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a0079527 (åŠæ—¥é–’(éžæ´²å¤§é…‹é•·ï¼‰)
2016-07-08 03:59:45※ 引述《TED781120 (蒼夜歌)》之銘言:
關於配音這點
真是說的太好了
這個問題我十年前就在看了
十年後還是有人在吵
真的
這是布袋戲討論區的月經文
基本上單人配音都會有人說女聲太噁心(我個人是滿習慣的拉)
然後一定會有人回:單人配音是傳統
接著一定有人回:戲偶大小不是傳統、現在的金光戲不是傳統,傳統的布袋戲是野臺戲
我個人是覺得各有優缺點拉,我也滿喜歡單人配音的
尤其是單人配音很容易鍛鍊
缺點就是很操
而且單人配音可以修改一些東西
以金光為例子(不好意思,霹靂的記憶都久遠了很難舉)
默教授的聲音早期跟後期差很多,早期的聲音是接近女聲
後期的聲音則是我之前丟過的止戈流開陣,那個時候聲音有點沙啞(嗆起人來真是一絕)
公子開明的重要的話講三次跟那令人煩躁的感覺,也是大俠看過劇本配音之後敲定的
本來的劇本也不是這樣
所以單人配音可以逐漸修改東西,多人配音恐怕沒這麼好橋
但女聲可能就真的最好請女生來配就是了
雖然我滿喜歡阿霞那個配音的
我是覺得娛樂作品重點是「特色」而不是「傳統」,既然是偶劇重點就是在人偶的動作演出,其他因素像配音應該是次要才對。
作者:
yangtsur (yangtsur)
2016-07-08 04:05:00同意樓上
但配音其實是布袋戲創作的一環而且布袋戲是先錄口白再拍戲,這和其他配音不太相同劇情基調有一部份是口白師決定的,這不是導入專業配音員就能直接汰換的
布偶因為沒有表情 所以情緒只能透過動作和口白來傳達
現在的作品可能順序依照製作方式不同,但這個順序並非傳統啊。
一個好的配音非常重要 然後電視布袋戲的拍攝如w大說的
會逐漸分工化 配音在我看來絕對不是次要問題問題只是單人口白還有沒有必要存在
我指的是配音的方式(單人口白)並非優先保留的「特色」,倒不是說配音不重要。
現在與其說堅守單人口白,實情接近沒有環境訓練多人口白團隊吧。
一人多角但多人配已經是台灣配音本來就有的現象了XD。不過台灣配音員應該基本都沒在配臺語。
能不能配合布袋戲的先錄音再拍攝流程又是個問題所以問題不在維持單人,而是現今體制難以馬上導入多人
作者:
poke001 (黑色雙魚)
2016-07-08 04:17:00一人配多角我也覺得是可以改的,倒不如說以前一人配多角是為了維護本家所做的保護措施,結果變成了特有文化而老實講,一人配多角被一人被一角的日本聲優屌打其實不意外阿,硬說一人多角的台配能跟一人一角的日配不相上下才真的是睜眼瞎話...
只是種安慰心理吧,且不談什麼音韻之類比較深的東西,下日本那票專業聲優也是一堆人同時能演出好幾個聲線。
可是出場角色遠多於這個數字,霹靂那邊又更多你不談深的東西又直接把戲迷打成安慰心理是怎樣XD...
作者:
span (柏)
2016-07-08 04:28:00一人一角可以更專注在演技與感情上,這實在沒什麼好爭辯的
因為這種「深的東西」,圈外人體會不來。所以我認為拿這個當理由說單人口白能比多人多角真的只是在安慰自己。
我是覺得爭這個沒什麼意義啦,反正主要兩家沒動作這個局勢終究不可能成
作者:
span (柏)
2016-07-08 04:30:00日本那邊一人二、三役也通常只在雙胞胎或只有幾句話的路人角
作者:
poke001 (黑色雙魚)
2016-07-08 04:31:00不,專業聲優要演出完全不同年紀,不同姓別,不同個性的
不管是在專板還是這邊,應該都很少看到主張單人口白演技比較優秀的人吧,我印象中
作者:
poke001 (黑色雙魚)
2016-07-08 04:32:00腳色也不是容易的事,但布袋戲幾乎每檔都會遇到
實際問題是沒有那個環境條件,沒那麼多能配布袋戲的台語配音員存在
作者:
span (柏)
2016-07-08 04:33:00>p大 是在討論同一部作品內啦,聲優當然通常有很多聲線的
作者:
poke001 (黑色雙魚)
2016-07-08 04:34:00老實多,台語配音是自己把自己侷限在一人配多角上面了
那誰要去養,投資這個有什麼商業利益...這些都是很實際的議題啊...
作者:
poke001 (黑色雙魚)
2016-07-08 04:35:00w大說的也是現實,台語配音員其實也沒多少出路可以發展..
在討論有沒有商業利益前,我認為這已經造成可見的推廣接受度問題,你要說這有沒有利潤,養了才知道有沒有差。
作者:
span (柏)
2016-07-08 04:36:00花田少年史嘗試了臺語配音,評價似乎沒有見到多叫好
不過檯面上的台灣配音員都是平常根本沒在配臺語的……
作者:
poke001 (黑色雙魚)
2016-07-08 04:37:00沒有錢賺,霹靂其實沒義務去養這一塊,我直接講我是霹靂
作者:
span (柏)
2016-07-08 04:37:00這方面客語比較積極的樣子,客家電視台有重配的作品似乎較多
作者:
poke001 (黑色雙魚)
2016-07-08 04:38:00黑,但我也直接講白他們沒有義務去做不白工
娛樂產業(包含出版業)都是賭博性質很高的產業。但這不代表事前評估不樂觀的案子有人會想推
你把命題放得太大了 XD所以出版界才有各種銷量腰斬標準啊。
這演繹邏輯很有問題啦 太跳躍了實際上就是多數人在這種判斷下都會趨向保守
作者:
poke001 (黑色雙魚)
2016-07-08 04:41:00所以只做會賺錢的東西沒啥大不了,就是求一個穩
人家也不是沒有投資啊,方向跟你要的跳躍性不同而已現在國內主要兩家布袋戲為了生存,在設備人員上的投資可多了,一直都很多企業主可不是一些只會坐吃山空的阿斗
有些東西是因為直接關係到第一印象,我覺得在推廣上應該是更重要XD。
台語配音員的養成和相關產業結構變化是以數年為單位的大計,以時間來說算是超長期投資,不是想衝就做得出來的現在開始訓練新血,養出一批能取代現在兩家布袋戲口
不過不是前面有說霹靂有要開班培訓嗎?那就是有要投資吧。
作者:
poke001 (黑色雙魚)
2016-07-08 04:46:00我吐槽一下,弄出奇人密碼的核心人物絕對是阿斗
操偶師是"教育系統"已經很完整,傳承就在那邊(布袋戲用)台語配音員可不是,不能這樣類比吧
查一下這配音班好像是今年才開的?會不會是拍《東離》被刺激到了。
作者:
poke001 (黑色雙魚)
2016-07-08 04:47:00然後口白師我不清楚,但操偶師我記得金光之前也有在徵
可不是花十年練一群資深台語配音員然後放生他們啊..
作者:
poke001 (黑色雙魚)
2016-07-08 04:50:00金光操偶師我個人覺得有新血,但補充速度跟汰換速度可能
是說回一下poke大,我覺得奇人這企畫大概就是給小孩子一點零用錢(姑且不論金額...)去隨便玩的感覺養到超越師父要投資多久? 徒弟不聽話該怎麼辦?用說得好像很簡單但實行面上我只覺得整條路都是問題
就市場經濟來說若真的有一定量需求不可能沒人要供給每個產業都有每個產業的問題,不要那麼快跳泛論 XD
比如操偶師也完全有你講的問題,要多久、不聽話怎麼辦,但你還是要訓練。
作者:
poke001 (黑色雙魚)
2016-07-08 04:53:00@w大,我之前布板有推文過奇X密碼就是N年前的給小朋友的
操偶師和口白師的需求性質完全不同喔...口白師甚至只是你覺得"換多人可能會比較好"
作者:
poke001 (黑色雙魚)
2016-07-08 04:54:00的動畫的水準...而劇本我根本已經懶得講呃
如果不單侷限在配音,多訓練台風什麼的應該也還有一些應用能去。
作者:
poke001 (黑色雙魚)
2016-07-08 04:56:00至於口白師...其實沒那麼多市場,你養那麼多人要幹嘛?
你所謂業界的人認為怎麼樣才好,我想虛淵的訪談夠表達出當局者迷這點了XD。
別說這兩家願不願意把家學外傳了你找誰願意去學一個不知道工作哪裡找的技能來著 XD
不要把東西混在一起講的話,你提的點其實都是很單純的市場問題或經濟問題...
作者:
span (柏)
2016-07-08 04:58:00事實上是整個臺灣配音界的環境都很糟,非官話更難樂觀
作者:
poke001 (黑色雙魚)
2016-07-08 04:59:00我講實際一點的問題,我自己教師體系出身,身邊朋友有工作當然先轉行誰等妳他X的幾年後才會有的工作,還不穩定
在合理考量之下口白師這職種人數根本不可能變多 XD
作者:
span (柏)
2016-07-08 05:01:00若衣食無虞,願意為文化傳承奉獻的人不會少,問題大家吃不飽
說到底,繼續堅持就是那樣的狀況,要不要嘗試還是那些公司的事情,反正對圈外人來說接受度問題就擺在那裡。很多啊,尤其藝術相關的。
老實說我完全不覺得練口白師能開闢多少市場...組個十人豪華特效團隊搞不好還比較有即效性...
作者:
poke001 (黑色雙魚)
2016-07-08 05:05:00藝術相關很多轉職到其他公司當美工,自己堅持畫作的有多
作者:
poke001 (黑色雙魚)
2016-07-08 05:06:00少...
最好例子,你以為虛淵看中霹靂的理由是什麼 XD現在的模式真的那麼對圈外人極端不友善的話,老虛又
是怎麼被電到的? 就是霹靂的CG+戲偶混合演出啊霹靂的CG技術力絕對是海放金光好幾座山頭
如果真是這樣,《東離》作為一個推廣作品為何不採單人口白?很明顯嘛。
技術和規模這兩個答案都不合理,老虛和霹靂的第一次接觸不是作為投資夥伴,而是因為一片DVD
作者:
poke001 (黑色雙魚)
2016-07-08 05:10:00為何不採單人口白? 我想我大致猜得到答案,一部分是因為
而且日配那個本來就是針對日本市場的考量,國內算是間接(?)受益這樣
作者:
poke001 (黑色雙魚)
2016-07-08 05:11:00要練兵,另外一部分是因為黃大自己出來也單人沒辦法應付
至於日語為何不採單人口白? 日本有口白師嗎 XD這因果有點混淆啊 XD...
我是不怎麼細分配音跟口白這回事啦,反正對我這種基本是圈外的來說一樣。
作者:
poke001 (黑色雙魚)
2016-07-08 05:12:00趁現在讓下一批賺一個亮眼的戰績才是最適合的
作者:
poke001 (黑色雙魚)
2016-07-08 05:14:00沒差,所以我認為這邊就是給台配新人賺戰績的
作為觀眾看到最後的版本就好了,你口白師的聲音最後有沒有出來對觀眾沒差啊。
其實看特番我也知道是先臺語版再給人依照語氣做參考配日配。但就我來說都是「配音」。
作者:
poke001 (黑色雙魚)
2016-07-08 05:17:00最後哪版人氣高有差嗎?反正最後台配日配都能記上一筆
所以如果你分不出文編和主編,那文編會因此變得不重要嗎... 應該不會吧?
作者:
poke001 (黑色雙魚)
2016-07-08 05:18:00而現在台配需要的就是那一筆名聲,當然最後發展還是要看
重要,但那跟中間這個東西是不是直接放給末端看是兩回事。
作者:
poke001 (黑色雙魚)
2016-07-08 05:19:00情況,以戰略來說現在確實是最好的排布
就好像商品製造的設備很重要,但末端消費者不需要能在買餅乾的時候看到那台包裝機一樣。在《東離》日配的狀況下,臺語的單人口白就是那些設備。
作者:
poke001 (黑色雙魚)
2016-07-08 05:20:00其實T大說的沒錯,他是以消費者角度的結果論而對霹靂來說,這部分他有更好的考量....
那個... 東離在台灣的官方通路首發還是只有台配(小聲
核心論點嗎……作為末端觀眾,你的作品要爭取我的接受度就要改善這些問題,而不是跟我解釋這些為何做不到這樣。我怎麼好像記得前陣子有說有雙語版什麼的?
嗯,但是觀眾不成為消費者的理由不只一種啊。雙語板目前只是個還不知道有沒有機會出的東西
台灣一般通路目前買得到的就只有台語版話題好像又迴圈了你不能接受布袋戲的原因在一人配多角不代表布袋戲市
作者:
poke001 (黑色雙魚)
2016-07-08 05:25:00嘛...消費者不管你角度有幾種,銷量才是鐵錚錚的數字
我並不認為這是唯一問題喔。沒關係,反正有要去日本……
其實不管是日配還是原先的一人多配,我認為先錄好口白再操偶的重要性在東籬被日配的期待度掩蓋掉了。布袋戲不是動畫,木偶的臉不像動畫人物可以大幅度的轉換來表達情緒,很大一部分要靠分鏡、動作和口白的三方面高度配合來呈現效果。其實前導片日配就能發現到單聽配音的確很好聽,但是碰到近偶頭的分鏡就會有股違和感,聽到中原麻衣的配音我們會想像應該會看到一副驚訝的表情,但是木偶的標準表現方式應該是中距離鏡頭然後抖動身體倒退三步,沒配合好就會變成當廣播劇聽和默劇看反而比直接看還好的情況。這不是多人配音或日配的問題,而是製作程序的現實,不過我猜之後要是有人指出這方面的問題時,會誤會或被誤會成是在擁護一人多配而反多配,趁現在談到配音也先談一下。
……怎麼聽起來好像是操偶沒在該表達情緒時做出對應動作的問題?按照特番介紹的製作順序,也是先製作臺語版,再將有口白的成品給日方聲優參考口白情緒配音,雖然現在還看不到臺語版,但按理丹翡驚訝的地方臺語口白也該是驚訝的才對。
作者: SDGAZO (竹雨) 2016-07-08 06:24:00
正確來說,是台語氣口和日語發音句型和長短不同造成的問題
是日語對不上操偶喔 因為日配變成吹替 日語和台語 同一
作者: SDGAZO (竹雨) 2016-07-08 06:25:00
時間請繼續收看
句話的長度會不一樣 再怎麼修正 難免會有對不上的地方
因為動作是配合台配啊,日配是去配合動作,台語和日文本身的節奏本來就不一樣,當然有不協調感,別把問題扯上操偶
但是丹翡的部份,並沒有看到那個「驚訝的標準動作」啊,或是這部份是日語配音情緒表達比較激烈?如果是臺語日語節奏差別的問題,那應該只是有時間差而已吧。不過那段是在連續打鬥動作中,所以本來就沒有設計這個動作也不一定。
東籬的話,你要依日配下去操偶轉分鏡還是日配? 如果有句台詞情緒重點台語文法放在前方日語卻是放在後方,那拉鏡頭和做動作的時間點要放在那裡? 其實真人電影用別國配音也會有類似的問題,但是演員表情可以淡化,在布袋戲就是生死相關了,所以才說一定要口白、分鏡、操偶的"高度"配合,是怎麼互相配合的問題而非單一方。
《東離》的日配比較接近是後製上去吧。我的意思是丹翡的畫面並不是動作跟配音情緒錯開,應該是一開始就沒弄上那個配合情緒的動作……
作者:
n99lu (大家都有病)
2016-07-08 06:35:00所以日配比較像吹替 就是因為有點對不上動作
要配合我只想的到依照日配在拍一次,不然怎樣都很難搭
不過先行畫面丹翡的臺詞其實很少,就「阿尼烏A」、「喝」、「啊」幾聲,比較感覺對不上的應該是丹衡。要照日配來可能還要操偶師懂日文……?
沒啦XD 我只是因為麻衣的胡索打是表情畫面和配音的完美結合才拿她當例子,不是真的說前導片她的片段有問題,沒說清楚讓你誤會了,不好意思XD
喔,原來如此XD,不然我在先行畫面真的覺得對不上的是丹衡擦嘴角血那裡……
作者:
gowaa (囧mmmmmmmmmmmz)
2016-07-08 08:45:00這要不是虛淵 大概不會有那麼強大的聲優 台灣一般聲優真的配的話太難 就連大俠也不像黃文擇那麼強 他練了好幾年才有較好的功力 而且都是先配好音 才跟動作的 這真的很困難
作者:
worldark (é”克貓)
2016-07-08 09:03:00是導演要懂吧
訪談有說日本為了對應布袋戲的製作在台詞和配音都做了很多的修正先行PV其實有很明顯有聲優和畫面對不上的情況對日本聲優替布袋戲配音也是一種全新體驗如果操偶人員聽得懂日本自然可以去配合日語做操作如果東離大成功的超乎想像說不定有機會看到霹靂開日本分社,到時候就有機會看到日本人操偶了(幻想文
作者:
blue1234 (è–僧穢)
2016-07-08 10:00:00黃文擇女聲超讚的,妖后的聲音如果換做女生配搞不好沒那種男人要的味道。我是從聖石開始看的,根本不在意女生給男生配音會不會噁心什麼的。
不會看的還是不會看 一人口白是有令人驚訝的地方現場表演兩個完全不同聲線的角色互打 快速的切換不同聲線 又要跟操偶師的動作搭配上 看過之後真的很佩服
又不是說霹靂要撐起台配市場 多男女聲2~3位還好吧
作者:
arcanite (不問歲月任風歌)
2016-07-08 10:57:00這也是轉型衝擊 改日配多人會出現的對不上台配畫面
作者:
blue1234 (è–僧穢)
2016-07-08 11:28:00台灣現在的偶大多都很重,可以從日本戲迷培養操偶技巧吧?
單人配音源因於野臺戲限制 但在走向影片化演出後仍執意以單人配多角色音 只會顯得很突兀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