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saram (saram)
2015-12-17 22:22:00這是個文化問題.農業社會時代,生活步調緩慢,但人民崇尚勤儉,引以為傲.又鄙視休閒活動如跳舞歌唱狂歡等.把全天時間用在農事或雜務方面.整個村子找不到一個失業者.等到輕工業時代大量農民後代走向工廠,把勤勞習慣帶入,以加班為樂事.有景氣好時一個月休假兩天的習慣.而服務業也跟進,終年不休,每天8點到晚間十點,給客戶便利.一直沒改變的是:不愛休閒,寧可在上班時摸魚打屁.放棄休閒機會,把它換取成酬勞,在努力花掉.下班後持續的焦慮狀態,就算外出也是急急忙忙的好像很趕.很少人想要安靜地用兩個小時看一本不嚴肅的書.或慢條斯理地主一餐飯,然後慢慢吃完,慢慢地洗碗刷鍋.自助餐十幾分鐘就打發了,紙盤一扔,效率其高無比.再去逛夜市沒有人想"少賺錢,去純粹做一次不花錢的休閒之事".寧可"多賺錢,把錢拿去做一次花光的休閒之事".假設強制企業讓員工每天工作八小時領同樣薪資,那麼員工一樣地會去賺外快,把時間填滿.沒有人嫌錢太多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