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 [分享] 達賴喇嘛西藏宗教基金會佛學課:廣論止-3

作者: ykkdc (ykk)   2022-04-07 17:12:52
《廣論奢摩他章略講》/宗喀巴大師 造論/見悲青增格西 教授
【2.引文:以教證成
又於此義,《修信大乘經》亦密意說云:「善男子,由此異門,說諸菩薩盡其所有大
乘信解、大乘出生,應知皆是無散亂心、正思法義之所出生。」無散亂心,謂奢摩他品心
一境性。正思法義,謂毗缽舍那品妙觀察慧。】
「大乘信解」:發心、動機(此處指大乘的意樂)。「大乘出生」:加行(此處指大
乘的正行)。引文的意思是,大乘的意樂(信解)與加行(正行)都是定慧之果。
【三、理證大小二乘功德皆是此二品之功德
故大小乘一切功德,皆以觀慧思擇(屬觀)而修及於所緣心一境性(屬止)二所成辦
,非唯止修或唯觀修一分而成。(止、觀二者配合,不是單只有止,或單只有觀。)】
前面是以經證成,此處是以理證明。大小乘功德都是修止與修觀﹙定慧﹚配合下產生
的,沒有是單一修止或修觀產生的。因為我們現在只知道四禪八定、七覺支、八正道等名
相,不了解它是如何產生的,所以可能很難思惟這點。
【四、引用《解深密經》解釋斷除所斷品的功德,及解釋經義。
分二:(一)引用《解深密經》解釋斷除所斷品的功德,(二)解釋經義。
(一)引用《解深密經》解釋斷除所斷品的功德
如《解深密經》云:「眾生為相縛,及為粗重縛,要勤修止觀,爾乃得解脫。」】
常說的解脫是指聲聞、獨覺的解脫,與成佛的大解脫。此處是從「相」及「粗重」束
縛中解脫,不是聲聞、獨覺的解脫。
【(二)解釋經義
粗重是可以讓顛倒執著增長、安住在內心的習氣。相是能生滋潤顛倒習氣,且對外境
亦顛倒執著。1】
種子是能量、功能的意思。
以外在的苗為例,有能力產生苗是種子。內在的,如我們未來可能投生成為畜生,這
也是種能力。
一剎那的起心動念,業已經留植能量﹙種子﹚於心田中。內心的種子是無形的,所以
可以存很多在心田中。它(種子)是無記的—不是善,也不是惡。
種子不是色法、心法,是不相應行法,它無形狀可言,但是有功能。就如火有將整座
山燒光的功能,但不會以有形的方式裝在火柴上。
煩惱種子不一定要產生煩惱,但是一定要有能力。
所謂有能力,就像「有能力買一部車」與「買一部車」不一樣;麥的種子一定要能生
麥,苗的種子一定要能生苗,貪的種子要一定能產生貪;會不會產生是另一回事。
整體上(總的來說),種子與習氣同義,《集論》、《俱舍論》會將種子、習氣、功
效、功能視為同義,只有同時出現種子與習氣,二者才有區別。
一定要區分(別的來說)種子、習氣時,要說種子能產生它本身,習氣不行。也就是
,此時種子是能產生的術語,習氣就成為不能產生的術語。
區分種子與習氣時,貪的習氣不會產生貪,但會產生貪的味,如炒熟的苗種子,已長
不出苗,但是仍帶有味道。經常舉的例子是,阿羅漢已斷除貪、嗔的種子,但是因為無始
以來串習過的關係,仍會無意中罵人笨蛋,或看到別人又叫又跳,自己也會喜歡起來。
「粗重是可以讓顛倒執著增長、安住在內心的習氣」:可以讓顛倒執著—俱境(即心
)—增長,安住在內心的習氣、種子。
藏文中有一再讓顛倒執著增長之意,中文翻譯未翻出來。
用「顛倒堪能」一詞說明此處不只指習氣,也有種子。「粗重」指的就是種子,這裡
是煩惱種子—能產生顛倒執著的習氣(習氣不一定是種子,區別來說,習氣與種子有三邊
差別,此處的習氣與種子同義)。
「相是能生滋潤顛倒習氣,且對外境亦顛倒執著」:「相」是對外境顛倒的執著,其
功效是能滋潤前後習氣種子使其產生。
「對外境顛倒現前」說明是心,對前後習氣有滋潤的作用是它的功能。「相」指執著
、煩惱本身,即能滋生習氣、種子的顛倒執著,如我執、貪等煩惱—顛倒的識。
用語上,「顛倒的識」與「外境顛倒執著」一樣,外境顛倒執著是將外境顛倒、再執
著,一個是從境的角度看,一個是從本身看。[1]
【《般若波羅蜜多教授論》說,前者為觀所斷,後者為止所斷。】
「前者」是粗重(習氣種子,屬不相應行),「後者」是相(顛倒執著,屬心)。
問:煩惱用止來斷,種子用觀來斷,合理嗎?不是要止觀雙運才能解脫嗎?
答:如同定慧、止觀有很多層次,斷也有很多層次。
第一種,如守十善業、斷十惡,發誓不殺生是斷了殺,這是一種斷(身業斷離殺)。
又如比丘是圓滿一切戒、身三口四全部圓滿地斷一切惡。別解脫戒可以斷除其反面。
第二種,如外道會於止的基礎上觀修粗靜相—觀欲界生老等粗相,將上二界視為妙相
,最後得初禪正禪,這也是斷,因為會沒有欲界的貪嗔。
又如菩提心很強時,對眾生會沒有嗔恨心,但不是真的沒有,不繼續修下去,有一天
還是會生出來。
修世間道、菩提心會知道自己沒有嗔恨心,即使刻意去測試自己是不是還有嗔心,也
不會生出來,但下輩子不繼續修,仍會生出來。
第三種,現證空性(屬見道根本定智、修道根本定智),以空正見斷煩惱。
先修止,在止的基礎上觀修空性。資糧道時了解空性,加行道時以止觀雙運修空性,
最後(見道)用現證空性之智斷煩惱。
所以有三種斷法:一是持戒,如比丘戒雖然有很多戒條,但二百多條都在身三口四中
,不會涉及意。因此,雖然心中很氣惱,但是沒有動手就不算犯戒,動手就犯戒。
二是如修菩提心,這就不是壓抑,是正面想法提升、負面想法沒有,但是這也不是完
全斷。
三是針對種子斷,如斷了分別煩惱(屬遍計我執的煩惱),生生世世都不會再有分別
煩惱,斷了俱生煩惱(屬俱生我執的煩惱)某品,生生世世也不會有。
總之,歸類上,「斷」有三種,以戒斷除,以定斷除,以慧斷除。用語上都是「斷」
,但是內容(斷的層次)不一樣。[2]
要用最後一種斷法,一定要有現證空性的慧。見道(見道根本定智)斷分別煩惱,即
斷分別煩惱種子;修道(修道根本定智)斷俱生煩惱大大粗品,即斷大大粗品的種子。
要有現證空性的慧,在加行道時就要對空性達止觀雙運,所以斷煩惱﹙或粗重﹚一定
要有止觀雙運。
若是第一種斷—斷十惡業,就不需要止觀。
(第二種斷)由定來斷「相」,就是將心牢牢放在善緣上,如此一來,負面的部分就
會斷。
現在貪求五欲,有禪定時,會對禪定有很好的覺受,相較之下,就不會貪求外在的五
欲,因為無貪,所以也不生嗔恨。就像以前喜歡喝可樂,現在改喝咖啡代替。生起禪定亦
同,三界很多煩惱都會斷,但是因為是用替代的方式,所以種子尚在。
總之,用止(定)斷煩惱,只能斷現行煩惱,無法斷種子;要斬草除根、斷完不會生
起,就要用慧斷。[3]
【五、以此類推而通達其他功德
此上是引有止觀名者所有勝利。餘未說止觀名者,凡說靜慮、般若勝利,其義同故,
應知皆是止觀勝利。】
前面是帶有止觀之名的功德,如果沒有止觀之名,然而本質上是止觀,它們的勝利(
殊勝利益)也就是止觀的勝利。
例如菩提心沒有止觀之名,但是止觀,因為沒有止觀就無法生起菩提心。[4] 修菩提
心,身的料﹙所依﹚要為三洲男女[5] 、六天的天人。若是一個菩薩,生到色界、無色界
仍可以一直修上去,沒有菩提心者生在色界、無色界,要新生起菩提心就不行。
心的料﹙所依﹚一定要止觀雙運,即用止觀修菩提心。菩提心是止觀,如同將布製成
衣,說它是衣也可以,說是布也可以。
又,修無常、苦、空不是止觀,是止修與觀修,但從加行道開始修無常、苦、空都是
用止觀來修,此時說觀修無常、苦、空就是指止觀。聖人修暇滿、無常、苦、十二因緣的
心,雖然沒有止觀之名,但都是止觀。
資糧道時就對菩提心達止觀雙運,加行道時對空性達止觀雙運,然而,我們會說修菩
提心,不說修止觀,會說用空正見斷煩惱,不會說用止觀斷煩惱。
經典中,有很多具止觀之名的,如「佛入慈悲三昧大破魔軍」,有說出三昧之名;也
有沒有止觀之名的,如五眼、六通、菩提心。神通、菩提心等沒有止觀之名,但都是止觀
,它們的功德也是止觀功德。
>>>>>
註:
[1] 原譯「言粗重者,謂心相續中所有習氣,增長內心顛倒堪能」、「相者謂於外境前後
所生顛倒習氣」,調整翻譯如本文。又,沒有「顛倒習氣」的說法,只有顛倒的認知
、不好的習氣。
問:粗重與相的關係?答:由粗重生相,由相滋生粗重、再生出相,一直下去。種子
生煩惱,煩惱生種子。
(註:「言粗重者,謂心相續中所有習氣,增長內心顛倒堪能」,心相續中某些習氣
能增長內心顛倒的執取,這種習氣稱之為粗重。我們內心有許多妄念,這些妄念為什麼會
增廣、增長呢?表示內心存在一些習氣,因為這些內心習氣之故,使得顛倒的妄念增廣、
增長,這些內心存在有能力的習氣稱之為「粗重」。
「相者,謂於外境前後所生顛倒習氣」(此句應更正為:「相者謂能薰習前後習氣,
於外境顛倒執著」)。「相」指有境本身,有境本身對於對境會有顛倒的耽著,譬如諦實
不成立,而我們內心裡卻把它執為諦實成立,這種想法不僅存在,本身還會去滋潤以前所
存在的習氣,此種情況就稱之為「相」。
相者能薰習前後習氣,譬如諦實成立的執著,當執著正進行時,不是只有執著諦實成
立,而是正在執著時,這個執著本身還會去滋潤滋養以前的習氣,使以前的習氣累積更多
,這就稱之為「相」。以上「粗重縛」與「相縛」,如同“種子起現行,現行薰種子”,
種子習氣起煩惱現行,煩惱現行回薰種子習氣。)
(註:若得到安止,則散亂的內心趣入顛倒的對境,就不致發生,這是把「相」的束
縛去除掉;而若能得到勝觀,則「粗重」的束縛就不會存在。
當我們對於對境顛倒而趣入,諦實不存在卻執它存在,這種顛倒趣入的根本就是無明
,無明的對治是「勝觀」,有了勝觀才能把煩惱的根本拔除,粗重的束縛就不存在。)
[2] 除了這三種斷,「斷」其實還有別的用法。
如中文說「謗法」,在藏文中是「斷法」。謗法有毀謗的意思,但感覺不出與惡果的
關係,藏文的「斷法」較清楚與惡果的關係。
修行人要的是法,其他都不重要,今生斷了法是不該斷的斷了,斷了下輩子遇到法的
機緣,罪過就很大了。因此,謗法的罪由「斷」來解釋就很順暢。
[3] 常常會聽到「我欠他的,這輩子還他就好,下輩子不要再有牽涉」,或「造惡業墮地
獄,受完就出來了」,這些都是錯誤的概念。
因為欠的對象是一切眾生,所以是還不完的。受果也是,在受的同時,又在種,所以
無法受完。我們為什麼會苦惱、會有輪迴,牽涉到業與煩惱。我們要生生世世得暇滿身、
能修道、不墮三惡趣是很困難的,所以要先控制好,不造惡業,造了惡業就不會有人天果
報。粗顯的這些穩定了,就要針對煩惱對治。
道次第要斷的是煩惱,斷了煩惱,業就生不起來。密勒日巴殺了那麼多人,但他成佛
了,是因為他的業不感果,懺乾淨了。集資與懺悔是一體二面,懺乾淨了就成佛,集資完
成也成佛了。業沒有懺完、集資沒有完成,業的功能就還在。斷了水源,種子也就沒有發
芽的可能,有功能也等於沒有。阿羅漢也有很多業,比起我們有的業,差不了多少,但他
們就像斷了水源一樣,不再受業果。
[4] 不是說沒有止觀就不可以修菩提心,可以用止修菩提心、用觀修菩提心,但要真正達
資糧道—大乘之門—一定要有止觀。
菩提心是大乘入門,也是止觀。很多人認為菩提心不需要止觀,這是錯的,宗喀巴大
師父子說得很清楚,菩提心就是止觀。大悲心就不見得要用止觀修,有止觀容易修出。
要生起菩提心一定要有止觀,這是賈曹傑尊者的說法,也是宗喀巴大師的說法。宗喀
巴大師對《般若經》的解釋是在年輕時寫的,但顯得很老成,他對談到般若的印藏經論非
常在行,如數家珍。晚期認為《金鬘疏》內容不夠深入,宗喀巴大師令賈曹傑尊者重寫,
因此《心要莊嚴論》的作者是賈曹傑尊者,但視為是宗喀巴大師晚年的著作。
[5] 四大洲當中,北俱盧洲不行,所以只說三洲。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