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 [閒聊] 假肌肉是什麼?

作者: kalen123 (嘴砲男)   2020-07-18 13:51:45
※ 引述《lordguyboy (懶洋洋)》之銘言:
: ※ 引述《kalen123 (歸來舊茶)》之銘言:
: : 肌肉就是肌肉,
: : 單從組成來講沒有分真的假的。
: : 但是,
: : 由於不同運動所使用的肌群,
: : 對爆發力與耐力的要求不同,
: : 講中看不中用或是死肌肉,
: : 有其合理性。
: : 下面是國外攝影師對不同運動員的肌肉比較
: : 哪怕同是田徑,
: : 也會因為跑的距離不同而有天差地遠的差別,
: : 最明顯的就是圖中跑馬拉松的男性運動員,
: : 全身上下減重到接近皮包骨的程度,
: : 但是單純長程賽跑的運動員,
: : 其肌肉就明顯發達許多。
: : 再來看看別的例子
: : 這是吸收了泰拳的膝擊等技術,
: : 發展出踢拳的踢拳之鬼
: :

: : 他的肌肉形狀明顯與單純從事健身的人不同,
: : 全身上下看不出有明顯的肌肉形狀;
: : 這是因為與健身者相比,
: : 像這種武術家的肌群更重視全身的協調,
: : 而不是特定肌群的強度。
: : 一般所謂的死肌肉指的是像這種由於鍛練肌群與從事活動需求不符,
: : 導致空有肌肉卻反而帶來反效果的狀況。
: 事實上 抗打擊能力本來就是越全面越好
: 你沒有練到的地方可能都會變成你的要害
: 畢竟你肌肉多一公分
: 你稍微轉個身就能用這一公分的肌肉多抗一分打擊
: 這幾年的UFC很明顯 已經很少有這種武術家出現了
: 幾乎都是肌肉猛男 只是根據臂展跟擅長招數 特化的肌肉群不一樣罷了
: 科學化格鬥的路上
: 往往會出現最佳解
: 不要以為健美先生不能打
: 很多健美選手以前都是格鬥傷兵 成績不好退下來練的
: 也有健美選手轉行格鬥 成績也不差的例子
: 只能說撇開反應力跟天分 肌肉就是唯一的基礎 沒有之一
: 以前那種沒啥肌肉的武術家早就被淘汰了
: 你以為很抗打 其實只是很抗"普通人"的打擊
: 別再拿種瘦皮猴似的武術家照片來秀了
: UFC擅長泰拳的那幾個也不會像前輩一樣很多肌肉沒練到
: 錢夠了資金到位 能更抗打幹嘛不練?
: 沒肌肉真的別想上場 連保險都不敢幫你買
: 至於體育選手的肌肉? 別鬧了 那是體育 不是格鬥 方向不同無從討論
你有兩點錯誤
1. 別人在講A,你在講B
該篇的論點是: 用不到的肌群就是無效,講極端點就是死肌肉。
這邊的重點是"用不到",
在該篇特別強調不同用途使用的肌群也不同,
從那幾張圖中可以看出來,
跑馬拉松的人越輕越矮越好;
但跑長程乃至於短程的人,
腿越長,腿部肌肉發達能在短時間爆發的人才有優勢。
在最後以武術家的照片來說明"健身"所練的肌群與"格鬥"所使用的肌群差異,
對為何會有"死肌肉"的說法作一個END。
而你拿同樣是武術、格鬥家的來比較,
無視討論的對象差異,
這是第一個錯誤。
2. 無視UFC量級限制
UFC是有不同量級的
體重 (注意並非單純肌肉,也包含骨架、脂肪) 一直都是格鬥時的一種決定因素,
不考慮其他因素的情況下,
我比你輕,
對打對撞時我吃虧的情況居多。
因此UFC之類賽事會規定量級,
你所謂的肌肉猛男應該指的是重量級(92Kg以上)

冠軍 Stipe Miocic (但即使是他,其肌肉外觀也沒有像健美者一樣有菱有形)
該篇提到的踢拳之鬼,
維基上的資料說是62kg,
這相當於UFC羽量級
大概是這樣程度

其實差不多,
都是你口中所謂的"瘦皮猴"。
之所以會這樣其實並不難理解,
因為肌肉的密度高,
如果哪天你能找到一個不超過65公斤卻又全身肌肉的猛男,
他的身高多半異於常人的矮,
而手短腳短又會造成格鬥上的另一種不利。
這種限制造成輕量級、羽量級之類的選手都會是你口中的瘦皮猴,
沒搞清楚量級的分別,
混在一起談,
是你的第二個錯誤。
有點脫離這個版的主題了,後面只會推文回應。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