臣之所好者道也,進乎技矣。始臣之解牛之時,所見無非牛者。
三年之後,未嘗見全牛也。方今之時,臣以神遇而不以目視,官知止
而神欲行。依乎天理,批大郤,導大窾,因其固然。技經肯綮之未嘗
,而況大軱乎!……今臣之刀十九年矣,所解數千牛矣,而刀刃若新
發於硎。彼節者有間,而刀刃者無厚,以無厚入有間,恢恢乎其於遊
刃必有餘地矣。(《莊子‧養生主》)
這一段引文是《莊子》「庖丁解牛」的寓言故事,也讓人聯想到
日本有所謂的「職人精神」,工匠們對自己的產品要求細節、精益求
精,追求完美和極致。庖丁解牛當然不是只講究技術,而是追求技術
之上的「道」;但並非完全沒有或不要技術,如同庖丁自述,一開始
解牛時,庖丁看見的牛是一頭龐然大物,也就是說他對牛的身體構造
、骨骼、肌肉等所知有限,經過三年訓練,才能夠以「專業人士」的
眼光看牛,知道解牛要從何處下手。處在這一階段確實要潛心修練、
心無旁騖,不要去問學習這些有什麼用,更不要想著如何將這些知識
、技術拿來賺錢,那些都只會對學習造成干擾、分心而已,成不了大
氣候。
真正的學習並不是死背,將很多知識塞進大腦而已,現在網路發
達,各式各樣的資訊都可以上網搜尋。重要的是掌握根本原理,也就
是由知識、技術的層次,進入思想、智慧的層次。庖丁之所以能夠解
數千牛而刀刃不傷,靠的是道家的玄理(依乎天理、以無厚入有間)
,將心靈歸零放空,不與任何外物產生對立矛盾、扞格衝突,這一點
不僅是解牛的原理,也是生命修養的原理,學到這地步才算有小成。
即使是西方的科學,也不是停留在具體應用的技術,用來在社會上取
得名利權位而已;要具備科學精神,發現、探索宇宙的真理,才是真
正的科學家。
知識技術、思想理論的學習,終極目的是落實到我們的生命當中
,讓自己改頭換面,在深層情感上對這些觀念有呼應、有共鳴,由內
而外展現新的生命氣象。庖丁「游刃有餘」象徵的就是瀟灑自在的道
家型人格。到這一步可以說是學無止境了,要用一輩子的工夫努力實
踐。真正的大師就算你不完全懂他的學問,也可以感受到他對學問的
熱情投入、孜孜不倦,以及自然散發出的人格風範,或許這就是庖丁
所好的「道」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