宣化上人:求什麼得到什麼,遂心滿願,不會求不到的|每天一段《藥師經》
《藥師琉璃光如來本願功德經淺釋》
第十一大願。願我來世得菩提時。若諸有情。飢渴所惱。為求食故。造諸惡業。得聞我名
。專念受持。我當先以上妙飲食。飽足其身。後以法味。畢竟安樂。而建立之。
藥師琉璃光如來在因地,還沒有開悟,沒有證果,而他發大菩提心,發大願力。這願力有
十二條大願,現在這個文當第十一條。這一條「第十一大願」他說,「願我來世」:等到
我來世,「得菩提時」:就是成佛的時候。「若諸有情」:假設這個世間上所有一切的眾
生、一切的有情。
有血有氣的眾生,都叫有情。那麼這一切眾生,「飢渴所惱」:他們或者沒有飯吃,或者
沒有水喝,或者有飯他們也不能吃,或者有水他們也不能喝。
「為求食故」:他為著想滿足他的食慾,想要找飯吃,想要找水喝,所以為求食故。「造
諸惡業」:因為他自己餓得沒有東西吃,沒有水喝,他就發狂了。於是乎,就不擇手段去
,或者搶、或者偷、或者殺人,奪取人的財物,飽足自己的飢渴。所以造諸惡業,就不擇
手段造出種種的惡業。那怎麼辦呢?
「得聞我名」:他如果能聽到我這個成佛的名號,「專念受持」:他專心致志的、專一其
心而誦念我的名號,受之於身,行之於心,持之於心,
受持我這個名號。「我當先以上妙飲食」:我在這時候,就化出來種種的上妙飲食,最好
吃的這個東西,「飽足其身」:令他的身體得到飽暖,沒有痛苦了。「後以法味」:然後
我再給他講說佛法,給他吃這無上佛法的妙味,「畢竟安樂」:畢竟他得到安樂了,「而
建立之」:而成就這種的功德,滿足他所求的飲食。
第十二大願。願我來世得菩提時。若諸有情。貧無衣服。蚊虻寒熱。晝夜逼惱。得聞我名
。專念受持。如其所好。即得種種上妙衣服。亦得一切寶莊嚴具。華鬘塗香。鼓樂眾伎。
隨心所玩。皆令滿足。
藥師琉璃光如來一定也經過這種貧窮困苦,所以他就發願,願意解除一切眾生的貧窮困苦
。所以他在「第十二大願」就說,「願我來世」:我發願等到我來生,「得菩提時」:我
成佛的那時候,「若諸有情」:所有世間一切有情,不論是哪一個國家的、哪一種民族,
都包括在內。
「貧無衣服」:貧窮沒有衣服穿,當然也就沒有飯吃了。前邊那是沒有飯吃,還沒到沒有
衣服穿的時候,現在連衣服穿也沒有了。既沒有飯吃,又沒有衣服穿,所以貧無衣服。「
蚊虻寒熱」:有蚊蟲,又有這種其他咬人的蟲蟻之類。寒熱,天冷的時候,沒有衣服禦寒
;天熱的時候,沒有衣服來遮暑。「晝夜逼惱」:白天晚間都是這樣地煎逼苦惱,不能解
決這個沒有衣服穿的問題。
「得聞我名」:那麼他若能聽見我這個佛的名號的話,「專念受持」:主要是在這一句,
要「專念受持」;不是光聽聞藥師琉璃光如來的名號,你也不受持、不專念。專就是專一
其心,念就是念念不忘,受是受之於心,持是持之於身,也就是念玆在玆的,朝於斯、夕
於斯,常常專一其心來用功,持藥師琉璃光如來的名號。
「如其所好」:那麼如其所好,就是遂心滿願,遂心如意了,你想什麼就得到什麼。「即
得種種」:就得到種種的,「上妙衣服」:最好的衣服。「亦得一切」:不單得到上妙衣
服,也得到一切「寶莊嚴具」:用七寶所造成的這種種的玩具,你所歡喜的都得到了。那
麼這種東西是什麼呢?
就譬如「華鬘塗香」:華鬘,就是用花做的一個環──花環,是用來莊嚴的。這種花環是
用七寶所造成的──金、銀、琉璃、玻鑗、硨磲、赤珠、瑪瑙來莊嚴的。塗香,就是最名
貴的一種香,以它來供養佛。「鼓樂」:或者種種的音樂,「眾伎」:種種的技能。「隨
心所玩」:心裡所歡喜要玩的這種陳列品,或者一切的玩具,「皆令滿足」:求什麼得到
什麼,遂心滿願,不會求不到的。
https://i.imgur.com/UFypvhR.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