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我只有上色而已。
證明我的觀點是有改革宗的神學根據。
本書介紹裡面是說要把基督教要義三年讀完一遍,
我對照我手上的加爾文出版社的第二版(根據1559最終版),
行文是有點不同,
是本書編譯者呂沛淵博士有改動文字嗎?
或是用的是第一版(1536)?
這部份我就不瞭解了。
最後一句上色的,就是我之前#1QZtxt-f說,兩個檢驗中的
1.「出於神」即便為真;
2.「歸於神」卻沒有被執行,這樣的善行就是不完全、受損的。
正如引用一篇優秀論文,即便論文本身沒問題,
但若沒有加上註解就會有剽竊的嫌疑。
但不能跳躍到說什麼「天然善」,好像善的源頭除了神以外還有誰一樣。
「基督教要義」每日靈修版
DAY 224 [2.3.4] 所謂 「好人」的美德善行,是來自神的特別恩賜
https://goo.gl/JkPhCY
https://goo.gl/aFscmR
有人會問:世上的 「好人」具有某些美德善行, 「壞人」行為卑劣不堪。如果好人壞人
的本性一樣,則為何會有如此的分別呢?品性好的人,如果小心培育,是否就有真實良善
呢?我們承認: 世人中有些人有好品行,這些外在的善行,是神所賜的普遍恩典,然而人
有這些道德善行,不能證明他的本性是良善的。世人不論他的品性如何高人一等,不論他
如何培育其品德,他仍然是屬血氣的人。究察所謂 「好人」的心思與理智,其本性是墮
落敗壞的,若樹根是敗壞的,如何能結出正直的果子呢?
屬血氣的人本性沒有任何真實良善,所謂的 「善行」不可能出於他自己。外表上的好行
為不能遮蓋內心的罪性,許多善行的背後有邪惡的動機。只要人的意志仍是被罪性捆綁,
其意志就沒有追求真實良善的能力。所以,所謂 「好人」的善行,只能說是神所給予的
普遍恩典,在程度上有區分。在某些罪人身上,神賜給他比較特別的恩典,約束他們的罪
性,使他們作出一些善行,在人眼中是 「好人」。他們比 「壞人」所得的恩典多,所以
在外行為上沒有那樣 「壞」。他們的道德表現高人一等,例如少年的官(可10:20)、悔改
信主之前的保羅(腓3:6)。
所以,主賜給這人特別的恩典,卻沒有賜給那人;有人在這時候得著神的特別恩待,在那
時候沒有得到。例如當主立掃羅為王時,叫他變成新人(撒上10:6),後來他顯出悖逆的心
行惡時,他失去了這恩典。世俗君王中的好王,也是蒙神賜下與眾不同的恩典才華。這是
神的護理,使作王之人有英勇仁義的品格與作為。我們也當如此來看一般人,一個人無論
他表現如何優越,總是受他自己的罪性野心所驅使,自稱為義,這就使得他一切的美德善
行被玷污了,不得神的喜悅。在人眼中看為尊貴的,在神眼中看為是憎惡的(路16:15)。
真實的良善,是以榮耀神為中心,若是沒有熱心信靠神、榮耀神,則已經失去正直的核心
意義(林前10:31;羅14:23)。人若是沒有蒙聖靈重生,不可能熱心榮耀真神。所以,以賽
亞說: 「敬畏主耶和華的靈」必住在主基督身上(賽11:2),凡是不在主基督裏的人,是不
可能真正敬畏神。「敬畏主耶和華,是智慧的開端」(詩111:10)。世人虛有其表的美德善
行,在社會人士中得到他們的稱讚,但是在天上審判台前卻無法使人稱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