雖然是很老的議題了,但還是回應一下吧。
有些聖經的話語是反省用的,對自己說的;而有些是教訓人的,指責錯誤的。
兩者有時可以混用,有時混用會帶來不好的傳福音結果。
所以聖經的話語是對著誰講的很重要,不是只舉某一句,然後就望文生義,
普通的書這麼作尚且都會有斷章取義之嫌,聖經這麼解常成了教義之爭。
關於人能否行善這件事,絕對的答案永遠是傷人的。
當一個老師為學生擋子彈死掉,是否可以說這不叫善,只因那老師不信神?
當一個軍人為同袍犧牲斷後,也可以說這不叫善,只因他是異教徒?
忘了帶錢包出門,遇上沒有任何條件就願意借錢的陌生人,對方行的是什麼呢?
世俗的善,靈性的善,是否有明顯的界線?
剛硬的基督徒會強調說事實就是事實,一碼要歸一碼,
因為聖經就是這麼寫的,再如何感人的人性光輝,都不是善,
只有活在基督裡的人行出來的才可能是善。
然而,聖經裡面描述的善,是不是要基督徒去拒絕為每個義舉喝采感動?
是不是要基督徒去主動否定一切人文精神,因為髒了的東西不能碰?
我好像還沒看過這種經文,如果有麻煩提醒一下。
聖經裡面也說凡是人都沒有義的,行出來都不是自己想要的,
但我看這樣的經文,常是聖徒對著自己懺悟,而不是指著別人鼻子。
所以強調人「行不出善」的必要性在哪裡?
也許是對著自以為是好人的、公孫布被的,行善積陰德,放生養陰德的;
因為那不過是偽善。又或者是對著自己講,免得自己驕傲。
我要說行不出善對於基督徒而言雖是絕對的教義,
然而基督徒不一定要容不下任何教外的美德。
大家都知道托爾金著作魔戒,有著許多關於聖經的隱喻,裡面有一段是這樣寫的,
羅斯洛立安是中土世界裡最接近西方世界,主神們所居住的地方,美得讓人讚嘆。
然而在精靈眼裡,羅斯洛立安不過是倒影,因為他們之中有人看過真正的仙境,
那就不只是羅斯洛立安所能顯現的。但僅僅是倒影,也足以使人心碎。
倒影的確不是真的,然而倒影讓你隱約看出實體的美善。
聖經上面寫著,上帝創造了一切,包括了人。然後祂覺得「一切所造的都甚好」。
而人類是按著神的形象的造物,人一開始是近乎完美的,直到墮落前。
墮落的造物自然永遠不再有完美的行為,罪惡跟隨著他直到死。
可是正因為人仍是上帝曾經最愛的造物,那麼他們的一舉一動,精神與認知,
也依然有著神的影子,需要刻意地否認嗎?
世上有很多美好且叫人感動的事物,是啊我們可說那些都在罪的陰影下蒙塵了。
然而正因為不完美的人的掙扎,有殉道的,有自願犧牲的,有無私奉獻的,
即使是小小的惻隱之心,感性的人都會覺得這是神在造物身上留下的痕跡,
而不是上帝只挑選某些人在祂之中成善成聖才有這些事。
因為世上不是每個行義舉的人都是基督徒,基督徒也不可能獨善其身躲在家裡,
認定世上除卻主下的弟兄,再無一丁點值得自己給點掌聲的人事物。
畢竟,正因為這些人性的努力都只是曾經純粹真善美的倒影,
所以上帝與永生才叫人盼望。
我是覺得基督徒可以不必要在教義上妥協,然而跟世上過半不是信上帝的人尋求
和解的邏輯,並不是這麼困難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