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討論] 得救不是受浸

作者: pinjose (jose)   2018-09-03 14:01:31
轉至倪柝聲,得救之路。
得救的方法不是受洗
˙˙現在我們再來看一個問題。有一班人說,人如果不受洗,就不能得救。也許在我們中
間,不會說這樣的話;但是有的人因為受羅馬教的遺毒,就充滿了這樣的思想。這一次,
我們幾個同工在廣州碰著好幾個西國的教士,他們都頂注意這個。你記得香港的某教士也
是這樣。他們也有聖經的憑據,就是馬可福音十六草十六節:「信而受洗的必然得救;不
信的必被定罪。」有人說,這豈不是說,人如果信了沒有受洗,還不能得救麼?因為這一
節聖經明明說,信而受洗的,必然得救。
˙˙在這裏我們要問一個問題,到底這裏說的得救,是指著什麼說的?不錯,這裏是告訴
我們,「信而受浸的必然得救」,但是反面說,「不信的必被定罪」。這給我們看見,這
裏的得救必定不只是指著不定罪說的。在這裏我們要特別注意,因為主說信而受洗的必然
得救,那相對的該是不信的不得救。但是現在頂希奇,這裏卻說,不信的必被定罪。所以
上文所說的得救,必定不是指著下文的不被定罪。我們要看見,這裏的得救,不只是指著
在神面前的得救說的,也是指著在人面前的得救說的。在神面前是定罪和不定罪的問題,
在人面前就是得救和不得救的問題。在神面前,信主耶穌的人就不被定罪,不信的人罪已
經定了,這是約翰福音三章十八節所說的。但是你不能說,信而受洗的人,就不被定罪了
。信而受洗必然得救,這能說。信而受洗不被定罪,這不能說。因為定罪和不定罪,是與
神發生關係的;得救和不得救,不是與神發生關係的。得救的問題,是與人發生關係的。
所以有受浸的問題進來。被定罪和不被定罪,這是在神面前的事,所以只有信和不信的分
別。得救和不得救,這不是在神面前的,是給人看的,所以有受洗和不受洗的分別。
˙˙我們讀聖經的時候,一定要留意這些講究。我們再舉約翰福音三章為例。主耶穌在五
節說,人若不是從水和靈生的,就不能進神的國。以後到六節、八節再提到這件事,就只
說從靈生的,而不提從水和靈生的。因為神的國有兩方面,一方面是屬靈的,一方面是在
地上的。在屬靈的這一方面,人如果沒有重生,就不能進神的國,這是事實。但是還有人
的這一方面,就不只是從靈生,也是從水生。靈怎麼樣?風吹來吹去,或者說,靈吹來吹
去。在原文裏,風和靈是一樣的字,都是pneuma。靈吹來吹去,不知道從哪里來,也不知
道往那裏去。人有沒有辦法管天上的風?沒有辦法。它要吹來就吹來,它要吹去就吹去。
我們許多時候不過聽見風的聲音,知道它來了,或者它去了。但是我們能管地上的水。風
要不要吹到我的臉上,我沒有法子管。我要不要到水裏去,我可以管。風隨著它的意思,
水隨著我的意思。我要得著天上的靈來作工,叫我到神的國裏去,我不能管。但是到水裏
去,我能管。我能在地上神的國裏有分;我受了洗,人就不能說,我不是屬乎主的人。所
以主在馬可福音十六章說,信而受洗的必然得救。
˙˙得救與不定罪到底有什麼分別呢?請你記得,定罪是絕對的在神面前的事;得救是相
對的在神面前的事,同時也是在人面前的事。我定罪不定罪,是在神面前的。我得救不得
救,是與神發生關係的,也是與人發生關係的。得救是向著神和人的,不定罪光是向著神
的。在神的面前,一信就不被定罪。不信的人,他的罪已經定了;在基督裏的人,就不被
定罪了。不信的人罪已經定了,這是在神面前所一直問的。但是感謝神,在神那裏有得救
的問題,在人面前也有得救的問題。一面要相信,叫我在神面前得救;一面要受洗,叫我
在人面前得救。今天如果有一個人,一直是暗暗的作基督徒,我們承認不承認他是基督徒
?他是信了,在神面前不被定罪了,但是不能說他在人面前得救了。在神面前是要不被定
罪,在人面前是要得救。如果有一個人,實在相信了神的兒子,實在相信了主耶穌十字架
的工作,但是在他口中從來不說出來,也沒有受洗過,別人就不知道他是不是得救了。所
以在神面前的得救,在神面前的不被定罪,只有一個條件,就是信。但是在人面前與人有
關係的得救,還必須加上一件,就是要受洗。我不是說,不要受洗;我們絕對要受洗。這
受洗是與你得救發生關係的,不過這得救不是像有些人所認為的。這絕對不是不被定罪的
問題。不是說,不受洗就必被定罪;是說,不信的就必被定罪。在神面前沒有受洗的問題
,是信的問題,信就已經定規了。受洗不是為著神的,受洗是為著人的。受洗是在人中間
的見證,證明你站在什麼地方。你是在亞當裏的人呢,或者你是在基督裏的人?這是用受
洗來證明出來的。
˙˙感謝神,主耶穌十字架旁的那一個強盜到樂園去了。那時候彼得還沒有去,約翰也沒
有去,保羅也沒有去,主耶穌才剛去,而那一個強盜也去了。但是他沒有受洗。因為在主
面前,凡求告主名的人就必得救。為什麼求告?因為信。但是地上的人說他得救不得救,
這是第二個問題。再過幾天晚上,我要給你們仔細的分析一下。在聖經裏,好像稱義是在
神面前的,赦罪是在神面前的,不定罪是在神面前的,得救是在神面前的,也是在人面前
的。你對這些不清楚,就要出許多問題。你看見在聖經裏,有許多地方是指著在人面前說
的,有許多地方是指著在神面前說的。如果把它們混在一起,就錯了。
˙˙我已經講過,受浸就是說到人怎樣從亞當裏出來,到基督裏去。這一邊是亞當,那一
邊是基督。我們要從亞當裏出來,到基督裏去。我們怎麼出來呢?我們是亞當的一部分,
現在我們怎麼能從亞當裏出來,到基督裏去呢?那我要問一句話,我們是怎麼到亞當裏去
的?我問我們是怎麼從亞當裏出來的,也許有人說我不知道。所以我問,你是怎麼進去的
。你怎麼進去,你就怎麼出來。我們怎麼到亞當裏去的呢?你記得主耶穌在約翰福音三章
六節說,從肉身生的就是肉身。我怎麼成功為亞當的一部分呢?我是生進去的。你既然知
道怎麼進去的,你就知道怎麼出來。你是生進去的,你就得死出來。這是頂明白的。但是
怎麼死呢?神是在主耶穌釘十字架的時候,把我們也釘死了。所以我們在基督裏,對於亞
當已經死了。那麼,我們是怎麼進基督裏的?主又說,凡從靈生的,就是靈。我是生到基
督裏去的。彼得說,神藉耶穌基督從死裏復活,重生了我們(彼前一3)。所以是祂的復活
叫我們得著重生。在這裏你看見兩件事:藉著主耶穌的死,你脫離了亞當的集團;藉著復
活,你進入了基督。藉著死,你脫離了首先的亞當;藉著復活,你進入了第二個人。這一
切都是主耶穌作的。主耶穌在十字架上死了,就叫我們也死了;主耶穌復活了,就叫我們
進入了新造。
˙˙這裏的死是屬靈的,復活也是屬靈的,而我們的受浸是屬物質的。那受浸是什麼呢?
受浸就是我們的表演。主耶穌藉著祂的僕人,藉著祂的使徒,將祂的工作告訴我們,祂死
在十字架上的時候,把我們也包括在那裏死了。祂告訴我們這一件事,那我們怎麼作呢?
按著歷史說,這是在二千年前的事。在二千年前,我們在主耶穌的十字架上已經死了。祂
的話傳到我們中間,告訴我們,我們已經死了。那你怎麼作?我曾這樣問一個鄉下的女人
,她對我說,主耶穌已經把我釘死了,我就去買棺材。對,真對。主耶穌把我釘死了,不
買棺材怎麼辦?主耶穌把我釘死了,我得趕快去埋葬。受洗就是我去請人說,主耶穌把我
釘死了,請你把我埋在水裏。所以受洗乃是我們人對於神將我們釘死的一個答案。神傳福
音說,你死了;你就回答說,你把我釘死了,我就請人把我拿去埋葬。所以受洗就是說,
我在亞當裏已經死了,人把我拿去埋了。現在我是在復活的地位上。所以死是出亞當,復
活是入基督,受洗是埋葬。死是把亞當結束了,復活是在基督裏有了新的開始,受洗就是
這兩邊的橋樑。從死到復活就是藉著受洗。
˙˙朋友們!一切都在主耶穌裏面作好了。我們得著救恩,沒有條件可說,就是簡單的相
信。相信就是接受。我接受,因為主耶穌把一切都作了,並不用我作什麼。而受浸就是因
著信。受浸就是表演。我問你,沒有故事,怎麼表演?是先有故事,然後有戲劇呢;或者
是先有戲劇,然後有故事?所有的表演都是因為已經有了故事。因為在神面前有了屬靈的
事實,所以我們藉著受洗將它表演出來。
˙˙求神施恩給我們,叫我們看見一切都不是條件。受浸根本與救恩不發生關係,與我們
在神面前的定罪或不定罪不發生關係。在神的面前不被定罪,是藉著信。在人的面前得救
,那是受浸所表演的。求神施恩給我們,叫我們清楚得救的事。
========================
早點成熟。
不再立根基。
聖經要融會,經節要貫通,切不可不知其所以然。
聖經說信而受浸
非要把受浸扯為信的內涵。
然後內涵包山包海,真是夠了。
回歸聖經。
信就是信神是,
信入就是接受神。
不要再玩變形金鋼了。
作者: linyi781227 (paul)   2018-09-03 14:25:00
想請問信入是什麼意思?
作者: theologe (表達你我的信仰~)   2018-09-03 14:55:00
又把自己的片面詮釋當神了。
作者: sCHb68 (sCHb68)   2018-09-03 17:22:00
th的鐵三角神學才是自我感覺良好到極點。
作者: tfnop (網管測試中)   2018-09-03 18:33:00
我的問題就在第一段,信而受浸必然得救、不信的必被定罪,這裡所定之罪就是不信,因此得救的人當然是不定罪,此外因信而行浸禮有赦罪的功效,舊人已死脫離了罪,這才是不定罪的關鍵,而定罪是末日被判為不信,當然是不得救
作者: damonwhk (Damon)   2018-09-03 19:58:00
這裏不是講「不得救的必被定罪」,而是「不信的必被定罪這2句話有差吧
作者: tfnop (網管測試中)   2018-09-03 20:47:00
我的論述是被定罪就是不得救,因為這個罪是不信
作者: sCHb68 (sCHb68)   2018-09-03 20:54:00
我發現雙t有個共同特質,為了宣傳自己偏差的神學又怕踩到異端的線,這兩位常常講話都模稜兩可。
作者: tfnop (網管測試中)   2018-09-03 21:24:00
那裡模稜兩可?信而受洗必然得救,不信必被定罪,這個定罪就是不得救,因為這個罪是審判被判為不信。請sch說清怎麼個模稜兩可
作者: NewCop (新警察裡王)   2018-09-03 22:36:00
我有點好奇,既然文中說受洗與否與神的得救無關為什麼在實行上召會卻極度注重"受浸"這件事呢?如果一個願意信的人希望能在更多了解下對人做見證
作者: theologe (表達你我的信仰~)   2018-09-03 22:40:00
水洗、靈洗、血洗,這三個洗的順序,是重洗派注重的,參神學的故事。至少靈洗對許多非靈恩派來說,是跟信綁在一
作者: NewCop (新警察裡王)   2018-09-03 22:41:00
那他延遲受洗應該也沒什麼吧?
作者: theologe (表達你我的信仰~)   2018-09-03 22:41:00
起。所以「信而受洗」綁在一起或拆開,也要看是指哪個洗
作者: NewCop (新警察裡王)   2018-09-03 22:42:00
可是召會似乎非常注重"盡快受洗"這件事,甚至因此而造成某些怨言,請問這是什麼原因呢?
作者: theologe (表達你我的信仰~)   2018-09-03 22:45:00
會所內部應該也有不同派別跟實踐,因為倪李的思想都有轉變的不同階段與過程。應該有會所人士是認為信跟水洗要綁在一起的。其實信跟水洗、靈洗、血洗(一般指捨己,也可能指耶穌為世人死的寶血洗淨,不過跟我們是重價買贖,所以要捨己跟從主,是連在一起)三者的關係本就密切,只是看怎麼談。
作者: NewCop (新警察裡王)   2018-09-03 23:05:00
感謝p大解說,或許是每個人實行方式不同,因為在我所見到的狀況中,不乏有因為受浸一事被逼太緊,反而讓原先對召會有興趣的人心生反感的狀況,過去認為如果信和受洗是一起的話,那在簡單信和救恩不會失去的觀點下,會所的做法也有道理在,但在看了這篇文章後覺得似乎有點得不償失,才有此一問
作者: sCHb68 (sCHb68)   2018-09-03 23:28:00
不知這就是會所比起其他教會都急於給人受浸的原因?
作者: pinjose (jose)   2018-09-03 23:35:00
作者: motokur (人生的長旅)   2018-09-10 12:49:00
當下聽道,當下受浸XDD 相親一小時就要結婚做愛的概念餐點只影響幾小時,信教恐影響一輩子除非那餐點是毒藥,才可能像信基督教那樣影響一輩子...
作者: C2C (西土西)   2018-09-10 23:30:00
受浸只是形式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