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古代聖經各經卷的原始本早已不知去向,古代也沒有影印機或印刷術,
因此流傳於後世的聖經各經卷乃是許多的手抄本。(大部分古書都有這問題)
會造成各手抄本之間的內容有部分差異,原因是不難理解的(原因例如有:
古代的部分抄者漏抄、或抄錯、或加了附註說明、或刻意修改、或其他因素等),
也因此後世也有了經文鑑別學,藉由各樣研究、比對、考古、考證、...等,
期使真正原文的意思內容顯現。此時縱使若干抄本有若干少部分內容有爭議,
那麼對於整體並沒有太大影響,也得以因經文鑑別的結果而把那些有爭議的抄本
內容擱置、暫不納入權威。
二、葉爾曼原為基督徒,然而後來在研究新約聖經各抄本內容的差異時,
接收到若干研究者的某些推論、質疑或說法,
最終他產生了懷疑、漸失去了對聖經內容的信心,也削弱了他對神的信心。
假若真有一位善的神掌管這世界,為何世上的苦難與惡這麼多?
葉爾曼表示:許多人對於這個千古疑問的回答,都不能讓他滿意。
他最後因此成了不可知論者。
三、葉爾曼的該書的中文書名為:「製造耶穌」。會翻譯為「製造耶穌」
的原因是甚麼?假若該譯名的翻譯論點係為:
「若干抄本對耶穌的部分記載是某些抄經文士有意或無意所製造出來的,
進而推論聖經中的耶穌是後人製造出來的、是不可信的」
所以書名翻譯為「製造耶穌」,則這樣的翻譯論點
是不是可能顯示了一種"以偏概全、因噎廢食"的心理歷程呢?
(這是疑問句,不是肯定句,別吉我唷,怕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