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 [分享] 菩薩戒「發心儀軌」-3 菩提心具有二希求

作者: ykkdc (ykk)   2023-03-11 15:15:51
: [2] 菩薩戒《發心儀軌》提到,菩提心的發心思惟:「為利有情願成佛」
: 此中,「為利有情」即希求利他圓滿,「願成佛」即希求自利圓滿成佛
: --所以「為利有情願成佛」雙具二種希求:
: --希求「為利有情」而希求「願成佛」,菩提心的思惟是具有此二希求之發心。
: 菩提心即「因為大悲不忍眾生苦,所以我要挑起這個責任,為了究竟利益一切有情,
: 所以我誓願獲得成就無上菩提佛果」的發心希求。以這樣菩提心的動機思惟來受菩薩戒。
摘自:《心類學顯要》倉忠仁波切教授
*「菩提心」是由二個「欲」心所推動而有的心王
五十一心所--五別境:欲、勝解、念、定、慧
「欲」心所,定義中說「發起希求事物之作用」。如:我們心續中「希求無上佛果」
的認知,就是造作「欲」心所。
如《現觀根本論》中說「菩提心」的定義是:「發心為利他、欲正等菩提。」
此中(菩提心)是以「欲」心所而安立。所以,某些論中有說菩提心是「心所」、不
是「心王」的論證。(菩提心的發心,雖然是種希願、希欲,然而,菩提心不是心所。)
總相而言,依「修七支因果」(於一切眾生平等捨->知母、念恩、報恩…),而漸次
到修「悅意慈」、修「悲」,再修由我承擔之「增上意樂」後,
再引生「為利一切眾生、希求成就佛果」,這就是透過「欲」心所的推動,
當心續中「希求正等菩提」之「欲」心所任運產生之時,與此「欲」心所相應的「心
王」(第六意識心王),就是「菩提心」。
但此中,「菩提心」是由二個「欲」心所推動而有的心王?
此中,先以「希求他利圓滿」之「欲」心所為前因,由此「欲」心所,而引生「希求
自利圓滿」之「欲」心所,就是為利益眾生而希求自利圓滿菩提(為利眾生願成佛);
當此「希求自利圓滿」(為了利他,希求完善自己圓滿成佛)之「欲」心所,透過造
作串習而能任運產生之時,與此「欲」心所相應的心王(意識心王),就是「菩提心」。
如是(次第),前以「希求他利圓滿」之「欲」心所為因,後以「希求自利圓滿」之
「欲」心所為因,以此二種「欲」心所而引生「菩提心」。
>>>>>
[1] 每位補特伽羅都是依自己的五蘊身心安立,例如,補特伽羅佛聖者依自己的五蘊安立
我們的五蘊身心,心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