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律藏》——《根本薩婆多部律攝》(唐.義淨法師譯):
: 「言應勤者,勸不放逸,能與出世聖道,加行為依止故,
: 謂於奢摩他(止)、毘缽舍那(觀),雙修等運,獲聖道故。」
補充
摘自:達賴喇嘛尊者傳授菩提道次第廣論(第44講)/蔣揚仁欽中譯
生此三摩地奢摩他作意,義雖多種,然主要者,是為引發毗缽舍那之證德。
毗缽舍那又有二種,一內外大小乘所共,能暫伏煩惱現行粗靜行相毗缽舍那,二唯佛
弟子內道別法,內道的一個不共法了,那就是畢竟斷除煩惱種子,修習無我真實行相毗缽
舍那。
前是圓滿支分,非必不可少,如果具有前者的話,也是可以的,並不是說一定要有,
後是必不可少之支。但是後者是為了獲得解脫的緣故,是一定要有的,故求解脫者,應生
能證無我真實毗缽舍那。
以若得前說第一靜慮未到地(初禪近分定)攝正奢摩他,如果只有獲得第一靜慮未到
地攝正奢摩他的話,也就是只有獲得初禪前行的第一者,縱未獲得以上靜慮及無色奢摩他,
縱使沒有獲得初禪的正行,或初禪正行以上的這種無色界的禪定,也是可以透過通達
無我的這個奢摩他,然即依彼止,修習勝觀,亦能脫離一切生死繫縛而得解脫。透過這種
的奢摩他,也是可以證得通達空性的毗缽舍那,由通達空性的毗缽舍那,來獲得解脫。
所以雖然沒有獲得初禪的正行,可是唯有透過初禪的一個前行(初禪近分所攝)奢摩
他(止)和毗缽舍那(觀)獲得解脫,也是可以的。
若未通達未能修習無我真實,僅由前說正奢摩他,及依彼所發世間毗缽舍那,斷無所
有下一切現行煩惱得有頂心,然終不能脫離生死。
可是如果沒有了解空性的話,透過了初禪的前行奢摩他、毗缽舍那,以及初禪正行的
奢摩他、毗缽舍那,一直到二禪、三禪、四禪,一直到遍虛空天、遍意識天、無所有天、
非想非非想天的最頂,三界最頂的細微的心,然不能脫離生死。
如讚應讚論中讚置答云:「未入佛正法,癡盲諸眾生,乃至上有頂,仍苦感三有。若
隨佛教行,雖未得本定,諸魔勤看守,而能斷三有。」
故預流、一來(初果和二果),一切能得聖道毗缽舍那所依之奢摩他,即前所說第一
靜慮近分所攝正奢摩他。
也就是像小乘修行者,他獲得初果,還有第二果的時候,總共有四果。
如果他是獲得見道位的時候,所證得的果位是預流果(初果),還有一來果(二果)
的話,也就是第一果和第二果的時候,他內心所擁有的禪定,是在什麼樣的境界呢?
是初禪前行的境界,初禪前行的成就而已。
為什麼那時候不會獲得初禪正行呢?因為獲得初禪正行的話,他就斷除了欲界的煩惱
,雖然並不是從根本斷除,但是以世間道的角度來講,他已經斷除欲界的煩惱,就是壓伏
欲界煩惱,所以他就不會再來欲界了。
所以他(斷除了欲界的煩惱)得到見道位的時候,應該叫做第三果,不來果,也就是
不再來世間,或者不再還世間。所以在此的世間,是指欲界的意思了,不再來欲界,不再
還欲界,而稱不來或不還(不還果,三果)。
可是預流果(初果)和一來果(二果)卻不是如此,他因為沒有得到初禪正行,所以
還沒有完全斷除欲界的煩惱,所以還有少數的欲界煩惱的緣故,
所以預流,也就是說他還會再墮落於欲界,在欲界當中繼續修持。一來的緣故,就是
說他大都的欲界煩惱都已經斷除了,他只需要一世的時間,再去斷除欲界煩惱,所以叫做
一來果。
所以像是這個小乘修行者來講,他也是透過第一靜慮近分所攝正奢摩他,來獲得見道
果位的。
所以第一靜慮近分正奢摩他,也就是一開始我們所獲得的這個奢摩他,他緣空性的力
量,不能小覷,光是這種的奢摩他,也能夠讓我們獲得見道果位,獲得聖者果位。
如是當知,一切頓證諸阿羅漢,他對治煩惱(三界九地俱生煩惱)的這個心,唯有透
過第一靜慮近分所攝正奢摩他來對治煩惱,所以他變成三界──
也就是欲界(一地)所攝的煩惱,色界(四地)所攝的煩惱,無色界(四地)所攝的
煩惱,一起斷除。因為一起斷除的緣故,叫做「一切頓證諸阿羅漢」。
什麼叫一起斷除呢?像是預流果,或者是一來果,或者是不來果的話,他們是有次第
的,先壓伏欲界煩惱,後來再去壓伏色界或者無色界的煩惱,他是有次第的,
慢慢、慢慢的先暫時壓伏粗分煩惱之後,來徹底斷除煩惱的根本,以這種的方式而來
獲得阿羅漢果位的。
可是上上根者的阿羅漢,他不願意浪費這麼多的時間在這上面,先壓伏煩惱,再來斷
除煩惱的根本,他不願意。他希望一開始的時候就從煩惱的種子,煩惱的根本直接下手。
所以一旦從煩惱的根本,煩惱的種子直接去斷除的話,他就不需暫時先壓伏煩惱,有
次第的這樣先壓伏欲界煩惱,後來再去壓伏初禪天的煩惱,再去壓伏二禪天的煩惱(一直
到非想非非想天的煩惱),他不需要這麼作。
所以他連根本一起斷除的時候,變成三界九品的煩惱,一併斷除。
所謂三界九品的煩惱一併斷除的意思是說,欲界的上上品,和初禪天的上上品,和二
禪天的上上品,三禪天的上上品(一直到非想非非想天的上上品,共九品)的煩惱一起斷除。
斷除完之後,再來欲界的上中品,初禪的上中品,二禪的上中品(一直到非想非非想
天的上中品,共九品)的煩惱再一起斷除。
所以這種的九品煩惱,是一併的,有次第的這樣去斷除,所以叫一切頓證諸阿羅漢。
所以九品煩惱一起斷除的意思,並不是說上中下一起斷除,不是這個意思,而是說光
是上品煩惱的部分,上上品的煩惱就有分從欲界、一直到初禪天、二禪天、三禪天等(一
直到非想非非想天),有分九者,
所以上上品的(三界九地)九種煩惱一起斷除,連根斷除,上中品的九地(三界九地
)煩惱,以及其根本一起斷除,上下品的九地煩惱及根本一起斷除,是這個意思了。
一切頓證諸阿羅漢,皆依前說正奢摩他而勤修習毗缽舍那證阿羅漢,所以透過了第一
靜慮近分所攝的正奢摩他,也能夠讓我們獲得阿羅漢的果位,就像是一切頓證諸阿羅漢。
所以一開始獲得的這個奢摩他的禪定,他是多麼的好用。他像是一把很尖銳的斧頭,
一個斷除煩惱的工具,但是這個工具,要有無我的正見,才有辦法去斷除煩惱的根本。
如果沒有無我的正見的話,就像是一個力量非常微弱的人,他舉起一把非常好的斧頭
,可是卻對煩惱的樹根沒有任何傷害般。
故若身中未得前說奢摩他定,必不得生緣如所有或盡所有毗缽舍那真實證德,後當廣
說。
故修無上瑜伽觀行師,雖不必生緣所有粗靜行相毗缽舍那,及彼所引正奢摩他,然必
須生一正奢摩他。初生之時,亦是生起圓滿二次第中初次第時生。
總應先生正奢摩他,次即依彼或由粗靜行相毗缽舍那,漸進諸道乃至有頂,或由無我
真實行相毗缽舍那,漸行五道而趣解脫或一切智,是佛教中總印所印。
故隨修何種瑜伽皆不應違越,是謂總顯依奢摩他趣上道軌。
>>>>>
[1] 顯示「正奢摩他」趣總道軌
止(奢摩他)、觀(毗婆奢那)是內外道共有的,然外道沒有真無我慧,故無解脫。
佛教內道不論大小顯密(大乘、小乘、顯教、密教),要由現觀五道次第獲得解脫乃
至一切種智的佛果,都要由無我慧證得,以無我慧證果所要配合的禪定,要有正奢摩他。
正奢摩他的界限,獲得初禪近分定以上。止觀的修習,九住心階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