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 [分享] 達賴喇嘛西藏宗教基金會佛學課:廣論止-42

作者: ykkdc (ykk)   2022-07-08 09:38:31
摘自:達賴喇嘛尊者傳授菩提道次第廣論(第41-1講)/蔣揚仁欽中譯
之前說到奢摩他的四種所緣,周遍所緣、淨行所緣、善巧所緣,現在講到淨惑所緣。
(352頁)「又淨惑者,謂唯暫傷煩惱種子及永斷種。」
有兩者,也就是我們要斷除煩惱的話,一般斷除的方式有兩種:
1.一個是暫時的讓它沒有辦法現起,所以叫做壓伏煩惱(斷除煩惱現行)。2.那另一
者,是把煩惱的根本連根拔起,完全徹底的消滅它,這叫做永遠斷除(斷除煩惱隨眠)。
如果只是暫時的壓伏煩惱,並非是連根拔起的從煩惱根本上去作斷除的話,那我們可
以修粗靜相,也就是下地為粗相、上地為靜相的一個粗靜相。
所謂下地粗相、上地靜相的意思,就是說現有的,我們是在欲界的話,欲界的煩惱眾
多,故稱粗相。欲界的上一界,就是初禪天,初禪天比起欲界來講的話,寂靜許多的煩惱
還有許多的過患,所以上地為靜相。
那同樣的道理,如果真的初禪天的禪定的話,它的一個粗靜相,就是初禪現有自己的
所在、所設的功德來講,還是仍然還具有初禪煩惱,所以叫做粗相。比起初禪的話,二禪
更為寂靜的緣故,所以二禪為靜相,所以叫做下地粗相、上地靜相。
以這一種觀修的方式,以這種所緣的方式,來暫時壓伏煩惱,這是第一者。
如果是要永遠消滅煩惱的話(根除煩惱),最主要就是要去修學無我智慧了。
我們可以從本文裡面看到,「又淨惑者,謂唯暫傷煩惱種子及永斷種,初所緣者,謂
觀欲地乃至無所有處」,
為什麼說到,欲地乃至無所有處呢?因為三界裡面的最高天,就是非想非非想天,所
以非想非非想天之上,就沒有再另外一界的緣故,所以非想非非想天,不可能成為下地。
能夠成為下地的最高天就是無所有天,所以在此說到,欲地乃至無所有處等,下地粗相、
上地靜相,透過這種觀修的方式來壓伏煩惱。
「第二所緣」,就是「永斷煩惱種子」,所緣就是四諦十六種行相,「謂四諦中無常
等十六行。」
「又以此等作奢摩他所緣之時,謂於諸境所現影像,隨心決定任持其心不多觀察。」
如果是以奢摩他作所緣的話,因為奢摩他最主要是以止力安住,所以不是以觀察力。
「諸境所現影像」的意思,就是講到義共相,也就是之前所說的,我們在觀佛像的時
候,並不是用像肉眼去看佛像般的,最主要是用意識去緣取,透過佛像的一個影像(義共
相),間接的去緣取佛像,所以他最主要緣取的那個像是什麼呢?就是佛像的一個義共相
,就是在此所謂的影像(意識所緣的義共相)的意思。
>>>>>
[1] 正明所緣——總說修習禪定的四種所緣:周遍所緣、淨行所緣、善巧所緣、淨惑所緣
《瑜伽師地論》(玄奘法師譯):「云何所緣?謂有四種所緣境事,何等為四?一者
、遍滿所緣境事;二者、淨行所緣境事;三者、善巧所緣境事;四者、淨惑所緣境事。」
這一大段是進行「正明所緣」的科判,說明正行修習禪定的所緣,分為四種:一、周
遍所緣,二、淨行所緣,三、善巧所緣,四、淨惑所緣。至此已依序闡釋了四種所緣。
[2] 第一種周遍所緣的道理,周遍後面三種所緣的道理
周遍所緣總說止觀的四種道理:有分別影像、無分別影像、事邊際性、所作成辦。
《解深密經》(玄奘法師譯):「如世尊說,(周遍所緣)四種所緣境事,…佛告慈
氏菩薩曰:『善男子!一是奢摩他(止)所緣境事,謂無分別影像;一是毘缽舍那(觀)
所緣境事,謂有分別影像;二是俱(止與觀皆俱)所緣境事,謂事邊際、所作成辦』。」
佛陀在經中說「周遍所緣」有四:「有分別影像、無分別影像、事邊際性、所作成辦
」。第一種周遍所緣,提到四種修行止觀的道理,後面三種淨行所緣、善巧所緣、淨惑所
緣,都可歸類到這四種道理,例如凡是修習奢摩他(止),如世尊說修止謂無分別影像。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