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Qc-guFj
m:
強調做不到做不到,對實踐信仰意義非凡呀!
基督信仰要實踐的第一步是什麼?難道不是接受耶穌作救主嗎?
耶穌在這裡回答的問題是,要如何承受永遠的生命。
如果沒有第一步接受救恩,只想著要去幫助鄰舍,
這樣並沒有辦法得救。
當然,直接幫助鄰舍可以成為一般意義的善人,但不是成為基督徒。
所以,這非常有意義,一點都不超譯喔!
※ 編輯: mapuff (120.104.221.118), 03/05/2018 10:24:26
※ 編輯: mapuff (120.104.221.118), 03/05/2018 10:25:14
推 theologe: 我認為耶穌要講的是用肉心來看律法。03/05 10:27
→ theologe: 其實兩邊認知的差異,我想癥結還是在於保羅舊觀vs新觀03/05 10:38
→ theologe: 。舊觀認為信仰的核心就是「因信稱義」,新觀則認為因信03/05 10:39
→ theologe: 稱義只是信仰核心的多個模型或表達之一。03/05 10:39
→ theologe: 其實也不要說新觀啦,一般羅馬書的註釋書,或者比較深入03/05 10:40
→ theologe: 的討論,都不會說信仰只是很單面向的因信稱義;或者說03/05 10:42
→ theologe: 因信稱義的概念是豐富的,例如我之前提到三個層次。03/05 10:42
→ theologe: 從復和的角度,「愛仇敵」除了「做不到」的角度,還有一03/05 10:44
→ theologe: 個認知翻轉、需要踏出一步的議題。律法師在需要認知「03/05 10:45
→ theologe: 做不到」之前,需要先認知「要去愛仇敵」,下一步才是03/05 10:46
→ theologe: 「做不到」,再下一步才是「需要救贖」。03/05 10:46
→ theologe: 他現在還卡在律法說愛朋友、不愛仇人的層次。太5:4303/05 10:49
太5:43 「你們聽見有話說:『當愛你的鄰舍,恨你的仇敵。』
推 theologe: (因信稱義的三層次是指#1QQ5FUV9;「復和」不是那三層03/05 10:53
→ theologe: 次之一,而是信仰核心或救恩的另外模型:稱義-復和-窄門03/05 10:54
→ theologe: ;其實還有爭戰說、感化說等等等)03/05 10:54
→ theologe: (稱義的模型被定下來,是從Anselm開始)03/05 10: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