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印順法師:《大乘廣五蘊論講記》輕安

作者: ykkdc (ykk)   2022-12-16 18:25:50
摘自:《大乘廣五蘊論講記》印順法師
《大乘廣五蘊論》:「云何輕安?謂麤重對治,身心調暢,堪能為性。謂能棄捨十不
善行,除障為業。由此力故,除一切障,轉捨麤重。」
實際上,我們這個欲界世界沒有輕安這一種善心所,一定要修行,比方修定得到初禪
、二禪、三禪、四禪禪定的時候,內心才會生起輕安。
很多人靜坐得好像很舒服,好像坐得很輕安,這是世俗的,不是真正的輕安。真正的
「輕安」是一種色界的善法,能夠對治「麤重」(欲界煩惱的粗重),是要得定才能夠得到。
什麼叫麤重呢?說個譬喻,比方有一個人,挑了一擔很重的東西在外面走,天下著雨
,身上穿的衣裳都濕了。這個人挑著幾乎挑不起的重擔,一件濕衣裳也在身上,重擔子也
在身上,一步一步向前跑,那時候,可以說是從內心到身體的渾身不舒服,麤重有點像這
種譬喻。假使到達目的地了,把擔子一放,把濕衣裳一脫,那個時候,感覺又輕鬆、又自
在、又舒服,輕安有一點像這個樣子。
再舉一個經上每每講到輕安的譬喻,一個人很辛苦、很疲勞,他去洗澡,人浸到有溫
熱的水的浴缸或澡盆裡面去的時候,解除疲勞,渾身舒服的樣子。
輕安有一種力量,發生的時候,能夠對治麤重,使我們身心的種種障礙、種種苦惱,
一切都可以消失。
輕安和快樂的「樂」不同,它是身心上的一種輕鬆、自在、舒服(內心因為寧靜祥和
帶來輕安的自在安樂);不單是內心的,因為心理的關係,恐怕每一個細胞都很舒服的。
這是我們這個世界沒有的,我們這個世界最快樂的,仍比不上輕安。所以,有的人修
定得到了輕安的時候,在他看來,世間上的東西一點意義都沒有了,沒有比輕安好的。
輕安的反面叫做麤重,如同渾身的重擔壓在身上,使我們很不舒服的一種力量。輕安
一起的話,能夠對治這個麤重,就克制了、沒有了,身心得到輕鬆、自在。
前面很多佛法裡講的心理上的作用,是我們這個世界上有的,可能可以體驗,這個「
輕安」我們體驗不到的,要修行得禪定才能體驗得到。
「身心調暢」,「暢」,舒暢,身、心都很調和。有一點不調和,就鬧彆扭了,就不
舒服了。
(註:比如生病時四大不調,會說身心不輕安,身心沒辦法感到輕鬆自在安樂。我們
祝福他人、祝福長輩時,會說,祝你身體健康、身輕安、心輕安,少煩少惱。佛菩薩都是
身心輕安、示教利喜,因為煩惱已經獲得調伏,內心煩惱輕,乃至斷除了煩惱的緣故。)
身心調暢,這是形容輕安;輕安雖是一種心所法,但佛法講起來,經上每每說「身輕
安、心輕安」,因為心理的輕安,身體上也得到一種從來沒有得到的輕鬆、自在。
我們講修定,現在一般世間上沒有什麼人修定,想要修定的人,就要相信真正得到定
的時候有這一種的境,才會有一種堅定的信心,才能夠不貪求世界上的五欲之樂,在身心
內發動、引發這個身心內在的安祥。
「堪能為性」,「堪」就是能夠,「能」就是負擔。
比如我們做事情,能夠擔負責任,負擔這個工作,「堪能」就是能夠擔任精進修行向
前的一種能力。否則,每每修行的人總感覺到身心好像不夠力的樣子,好像修起來很艱苦
,身體怎麼不太好之類的。
如果輕安一發的時候,身心都充滿力量一樣,那個精進、勇猛,非比尋常。所以,佛
法說「身輕安、心輕安」,「身精進、心精進」,身心都精進,充滿了能力、能量,這叫
「堪能為性」,能夠擔任修行,精進修善、修定、修慧種種。
我們普通發心修行的人,修行修行,都想要修,但有的人修一修不修了。為什麼呢?
因為修來修去,修得好像很辛苦的樣子,沒得到什麼東西,於是就放下了。
如果修行真正能夠有所領會,不但不辛苦,而且充滿了力量,精進、勇猛、輕鬆、自
在,到那個時候,想叫你不修行,你也不肯。所以輕安的作用在修行上,不過,這是要修
定才能得到。
「謂能棄捨十不善行,除障為業。」它的作用就是能夠棄捨十種不善行。
一切不善的,佛法把它歸納為十類不善行:殺、盜、淫、妄語、兩舌、惡口、綺語、
貪、瞋、邪見。當然,我們也不是天天在做這十種不善,而是我們人都可能做這些不善行。
這十種不善行(十不善業道),都是欲界法,都是欲界行。
因為輕安引發的時候,決定得色界法,所以欲界十不善行就捨掉了,自然而然不會做
,不會再起這種不善行。
像這十種不善業之類的,都是障礙我們修行,障礙我們向善、向解脫的。輕安可以除
掉這種種煩惱障礙,這就是輕安的作用,這叫「除障為業」。
>>>>>
[1] 「輕安」又譯作「猗息」,如三十七道品七覺支的「輕安覺支」又譯作「猗息覺支」
《成唯識論》(玄奘法師雜揉):「輕安一法,唯上界定中才有,所以者何?由定滋長
,身心方得調暢故,若欲界眾生,煩惱麤重熾然,故散心位無有輕安。」
《百法贅言》:「輕安一法,唯定地有,欲界中無。」這是指正式具相的輕安,欲界
中沒有。然而,欲界眾生在入定之加行,由於伏惑故,身心亦微有調暢之感,此謂之相似
隨順的輕安。正式具相的輕安,要得色界初禪近分或以上三摩地,上界定心所攝才有。
[2] 摘自:達賴喇嘛尊者教授/慈悲心與空性
當行者(內心)斷除了昏沉掉舉的缺失,於所緣境能夠安住,而漸次漸次的產生一種
心輕安,一種心思輕安的覺受,而後基於心輕安的生起,再進而生起身的輕安。
行者生起身心輕安的時候,能夠把身心的不堪能性,身心的粗重性,一一予以去除,
也就是對於修學善業那種不歡喜心,不堪能的身心都予以去除。
當行者能夠在具有身輕安以及心輕安之上,於所緣境完全能夠置心一處的時候,那時
候我們就稱為俱量的止。當我們證得俱量止(正式的奢摩他安止)的時候,於任何善業的
所緣境都能夠如所欲求的予以安置,沒有障礙。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