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語] 夢參法師 念地藏菩薩聖號

作者: creative88 (create)   2023-02-01 23:18:18
http://www.fodizi.tw/qt/mengcanlaoheshang/22479.html
隨你願生哪個淨佛國土都可以
念我名號(地藏名號)這個人他這個報身盡了死了,終不墮惡道八難之處。死後不會墮三
惡道,也不會墮八難。還能夠聽聞正法習信修行,亦能隨願往生他方淨佛國土。
就念地藏王菩薩名號,隨你願生哪個淨佛國土都可以。那不止西方極樂世界了,十方無量
淨佛國土,你念地藏王菩薩聖號,地藏王菩薩就把你送去了。但是你得一心稱名,也得要
念一心。
稱名時候觀想地藏王菩薩的法身,法身是一樣的。但是不要虛妄執著,要厭離你的執著,
不然你怎麼能聽到地藏菩薩的名號?
我們所有在座的道友應當慶幸,不是那麼容易聞到地藏名號的。你能聞到地藏菩薩的聖號
,所有災難都消失了。你有什麼困難、有什麼難題,別的法門你不會修,你就念地藏王菩
薩就行了。
這段經文就是告訴我們這樣子,地藏菩薩自己說的。不是哪尊佛說的,地藏菩薩自己說。
但是念我名號也不容易,也要善學,善學地藏名號。
誦地藏名號能離一切障緣,所有的障緣全部都消失了。
《占察善惡業報經》講記
一切經論,都是趣向極樂世界
地藏菩薩是指引你生到極樂世界,《十輪經》也講你可以生淨佛國土。還有《占察善惡業
報經》,那是說淨佛國土,你生哪個佛國土都可以,但是你要想生哪個國土,地藏王菩薩
說你一定要念那個佛國土,佛的名字,稱到一心不亂。
要是稱那個佛名字,跟他緣不深,就改念「地藏王菩薩」,或者就念「觀世音菩薩」,他
們也送你去。普賢菩薩,並沒有說你要念他的名號,你只要讀十大願王,法力加持,你就
能去,而且還是上品上生。
一切經論,都是趣向極樂世界,化生淨佛國土。《大乘本生心地觀經》也如是說,有關地
藏菩薩的名號,只有《大乘本生心地觀經》說的是「地藏王菩薩」,其它的經文說的都是
「地藏菩薩」,法法都是通的,「地藏王菩薩」或「地藏菩薩」都是可以的。
看你是坐飛機,是坐火車?還是自己開車?方法雖然不一樣,你乘的車不同,你走的速度
快慢不同,但是你目的必須專一,不要太多,太多了,你是不能入的。
你聽完這部經,認為很好,我要修這部經。等又聽到那部經,也很好,又去修那部經。你
的壽命是有限的,等老死來了,你一個都沒有修成,還是等於零。最好是先別墮入三塗,
保護住十善業。自己受了三歸五戒,清淨無毀,這樣就不犯了,能夠這樣就很好了。
《大乘大集地藏十輪經》講記
==============================================================================
地藏占察經
復次,修學如上信解者,又有二種。何等為二?一者利根,二者鈍根。其利根者,先已能
知一切外諸境界,唯心所作,虛誑不實,如夢如幻等,決定無有疑慮,陰蓋輕微,散亂心
少,如是等人,即應學習真如實觀。其鈍根者,先未能知一切外諸境界,悉唯是心,虛誑
不實故,染著情厚,蓋障數起,心難調伏,應當先學唯心識觀。
....
若人雖學如是信解,而善根業薄,未能進趣,諸惡煩惱不得漸伏,其心疑怯,畏墮三惡道
,生八難處,畏不常值佛菩薩等,不得供養聽受正法,畏菩提信難可成就,有如此疑怖,
及種種障礙等者,應於一切時一切處,常勤誦念我之名字。若得一心,善根增長,其意猛
利。當觀我法身及一切諸佛法身,與己自身,體性平等,無二無別,不生不滅,常樂我淨
,功德圓滿,是可歸依。又復觀察己身心相,無常、苦、無我、不淨,如幻如化,是可厭
離。若能修學如是觀者,速得增長淨信之心,所有諸障漸漸損減。何以故?此人名為學習
聞我名者,亦能學習聞十方諸佛名者,名為學至心禮拜供養我者,亦能學至心禮拜供養十
方諸佛者,名為學聞大乘深經者,名為學執持書寫供養恭敬大乘深經者,名為學受持讀誦
大乘深經者,名為學遠離邪見於深正義中不墮謗者,名為於究竟甚深第一實義中學信解者
,名為能除諸罪障者,名為當得無量功德聚者。此人捨身終不墮惡道八難之處,還聞正法
,習信修行,亦能隨願往生他方淨佛國土。復次,若人欲生他方現在淨國者,應當隨彼世
界佛之名字,專意誦念,一心不亂,如上觀察者,決定得生彼佛淨國,善根增長,速獲不
退。
....
當知如上一心繫念思惟諸佛平等法身,一切善根中,其業最勝。所謂勤修習者,漸漸能向
一行三昧。若到一行三昧者,則成廣大微妙行心,名得相似無生法忍。以能得聞我名字故
,亦能得聞十方佛名字故。以能至心禮拜供養我故,亦能至心禮拜供養十方諸佛故。以能
得聞大乘深經故,能執持書寫供養恭敬大乘深經故,能受持讀誦大乘深經故。能於究竟甚
深第一實義中,不生怖畏,遠離誹謗,得正見心,能信解故。決定除滅諸罪障故,現證無
量功德聚故。所以者何?謂無分別菩提心,寂靜智現,起發方便業,種種願行故,能聞我
名者,謂得決定信利益行故。乃至一切所能者,皆得不退一乘因故。若雜亂垢心,雖復稱
誦我之名字,而不名為聞,以不能生決定信解,但獲世間善報,不得廣大深妙利益。如是
雜亂垢心,隨其所修一切諸善,皆不能得深大利益。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