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子說:「吾有知乎哉?無知也。有鄙夫問於我,空空如也,我
叩其兩端而竭焉。」又說:「蓋有不知而作之者,我無是也。多聞擇
其善者而從之,多見而識之,知之次也。」前者是無知,後者是有知
,看似矛盾,其實不矛盾。「知」有德性之知和見聞之知,前者天生
本有、不假外求,後者要靠後天努力培養、累積。見聞之知固然重要
,但孔子又不受見聞之知的限制,而是在見聞之知上運用德性之知。
第一句是說孔子心無成見,能夠放下過去掌握的理論和經驗,以
單純的心敏銳感應鄙夫生命的實存狀態,設身處地去指點、啟發他,
讓他自行領悟是非善惡。這時純用德性之知,見聞之知隱而不顯。第
二句是說孔子平日修為,德性之知不是空洞的存有,一定要在生活中
發用。孔子不僅認真好學,隨時增廣見聞,還能夠秉持德性之知,對
各種學說進行篩選、取捨,兩種「知」都充分實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