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 [分享] 達賴喇嘛西藏宗教基金會佛學課:廣論止-2

作者: ykkdc (ykk)   2022-04-06 20:18:19
《廣論奢摩他章略講》/宗喀巴大師 造論/見悲青增格西 教授
【此中分六:一、修習止觀之勝利;二、顯示此二攝一切定;三、止觀自性;四、理須雙
修;五、次第決定;六、各別學法。今初】
1.「修習止觀之勝利」:修止觀有什麼好處。前面討論過:我們為什麼看完止觀卻不
知道如何修?其實修習止觀的功德就是在修止觀,而且是必不可少的內容。
2.「顯示此二攝一切定」:止觀含攝一切三摩地,如佛的十八不共法、五眼、六通等
。這邊只舉出一種,其他都可以類推得知。如同我們要了解鋼,只要透過一種鋼來了解它
跟鐵不同,不需要把所有的鋼都拿出來說。只要認識一種鋼,其他也就認識了。
3.「止觀的自性」:止觀的本質。
4.「理須雙修」:談二個都是必修課目。(止和觀都必須學習,不能只學一個不學另
一個,如同世間大學有雙主修拿到雙學士、雙博士的學位,佛教裡止就是定、觀就是慧,
定和慧都必需要學習,缺一不可,不能只有定沒有慧,或只有慧沒有定,定慧都必修。)
5.「次第決定」:止與觀的次序是決定的,先修止,再修觀。
6.「各別學法」:各別談如何修止、如何修觀。
很多人以為修止很簡單,因為連外道也有禪定;其實不然,別說是我們修不出止來,
即使在宗喀巴大師的時代,西藏也少有人修出止,因為在修止過程中,很容易將昏沉誤認
為是止。
眾所公認,宗喀巴大師最大的成就是宣說觀方面﹙空性﹚,除此之外,宣說止方面也
有很傑出的作為。過去也不是沒有人修止觀從而獲得成就,但是很少有人可以像宗喀巴大
師一樣,清楚地將止、觀寫出來。
所有講述唯識宗、中觀宗方面的論著中,沒有能比宗喀巴大師的說明更清楚的了。現
在我們學《廣論》,同時也學《入中論》、《中觀根本慧論》、《入行論》等。若自認為
看懂了《廣論》觀章,卻看不懂《入中論》、《中觀根本慧論》,就表示自己沒有懂。
學習必須通達內涵,不是只停留在文字的表相上。了解了內容,自己可以再三消讀文
字。在寺院學習中觀時,是一再學習《入中論》,之後再看其他中觀的書都會了解。
同樣,般若方面也只是反覆讀一、二本般若的書。一開始會覺得這些書講的內容別別
不同,但是學到一定程度,會了解它們的內容都一樣。若有這樣的情況,說明學到了一點
點。
總之,要一再地對止觀章下功夫,有一定熟悉度後,再去看其他的論著也能理解,這
說明已經學懂了;若非如此,說明並不是真正了解《廣論》,只是熟悉《廣論》的文字而
已。
【修習止觀之勝利
丑一、修習止觀之勝利。分五:一、顯示大小二乘功德皆屬止觀之果,二、斷惑—從
類似門說其利益,三、理證大小二乘功德皆是此二品之功德,四、引用《解深密經》解釋
斷除所斷品的功德,及解釋經義,五、以此類推而通達其他功德。
一、顯示大小二乘功德皆屬止觀之果
大小二乘、世出世間一切功德,皆止、觀之果。如《解深密經》云:「慈氏,若諸聲
聞、若諸菩薩、若諸如來,所有世間及出世間一切善法,應知皆是此奢摩他、毗缽舍那所
得之果。」】
何謂大乘的世間、出世間的功德,小乘的世間、出世間的功德?
出離心、菩提心、空正見等是出世間道,神通、粗靜相[1]等是世間道。
菩薩也有禪定,用禪定修出離心、菩提心時,既是禪定也是出世間道;以禪定修世間
的法類,就是世間道。
即菩薩會修學菩薩道,會修與聲聞、獨覺共同的道﹙中士道﹚,如修出離心、修四諦
十六行相、修十二緣起;菩薩也會學與外道共同的世間道。
修禪定可以生什麼功德?禪定可生五眼、六通,因五眼、六通可以成為攝受他人的工
具,因此可以產生功德。所以禪定本身是一種功德,其所生的五眼、六通等也可以產生功
德。
【二、斷惑—從類似門說其利益。分二:(一)諍論,(二)回答。
(一)諍論
若謂止、觀,豈非已得修所成者身中功德,今說彼一切功德皆止、觀之果,云何應理
?】
「修所成者」:修九住心得止者(九住心是欲界心,獲得正式的止是色界心)。止觀
都是得修所成者心相續的功德,為什麼說一切功德都是止觀之果?
也就是,止觀是得止的人才有,未得止就沒有止觀。凡夫沒有止觀,然而也有些功德
,如我們有少許依師、了解暇滿的功德等,這些並不是透過止觀(真正的止觀,即正式的
止觀是欲界以上的禪定之心所攝)得來的,為什麼可以說一切功德都是從止觀而來?
【(二)回答。分二:1.正答,2.引文:以教證成。
1.正答
答:如下所說真實止、觀,實是已得修所成之功德,則大小乘一切功德非盡彼二之果
。然以善緣心一境性諸三摩地悉皆攝為奢摩他品,及凡揀擇如所有性、盡所有性諸妙善慧
,悉皆攝為毗缽舍那品。故密意說三乘所有一切功德皆止、觀之果,無相違過。】
消文:答:真正的止觀—修九住心得止、依止而有的止觀—是修所成的功德(正式的
止觀是修九住心之後,獲得欲界以上的禪定之心所攝,所以正式的止觀是修所成),因此
無法說大小乘一切功德都是止觀之果。
也就是,不是一切功德都來自於止觀。凡專注都歸類為止品,凡觀察如所有性(勝義
諦)—空性,及盡所有性(世俗諦)—空性以外之一切法,都歸類為觀品,所以密意說三
乘所有一切功德都是止觀之果,沒有相違的過失。
所以問答是這樣:有問:定慧與止觀並不等同,定慧的範圍很大,只要是有情都具有
定慧(一切有情內心的心、心所,本具有定心所、慧心所,所以說凡是有情都具有定慧,
指的是有情內心都有定、慧的心所法),而止觀是經過培養才能得到的,是少數人才有。
說三乘一切功德都是止觀的果,而未說是定慧的果,就如同藥材與人蔘(藥材範圍大
,人蔘範圍小),病要透過藥材來醫治,所以說一切病的好轉都要用人蔘,並不合理。
說大小乘一切功德都來自止觀,正確嗎?若正確,則沒有止觀,就沒有大小乘一切功
德,如此一來,飲食知量等功德也都得說是止觀所攝。
宗喀巴大師的回答是:說是止觀功德會不合理,所以不能說大小乘一切功德都是止觀
功德,而可以說是定慧,或止修、觀修的功德。
「悉皆攝為奢摩他品」、「悉皆攝為毗缽舍那品」:「攝為奢摩他」與「攝為奢摩他
品」不同。
「品」是類似之意,如不可以說人類包含在台灣人中,但可以說人類包含在類似台灣
人中。
定慧是類似止觀,所以大小二乘一切功德不是止觀之果,要說大小乘一切功德來自隨
順的止觀(未得止觀前的定慧,是隨順的止觀),是定慧之果,是止修、觀修之果。
我們區分「止觀的順品」、「定慧」、「止修、觀修」及「止觀」,是因為《解深密
經》字面上出現大小乘一切功德都來自止觀,而這與事實不合。
《解深密經》雖有「止觀」一詞,但其真意不是如此,經中的「止觀」是指定慧,不
是真實的止觀(正式的止觀是欲界以上禪心所攝)。很多情況下,經典字義與實義不一樣。
如世尊說「某劫前我成為阿彌陀佛」,實際上不是如此,阿彌陀佛是某一凡夫漸修而
成佛,雖然世尊努力成佛,但是無法變成同一個阿彌陀佛,世尊是說成為與阿彌陀佛相當
的佛。(註:釋迦牟尼佛和阿彌陀佛,是兩位不同的佛聖者,各自有各自的心續續流。)
此處的意思是,凡夫與三乘皆有定慧,定慧修上去會成就止觀(一切有情內心都有定
心所、慧心所,培養定心所、慧心所的品質,把定心所、慧心所的品質提高會成為止觀)
。所以止觀的層次較高,定慧較普遍。用九住心培養定,之後會達成止;在止的基礎上培
養慧,會達止觀雙運。
這種說法有時會反過來,變成「先用止觀後達定慧」,此時的止觀是在說止修(止住
修)、觀修(觀察修)。如修暇滿,思惟暇滿義大就是在做觀修(觀察思惟暇滿的內涵)。
又如「破此中邪執」一節時說:很多人強調止修(止住修),自宗強調觀修(觀察修
)。不懂觀修(觀察修)者,就是不把佛典看在眼中,未將佛典視為指南。
所以自宗要止與觀,觀的內容從依師至最後止觀,止的內容也從依師至最後,除了未
修出九住心前要緣一個目標好好修止外,都需要止與觀。
修九住心的前行要止修(止住修)、觀修(觀察修)配合來修,修出(九住心)後也
要止觀雙修(止修和觀修配合)。這是區分止觀與止修、觀修不同,止觀的程度較高。
另外,有時候會將「止觀」譯成「定慧」,說定慧是九住心後的產物,如說「透過修
九住心可以達成定(初禪未到地定)」。所以有時候「止觀」、「定慧」會倒過來解釋。
碰到這樣的情況,也許會覺得它與《廣論》的說法不同,事實上,這只是翻譯用語的
差別,「止觀」譯成「定慧」並不是錯誤。
總之,以上說了三種情況:一、定慧修出止觀,二、從止觀陪養出定慧,三、把定或
止修歸納到止的相順品,把慧或觀察修歸納到觀的相順品。
問:說大小二乘的功德不是止觀之果,而是定慧之果,相當於止修、觀修之果,《廣
論》中是否有不是止修與觀修所生出的功德?如是不是要止修與觀修才可行布施?未修者
,如我們,就可以行布施,為什麼要透過止修與觀修才可行布施?
答:如發捨心,總是要想一下(觀察思惟)要不要捨,這種辨別就是慧之果;前面也
說過做任何善都來自於專注(屬定)。從暇滿開始到止觀皆是定慧之果。
自己要思惟一下,三乘功德中,有哪些是止觀之果,哪些不是?如五眼、六通、出離
心、菩提心、空正見等都是止觀之果。但是持戒,像身語方面有不殺、不盜等,就與止觀
無關,因為持守不殺、不盜的戒律不需要禪定,所以這一類不是止觀之果。
>>>>>
註:
[1] 粗靜相,是如觀色界美妙,對其生好樂、希求,厭離欲界。
粗靜相的「粗」是指粗糙,「靜」是指妙樂。出世間道雖然不用「粗靜相」之名,其
實也有觀粗靜相,如觀苦諦、集諦很糟糕,觀道諦、滅諦為佳。生起修行的意樂要有很強
烈的比較,不厭離苦諦、集諦,就不會希求道諦、滅諦。或如非常希求彌陀淨土、厭離世
間穢土,再念持阿彌陀佛,即可往生淨土。我們因為不了解淨土,加上對世間仍然存有喜
好,所以就到不了淨土。
[2] 經論對讀《解深密經卷第三.分別瑜伽品第六》(唐.玄奘法師譯):
「善男子!一切聲聞及如來等,所有世間及出世間一切善法,當知皆是此奢摩他(即
止)、毘缽舍那(即觀)所得之果。」
[3] 說止觀時,有時是說止修、觀修,或止的隨順品、觀的隨順品,或說定慧。一般只是
總說,若能了解他們的差別與界限,才能幫助正見與實修,不致混為一談盲修瞎練。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