儒家追求德性的提升,雖然本質上來說,「我欲仁,斯仁至矣」
,是否行仁完全取決於自己的心;但人除了無限的心靈外,還有有限
的肉身形軀,心難免會受到氣質、欲望的遮蔽,這時就需要做一些客
觀的工夫,如讀書、和師友討論等,藉此提醒自己找回放失的良心。
既然現實上幾乎所有人的心靈都難免昏昧或偏差,連孔子也不敢自認
為完全做到仁,這些客觀的工夫就顯得十分必要且重要了。
儒家在實踐上固然是以自我的良心、仁心為本,但良心、仁心同
時也包含我以外的人事物。人與人原本就會互相影響,在文化素養深
厚的環境中,人人知書達禮,原始的、本能的、野蠻的欲望受到節制
,這雖然還不能稱為真正的道德(因為優雅的言行也可能只是一種偽
裝,未必出於真心誠意),卻可以營造一種氣氛,使良心容易呈現。
君子一定懂得善用情境和氣氛的力量,做為德性成長的助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