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是我們不應完全忽視這些評語,倘若不能準確地掌握神韻
便分辨不出米芾與吳琚的差別;而認為顏真卿近乎周鈞亭,
甚至覺得黃山谷和沈周類似。
所以,我想再聊些古人的論述,元朝虞集題此碑時說:
楷書之盛,肇自李唐
若歐,虞,褚,薛 尤其著者也!
余謂歐公當為三家之冠,蓋其同得右軍運筆之妙諦。
觀此帖結構謹嚴,風神遒勁,於右軍之神氣骨力兩不相悖,實世之珍。
但學《蘭亭》面而欲換凡骨者,曷其即此為金丹之供!
(註5:遒勁是剛健有力的樣子。我想以此帖係碑刻,用筆方整脫不了干係
所以歐體適合用狼毫筆來書寫,山馬筆勉強可以。)
個人對這段話的受用與經驗是:
有時寫行草不免寫滑了,寫俗了,甚至寫髒了;
如果此時能練一練九成宮,再去寫行草,
便能回到清和秀健的神采。
而明朝王世貞則評云:
信本書太傷瘦儉,獨《醴泉銘》遒勁之中不失婉潤,尤為合爾
筆者猜想這就是所謂的 "融豐腴於瘦硬之內"
推其由有二:一是橫畫左低右高的取勢沒有那麼誇張
其二是摩拓不絕導致的失真,所以筆畫較為豐潤
甚至起筆轉折處有似方似圓的妙趣
附錄:九成宮醴泉銘:http://www.9610.com/oyx/07.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