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 [轉錄] 成均館榮獲中國孔子文化獎

作者: ckr (琴心)   2012-10-13 21:11:32
※ 引述《kuopohung ((風之過客)在場的缺席)》之銘言:
: ※ 引述《ckr (琴心)》之銘言:
: : 同意不可能去中國化,但漸少中國成分確實顯現在教材比例上。
: 以前教科書根本沒提到台灣文化的東西,而且國民黨政府是有系統的消滅台灣文化
: 如今的台灣主體意識就是要找回被消滅的東西
二十世紀以前台灣的閩客移民以及清朝的統治都試圖有系統的消滅台灣文化,所謂的生蕃
被趕上山,熟蕃逐漸失去自己的語言文化宗教。日本統治期間更因為國家現代化大幅提高
控制力與戰鬥力,使得高山族也不得不讓出流血保護的祖靈之地。二十世紀中葉以後,來
自西方基督與天主教傳教士,乃至於國民政府推行的義務教育,雖然以懷柔的手段在部落
耕耘,但對台灣原生文化造成的傷害恐怕更大於拿著槍砲的清廷以及日本政府。因為戰爭
帶來的對立有益民族間的隔離與文化保存,和平之下經濟與教育反倒具有毀滅性的力量。
撇開戰爭和平與文化存續不講,所謂的台灣主體意識就跟二十世紀談民族國家一樣是新建
構,然而誰是主體誰是客體,要以多少年當作分界,純粹是個人政治立場選擇,而不應是
如你以今非古,眾人皆醉我獨醒的論調。
: : 至於台灣文學的推崇,現階段來說感覺有些過頭。藝術需要時間的粹鍊,數百年的華文創
: : 作,能夠積澱出來的經典自然不易與數千年汰選所留相比。
: 姑且不論幾百年和幾千年的差別
: ps: 我認為這不是比較基準,一個好的作品不會經過時間而淘汰
: 也不論中國文化對台灣而言有其研究價值也具有蠻大影響力,這也是事實沒錯
: 但是:
: 1.台灣文化有其主體性和獨特性,不同於中國文化
: 2.台灣是我們所生長的土地(你是美國人,應該不算)
: 就這兩項來看,中國文化應該是他者,台灣文化應該是主體才對
: 那為什麼在教科書甚至是主流的意識形態詮釋裡面,
: 台灣本土的歷史,思想,文化等等...反而不見了?
: 這本身就是一個很詭異的事
以經典的產生來說,時間汰選比起當代人的選擇更為重要。舉西方音樂當例子,莫札特在
世時名聲遠不如薩里耶里,但現在音樂會聽誰的作品?我認為凱薩的歸凱薩,上帝的歸上
帝。中文教學就以中文創作為範圍選取優秀作品,而不是以政治上的國家地域作為選擇。
就血緣來說,我自當有部分是客家以及平埔,客家文化在我家族已經不存在,倒是因為父
親研究的關係,對可能具有血緣的西拉雅文化接觸多些,每年回鄉除了祭祖也到公廨奉上
檳榔米酒香煙。標籤上寫什麼,取決於貼標籤的人,無關主體的自我認識與實踐。你可以
貼我美國人標籤,我也可以自認還不是美國人。論起台灣文化,我不認為你的實踐與認識
必然高過我。自我認同比較重視血緣、文化、生長背景、或者政治取向並無高低,只是價
值選擇先後不同罷了。你基於政治上的理由要把中國跟台灣切割,但我基於閩人血緣文化
,以及對傳統中國文學藝術與思想的喜愛,認為文化上的中國與政治上的中國應當分開處
理,對你而言詭異,對我而言親切。
: : 就算是外溢,也有本家分家的分別。當然所謂本家分家的說法,政治以及自我感覺良好的
: : 成分很多,不如看實質繼承多寡,但這種概念的流傳也帶來許多好處。韓國日本都自認為
: : 是儒家文化的正統繼承,至少曾經這麼認為,於是保留了相對完整而接近原味的傳統漢服
: : 跟唐代樂舞等等文化遺產。所以站在古文化保存的角度來看,我認為不妨讓各地區都自認
: : 為是正統,這樣一旦某個區域失傳了,未來也能夠禮失求諸野(多重備分)。
: 我倒是不認為應該有正統這個東西出現
: 所謂正統的概念隱含有政治合法性和正式的繼承問題
: 而且是放在儒家和中國傳統文化底下才有的東西
: 但這東西和民主國家或是共產國家的立國合法性是衝突的,也不符合當代民族國家的內涵
: 再者,文化會隨時代和時間而有所不同,實在也很難用繼承某些元素概念來判定正統與否
對我而言,正統是個思想上的工具,有其弱點也有其優點,端看我們如何使用。以日本跟
韓國的例子來說,正統思想強化了文化的傳承。學術上的正統來自師徒相傳以及學派內的
薰陶,這價值在現代並未消滅,甚至可能因為現代學界對本體之知或不言之教研究的推展
而更受重視。政治上的正統自然有政治合法的問題,然而文化上未必如此,你要論文化上
的正統有害應當舉文化的例子,而不是用政治的東西來打迷糊仗。
: : 以中文學界來說,大陸的國學底子不如台灣深厚,對文本處理的細膩程度不同,但勝在現
: : 代思潮引用以及批判能力。所謂正統,講的是學界保有良好中國傳統思想與方法的傳承,
: : 既有偏乾嘉學風的,也有像新儒家這種發展中創新的路線,在近乎全面以西方觀點跟方法
: : 的進路中保存一點點東方的文化多樣性。
: 對大陸國學底子不如台灣這裡我認同
: 但對於正統? 我反對這種說法
: 中國文化也不只你上述舉例的研究方向對吧? 那假如有正統這東西存在
: 是否除了你舉例的方向之外的就都是偏門呢?
: 在學術,根本不可能這樣處理的對吧...
正統是工具,只要有助於文化存續,維繫文化團體熱情,我甚至鼓勵人人都以正統自期。
: : 台灣目前民主以及高度傳統中國文化混融,可以作為中國大陸未來發展的方向,對傳統文
: : 化的高度繼承,也是大陸在經歷文化毀滅後重建取法的楷模。站在區域和平以及促進中國
: : 民主化進程而言,台灣有指標性的意義。至於漢學研究要看誰,這種學界風尚就跟流行一
: : 樣來來去去,近年來也有因為學會西方學術語言而出國交流的台灣中文學者,在現今對西
: : 方思想的廣泛認識之下,未來應當會有更多交流的機會,因漢學界放棄本身特色與傳統詮
: : 釋觀點並不明智。
: 為什麼台灣一定要作為中國大陸未來發展方向的指引呢?
就區域平衡而言,不論台灣是否獨立,中國大陸的民主化都與台灣的命脈息息相關。
: 問的更白一點,為什麼台灣非要依附在中國大陸底下呢?
我們依附中國大陸成分相對少,反倒是學術政治軍事上依附歐美多的多。歐美藝術文化已
成為國家主流,自身傳統反而擠在一旁。以中國傳統文化與具亞洲華人特色的民主發展而
言,反而是大陸要來依附我們。之前大陸孔廟要祭孔得來台灣取經,福建起源的雅樂十三
音只有台南保留完整。
: 台灣文化為什麼一定要依附在中國大陸文化底下呢?
: 台灣難道沒有自主性和獨立性嗎?
: 無論是實質內容還是定義來看,台灣文化和中國大陸文化是不同的文化
: 赫德曾經定義,不同語言和文字就是不同文化,
族群與文化的分隔常受政治影響,比如賽德克獨立於泰雅,政治力多於學界分類與文化實
質差異,很大一部分是因為賽德克人自認為不是泰雅,迫使台灣學界讓步。所以赫德如何
定義是他的事情,重要的是你我如何定義。切身相關的事情不一定因為是學者,看法就比
別人正確。簡化字是政治力所為,但你看大陸的書籍,或者大陸人看我們的書,會因為語
言而無法溝通嗎?
: 台灣和中國大陸連文字都不同了,也就不會是同一個文化
: 就算要研究中國文化,也應該從台灣文化作為起點吧
: 而不是把國民黨想像的那套東西加上以前民間文化元素搬到台灣
: 就算做的在怎麼好,背後完全是空的東西,和台灣是疏離的...
: 漢語學界那裡我是說明所謂的正統與否對外國根本不重要,
: 只是政治正確排除異己的手段而已...
你的空跟疏離無非是對不在這座島上的東西產生排斥,然而當人們聽著西洋古典音樂,美
術教育帶你看梵谷莫內,空?當台南人代代傳承演奏著百年前福建來的曲譜,疏離?我們
閩人說著不產於這島上的話,又有哪裡詭異呢?你認為正統的概念是排除異己,但你不正
在推銷你對台灣的建構為正統?
作者: wgstar   2012-03-04 00:54:00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