣的和合,那麼諸法就不是自性有。第
二法印所指的有漏,意思是受制於由根本無明引發的煩惱。第一法印解釋因果(總),第二
法印則解釋輪迴的因果過程(別)。
(註:一切唯心造的心,是指我們身語意三門當中,內心的第六意知。外道說創世主
,佛教遮止外道的創世主說法,佛教說一切業是我們自心所造的,不是創世主所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