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way8611 (帆船)
2016-09-07 23:27:29各位板友好,小弟使用V60濾杯,用一爆結束的淺培豆子
烘培時間都在兩週內,應該還算新鮮,一開始悶蒸時也會澎
使用Kalita 900銅壺,水溫90度,小水柱中心繞圓,一開始粉牆都有完整,
粉水比抓25g沖泡450cc。
但大約沖煮2分30秒過後,就不再有氣泡,咖啡顆粒就會全部沈澱
導致積水流速減慢,沖煮後段時間會拖長,全部沖完大概要3分30秒
請問這樣是不是沖泡時間就太長了?
是要將顆粒磨粗,加快流速,讓沖泡時間縮短在2分30秒內?
還是說加大水柱沖煮,加快流速?
感謝大家耐心收看XD
作者:
zop (ㄞ肝ㄞ肝~一元二十罐~)
2016-09-07 23:33:00水流加大、壺抬高一點、顆粒磨租、買個篩粉器你的水粉比好高,不會太淡嗎?
作者: chuky (查克) 2016-09-07 23:45:00
數字是參考的,重點是自己喜歡喝的感覺
作者: Hermite (Simple Life) 2016-09-07 23:47:00
你這樣問會吊出一堆隔空抓藥高手的。壞壞!
作者:
way8611 (帆船)
2016-09-08 00:12:00z大,因為使用小飛鷹,細粉很多,有試過篩粉器但流速沒有顯著差異。然後kalita的銅壺水柱實在是不不到哪裡去,但之前試過月兔印實在不習慣QQ
作者:
adgzcb (無心插柳柳橙汁)
2016-09-08 00:32:00沒有粉牆所以喝起來很難喝嗎 還是只是想有粉牆...
作者:
DFV (DFV)
2016-09-08 00:36:00你喜歡沖出來的風味嗎? 如果喜歡為何要調整?
作者:
way8611 (帆船)
2016-09-08 00:36:00主要是粉牆塌了之後咖啡粉沈澱,導致沖煮時間拉長,會有苦澀味
作者:
zop (ㄞ肝ㄞ肝~一元二十罐~)
2016-09-08 01:08:00要不要試試看1:12?不然1:14比較淡?水量大的話流的時間就久
作者:
photoless (Photoless)
2016-09-08 01:33:00一切出在淺培搭v60囉
作者:
utaa (瑪小四)
2016-09-08 02:28:00其實我在思考一爆"結束"的"淺培"豆子是哪種豆子。
作者: vein828 2016-09-08 03:30:00
如果你覺得苦澀味真的是2:30後才出現的話那就2:30停下來就好啦XD 先喝喝看 太濃就對水說不定你會發現事情沒那麼簡單
作者:
totoro3 (totoro)
2016-09-08 09:57:00有試過拿根湯匙攪一下嗎?不過問題主要還是這精美的水粉比......
作者:
ToToRoTW (番薯龍貓OwO)
2016-09-08 11:46:00我是新手,選擇水粉比10:1,沖完再加冰塊
作者: jacky7987 (憶) 2016-09-08 13:00:00
下次錄個影片阿~ 我會選大水柱XD
作者:
totoro3 (totoro)
2016-09-08 14:16:00我是指流速變慢時攪濾杯裡的粉水
作者:
yoger28 (漢子)
2016-09-08 15:47:00我個人是 02的杯,粉不要低於30g,粉太少,提水就高,會把細粉沖到下面,淺焙豆本來氣泡就少,很快就消散了,塞住時注水太滿 ,粉牆就剝落,建議2分鍾內沖完,自己再抓磨粉,中間50元繞圈就好。以上菜鳥心得
作者:
z88718119 (small eyes)
2016-09-08 21:02:00有時候會是咖啡豆的問題
作者:
photoless (Photoless)
2016-09-08 22:41:00對付淺培豆 試過梯形濾杯 v60 發現沖沒兩下 咖啡根本就是泡在水中了 v60還好一些 但這樣的咖啡 其實個人是不能接受的 後來改用kono作法 才沖出味道來 畢竟比重大咖啡粉根本不太會翻滾 你可能要有特殊的作法才能把豆子發揮出來 kono使用上 就沒差 網路上有一位賣豆的都是一爆前下豆 他就是只用kono沖所以真的找不出作法時 換個濾杯試看看囉我很喜歡買新豆的時候 第一杯用慣用的作法 滿意後 第二杯換濾杯 換手充壺 等特性抓到後 約第六杯就開始固定用最喜歡的手法沖完 然後豆子放稍微久的話 就用聰明濾杯 濾壓壺沖來喝手沖咖啡就是玩看看 找到適合自己的
作者: chrischen (一個人的長假) 2016-09-08 23:00:00
喜歡喝淡一點 磨25g用300g水去沖 沖完直接加水到450
作者:
anzari (雜音)
2016-09-09 00:15:00做過一次分段真的像v大說沒這麼簡單,初段單單酸苦而很濃,二段是有點澀的水,可是三段厚實有回甘感...
作者:
photoless (Photoless)
2016-09-09 00:43:00沖完再加水 我自己認為是不合格的作法 光萃取率就完全不對了
作者:
rayjting (Akatosh)
2016-09-09 03:06:00同意樓上的說法,但沒實際看到很難抓出問題所在,兌水是一個簡單讓咖啡變好喝的調整方法
作者: vein828 2016-09-09 03:52:00
很好奇P大萃取率怎麼算的 跟兌水的關係是?
作者:
yoger28 (漢子)
2016-09-09 08:45:00咖啡液的濃度跟咖啡粉的萃取率 是兩回事,就算兌水並不影響萃取率,影響是濃度
作者:
photoless (Photoless)
2016-09-09 12:02:00我只是用簡單的方式來說 濃度的高低 的確是可換算出萃取率 只是自己的認知 手沖濃度的控制是不容易的 因此多數作法是作出完美萃取 而不是完美濃度 少量的水要控制濃度 變數多 否則咖啡沖煮 大家隨便沖 用加水調整 用濃度計測試就好了 何必考慮水粉比 以上只是我自己的小小看法哈 濃度計買一買 自己調喜歡的濃度就可以了就好比過萃 加水會好喝嗎 可濃度是可以變動的簡單看 水量多寡 會影響萃取程度 濃度都可以變 但萃取過程是無法取代的
作者: vein828 2016-09-09 12:57:00
所以說 原po如果很有自信能夠2:30沖出萃取率達標但太濃的那兌水調整濃度不就剛剛好?
作者:
photoless (Photoless)
2016-09-09 14:37:00理論上應該可以的 想辦法把萃取做到 濃度自己調到喜歡的 至於怎量化 我就不會也懶了手沖沒有一定的水量 很難萃取順利 現在都在講手沖啊 泡水另外討論
作者:
yanis (∀⊥S!┘∀Σ)
2016-09-09 15:40:00為什麼一定要kono
作者:
photoless (Photoless)
2016-09-09 16:25:00沒有一定啊 自己去嘗試就知道答案了 畢竟這市場極淺培豆是少數 真的用梯形杯沖 你就知道 手沖只是倒水 然後用02濾杯 沖20g更是悲劇 根本就是泡水等滴漏而已 悶蒸是不可能的 這討論是極淺培豆的作法淺培豆 水倒下去 很多都不會浮起來 就躺在那 繼續倒水就是泡在水裡 萬一堵住 時間會拉長 怎麼沖 每個人作法不同 也許有人泡水過濾也覺得好喝 所以 就是看自己的實驗精神 然後找到好喝的方法手沖 完整的萃取 我想應該是不會改變的 不然豆子的特色肯定是跑不出來
作者:
BerITh (戀愛修理亮)
2016-09-09 19:40:00已放棄V60 現在用聰明杯
作者:
photoless (Photoless)
2016-09-09 21:11:00哈哈 跟我想的一樣 聰明濾杯就沒差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