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報] 有些人才,就算“傾家蕩產”也要拿下

作者: s10235009 (鈣鈣)   2017-04-30 23:08:58
致CEO:有些人才,就算“傾家蕩產”你也得拿下!
https://mystock911.com/20170430_627708.html
 
花70%的時間磨合團隊,不如花50%的時間找對人
我曾幫一家電商公司招過一個非常優秀的人才,這個人曾是某明星創業公司的二號員工,有把公司營收從 0 做到 6 億的經驗,擁有豐富的供應鏈和運營經驗,是全能型人才。
有兩家公司都想挖他,最後他選擇了離家近的公司。
他清楚公司價值所在,一上來就選擇了期權,連高薪都不要。加入半年後,把主營業務扭虧為盈,然後公司順利融資到 C 輪。
而另一家公司引進其他人才,在供應鏈方面給公司帶來巨大的資金壓力,最後公司倒閉。
這是我獵頭生涯中印象最深刻的一件事。它讓我真正明白了,人,特別是精英人才的招與留,對於創業公司而言,事關生死。
作為一個閱人無數、閱公司無數的獵頭,我就想與各位 CEO 分享一下,如何鎖定並拿下高級人才,穩定團隊,培育團隊中流砥柱。
1.有些人就算“傾家蕩產”你也得拿下?
首先我們來看滴滴CEO程維和總裁柳青的故事。
“不讓我投,我就給你打工吧。”2014年6月,當時代表高盛投資、卻再三遭拒的柳青對程維說。
程維一臉鎮定,維持著笑眯眯的表情,心里卻唱起忐忑。柳青在高盛年薪千萬,而那時滴滴薪水最高的人年薪也不過25萬。
回到公司,程維做了兩個決定:
一是繼續跟柳青談判,用股權的方式來調整她的薪水;
二是找來公司財務總監,隻說了一句話,不管你用裁員還是其他方式縮減流水,不惜一切代價也要挖來柳青。
結果我們都知道,2014年底,入職不到半年的柳青主導了滴滴F輪7億美元融資。
這故事在獵頭界廣為傳頌,它說明的是:戰略級人才挖角,是CEO不惜一切代價也要落地、必須親力親為的事情。
市場上的人才都是“優質優價”,想花小錢辦大事,基本沒可能。所以老板們,該出手時就出手,該高薪就不要吝嗇,猶豫就等於永遠錯失良機。
2.什麼時候高薪挖人是大殺器?
如果你正遇上這兩種情況,我建議你果斷用高薪砸暈對方:
一是,當新引進人才可以加速融資速度時,必須要舍得花錢。
資本寒冬時,互聯網金融企業常常用幾百萬年薪挖金融局、銀監會公務員出身的人。金融行業受政策影響巨大,經濟下行時候,國家勢必會加強對金融的監管,這個時候下重注要挖人,可以規避政策風險、加速融資。
二是,兩家業務相近的公司競爭白熱化時,也不妨試試破壞性挖角。
比如,有兩家公司的主營業務都是遊戲,產品類似,還在相互抄襲。那麼對於其中一家公司來說,用三倍的薪水挖另一家公司的遊戲主程就不失為明智之選。
3.招人留人的三種正確姿勢
當然,為避免空降高管把組織搞得雞飛狗跳,高薪挖人成為公司走向不歸路的開始,強烈推薦各位老板這樣三步走:
Step1:實行BOSS團製度
公司引進核心高管時,最好讓其他所有高管都參與面試。這樣做的好處是公司不容易出現山頭政治,由於是集體的決定,所以大家更願意配合新同事開展工作,不會當他是外來人而另外抱團
Step2:給招人留出充足空間
打個比方來說,某CEO要招一個做社交的產品經理,社交形態豐富,包括社區、APP、直播等等,如果隻招一個有做直播經驗的人,就並不是最優解。在創始人發現方向需要調整時,比如不得不去做社交短視頻,那此時就需要一個有學習能力並且能適應業務微調的產品經理。這樣可以節約成本、提高效率。
Step3:支付薪水的正確姿勢
如果對方選擇高薪,作為創業公司CEO的你可以大膽給錢,但給錢的方式一定要嚴格。阿里巴巴的做法是,公司表現最一般的員工每年發15個月的薪水,最好的員工可以給到27個月。
其實這種保持饑餓感的方式最適合創業公司,薪水數目由應聘者定,支付方式由公司定:如果可以完成KPI,除高薪還有額外獎勵;如果做不到,可能幾個月就被開掉。
4.尖兵留不住,公司不進步
我們把企業里的員工分為三類:
第一類,普通的員工,主要負責日常執行,換誰一樣干。
第二類,有潛力的人才,在執行中實現創新,並且能夠適應公司的微調。
第三類,是我們說不可或缺的負責人。可能是從明星公司挖來,也可能有特別多的資源,這樣的人離開後公司就無法正常運轉。
普通員工,只要保證能拿到工資,保證正常上下班,不要讓這些員工心生怨恨就足夠。
明星員工加入之後,能迅速做起公司的某塊業務,如果你不開高薪,這種人就會迅速被其他公司搶走。
而第二種人能擔事、有創業精神,是創業尖兵,這樣的人一定要牢牢盯住。這種人有很強的學習能力和可塑性,要為他們的渴望創造成長的環境。
公司里面最拔尖的那10%人才,是未來整個公司持續發展的核心動力源泉。這種人才數量不夠公司就會死氣沉沉,只能按照上級的要求執行。這些尖兵一定要全部留住,少一個人,公司發展就可能慢好幾年。
5.老板要把自己從具體事務中解放
CEO要多花時間在人和戰略上面,要占50%的精力,而不是主要陷入事情本身。
打造團隊這件事不能假手於人。如果用一兩周時間把人找來,後面要花幾個月去改造,不斷地跟在他後面,看他做的怎麼樣,不斷提改進意見,那招聘其實就是失敗的。
應該在前期找人上多下功夫,好的人才值得花非常多的時間去發現和溝通。如果CEO 70%的時間都在做具體事情上,那只能說明你的團隊還不夠強。
CEO應該打造一支優良團隊,把自己從具體事務中解放,將注意力放到更重要的地方。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