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佛說:「發意欲求佛菩提(想成佛)者,諸欲求勝果(佛果),當發菩提心。」
: 大乘發心,發菩提心,菩提心欲求的是成佛,菩提心緣念佛果,以成就佛果為目標。
補充:修行佛法,必定有所欲求,例如,菩薩種性者,其修行目的,欲求成就佛果菩提。
摘自:《佛教四部宗義見解明釋》是否為佛教徒之差別?倉忠仁波切教授
* 以「發心目的」之不同,而建立三士道——下士道、中士道、上士道
(一)「下士道」之發心目的:
欲求來世,獲得人天善道的增上生果位。
這是最基礎根器者所修的道,其中又有不共道、共道的差別。
「不共下士道」之發心目的:唯希求來世獲得人天善道的增上生果位。這一類修行者
唯欲求獲得來世增上生果位,不欲求更上的道。
「共下士道」之發心目的:以獲得增上生果位作為基礎,其後更趨入中士道,甚至更
趨入上士道。這一類修行者以下士道作為共道,其後趨入修中士道之解脫輪迴,甚至又更
趨入修上士道之證獲無上佛果。
(二)「中士道」之發心目的:
欲求證獲解脫輪迴的果位。
這是中等根器者所修的道,修行者透由觀察而了解,即使來世獲得增上生果位並不能
真正解決痛苦,仍然會遭受輪迴的各種痛苦,因此必須證獲解脫輪迴的果位。
中士道又有不共道、共道的差別。
「不共中士道」之發心目的:唯希求證獲解脫的果位。這一類修行者只欲求證獲解脫
果位,不欲求無上佛果。
「共中士道」之發心目的:不僅希求證獲解脫果位,又更希求無上菩提之佛果位。這
一類修行者以中士道作為共道,其後更趨入修上士道之證獲無上佛果。
(三)「上士道」之發心目的:
欲求證獲無上菩提之佛果位。
這是最上根器者所修的道。這一類修行者透由觀察而了解,無始輪迴一切有情無數次
是我的大恩母親,他們仍然遭受輪迴的痛苦,只有自己解脫並不足夠,且是自私無良心的
行為,自身必須承擔一切有情成就無上佛果的重責大任。
但是,反觀自己並不具足佛的斷證究竟圓滿功德,能同時現量通達諸法的二諦,如同
清楚了知掌中物,究竟通達所有因緣、眾生的根器、解決痛苦的方便等等。
因此,在自心續中生起欲求無上佛果的菩提心──發心為利他,欲正等菩提──為了
能圓滿救度一切眾生,自己必須迅速成佛。
再者,上士道之主要目的是證獲佛果位,但是,修上士道的基礎,就是必須以修下士
道(思惟念死無常、三惡趣苦等)與中士道(思惟輪迴的苦諦集諦、十二緣起支等)作為
前行,如是修習之目的有二:調伏自心、利益眾生。因為,自己了知諸道的內涵,才能因
應眾生的根器而行利益。
* 以「發心目的」之不同,而建立「三士道之皈依」
(1)下士道之皈依:
懼怕三惡道苦,而欲求人天善道,堅信唯有佛法僧三寶能救怙,以此動機作為因而皈
依三寶。
(2)中士道之皈依:
懼怕輪迴痛苦,而欲求解脫輪迴,堅信唯有佛法僧三寶能救怙,以此動機作為因而皈
依三寶。
(3)上士道之皈依:
懼怕一切有情眾生遭受二障(煩惱障與所知障)之苦,相信唯有三寶能救一切有情脫
離一切障,因而欲求無上佛果,以此動機作為因而皈依三寶。
如彌勒菩薩所造《莊嚴經論》中說「大乘皈依之四不共殊勝功德」:
1) 遍緣之功德。大乘皈依是遍緣一切有情,故功德極殊勝。2) 承認無上佛果,故功
德極殊勝。3) 了知佛果極其殊勝且不可思議,故功德極殊勝。4) 大乘皈依的功德超勝下
二乘,故功德極殊勝。
* 以發心目的而建立三士道之皈依,我們自己是何種皈依?
我們自己一定清楚了知自己的心,因為,對自己而言,自己的心是現前分,並不是隱
蔽分。所以,我們自己一定清楚自心續中的皈依心(他人不一定清楚,但是自己清楚)。
這就如同,於眼知中瓶直接顯現,眼知直接通達瓶。
佛教修行者,最基本的動機,必定是希求來世的安樂,如果內心的動機只是希求今世
安樂,那麼就不是佛教修行者。
例如,雖然表面上看似造很多的善業,行布施、供養等等,但動機上卻是希求今世安
樂、家庭圓滿、事業順利、身體健康等等,這是以「我愛執」所引發的「貪」作為動機而
造業,因為內心動機不正確的緣故,所造皆是非福業。如《菩提道次第廣論》說,不論所
造任何善,僅是欲求今世安樂,皆是非福業。
造善一定要確定自己的動機。
(1) 以「欲求來世增上生」的動機而造善,所造的善成為來世獲得人天善道的因。
(2) 以「欲求解脫」的動機而造善,所造的善成為將來證獲解脫的因。
(3) 以「為利一切有情而希求成佛」的動機而造善,即使只是布施少許飲食,卻是造
集廣大殊勝善業,因為動機的緣故,所造的善成為證獲佛果的因。
要言之,心續中沒有出離心,所造的善是輪迴的因。
以出離心所攝而造善,所造的善是成辦解脫的因。
由大慈悲、菩提心所攝而造善,所造的善則是成就佛果的因。
* 造善、修行,彼二有差別
所謂「修行」就是串習的意義。
為何需要串習?因為有欲求目的。
為了獲得所欲求的目的,所以必須精進串習,若是沒有欲求的目的,則不可能串習,
所以,修行必定有欲求的目的。
「造善」不一定有欲求的目的。
例如,社會上的善心人士,他們賑災救助、關照老弱婦孺、協助病患殘障、作義工與
饋贈等等,但是他們的內心沒有任何欲求目的,其中的某些人,在自己的生活上沒有太多
貪求,飲食與使用的物品都非常簡單。
這些善心人士,或是不希求來世增上生的利益,乃至不希求個人的名聞利養,甚至不
認同任何宗教、不承許任何宗教見解,雖然這些都是造善,卻不是修行,因此,他們不是
修行者,因為,基本上,他們對於來世的增上生(乃至解脫或佛果位),完全沒有欲求。
>>>>>
[1] 佛教三乘菩提
聲聞種性的修行者,欲求聲聞菩提果。
獨覺種性的修行者,欲求獨覺菩提果。
菩薩種性的修行者,欲求無上菩提佛果。
[2] 佛教三士道:下士道攝人天果位,中士道攝聲聞獨覺二乘果位,上士道攝大乘佛果位
下士道者,欲求遠離三惡趣苦,而欲求後世善趣的人天果位。
中士道者,欲求遠離輪迴苦,而欲求解脫的果位。
上士道者,欲求幫助一切有情遠離煩惱障、所知障,而欲求無上菩提的佛果位。
三士道的發心,後後包含前前,例如:中士道的發心,包含下士道欲求遠離三惡趣的
出離心;上士道的發心,包含下士道欲求遠離三惡趣以及中士道欲求遠離輪迴的出離心。
[3] 為何一般世間人造善,沒有修行者的欲求?主要在於,一般世間人沒有前後世的觀念
一般人沒有前後世觀念,所做所為沒有來世的觀念,眼光沒有辦法放到來世的影響。
然而,佛教徒最基本都有前後世的觀念,所以,修行目的,從基本欲求來世不墮惡趣
乃至欲求獲證解脫果位、欲求獲證佛果位,而為了成辦三乘菩提,最基本也要欲求後世不
墮惡趣,如果連後世都沒有辦法遮止墮於惡趣,遑論獲得解脫乃至獲得佛果等聖道果位。
[4] 本文仁波切(註:倉忠仁波切曾任達賴喇嘛尊者的侍者)提到:
以「為利一切有情而希求成佛」的動機而造善,即使只是布施少許飲食,卻是造集廣
大殊勝善業,因為動機(大悲心、菩提心的動機)的緣故,所造的善成為證獲佛果的因。
如《大寶積經》:「乃至施與畜生一摶之食,或修淨行所有善根,成就眾生所有善根
,修行菩提所有善根及無上智所有善根,一切合集校計籌量,皆悉迴向阿耨多羅三藐三菩
提(發心為利一切有情願成佛)。如過去、未來、現在諸佛所作迴向,我亦如是迴向。」
[5] 辨析:有說,修行沒有欲求。並非如此。修行並非於世間貪求,然而,並非沒有欲求
《華嚴經》云:「廣大智(佛陀)所說,欲為諸法本,應起勝希望,志求無上覺。」
一切善法的成辦,都來自對善法的欲求,有發心欲求才會趣入成辦,而佛教徒對於善
法的欲求,是建立在有前後世,其中,佛陀說以欲求成就佛果的發心,是最殊勝的欲求。
佛教說,佛法修行要發願、迴向,發願、迴向即是一種欲求,具有修行欲求的目的。
例如,《藥師經》說到「願我來世得菩提時」藥師佛因地修行十二大願的發心欲求。
又如,《華嚴經》說:「菩薩修行正見,依止厭,依止離,依止滅,迴向於捨;菩薩
修行如是功德,為不捨一切眾生故,本願所持故,大悲為首故,大慈成就故,思念一切智
智故,成就莊嚴佛土故,成就如來力、無所畏、不共佛法…求於上上殊勝道(佛果)故。」
菩薩修行的目的,依於出離心、依於離欲、依於滅盡貪愛,迴向成就一切煩惱的捨離
,菩薩修行如是功德,因為大悲心的緣故,為了究竟利益一切有情而欲求成就佛果菩提。
(註:何以有修行沒有欲求的錯解?因為,將修行的發心欲求(如發願、迴向),與
名聞利養的欲求、五欲的欲求、輪迴盛事的欲求等,粗糙混為一談,沒有細膩區分清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