儒家的中庸之道,一般人的理解是「無過無不及」,但此說容易
引起誤解,認為中庸就是凡事不走極端,採取溫和的言行即可。其實
中庸的重點不在於程度的大小多少,而是依據什麼準則來衡量,要「
志於道」、「止於至善」才算是中庸。如殺身成仁、捨生取義,犧牲
生命固然是極端行為,但如果是為了真實的道德理想,也不能說不恰
當,只能說對於道德理想的實現不夠充分。因為生畢竟優於死,是因
為活著無法實現理想,退而求其次,才以死的方式保全理想的純粹。
說殺身成仁、捨生取義不夠「中庸」,不是因為行為本身極端,而是
不夠圓滿。
為了道德理想而死,雖然不夠圓滿,仍然值得肯定。但也要提防
一個陷阱:有時人會將自己的行為美化而自我陶醉,表面上是為了理
想,實則是意氣之爭。出於理想是「求仁得仁」,心中無怨;出於意
氣則心中有怨,為此而死就太不值得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