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自古以來就不斷輸入中華文化,是深受儒家思想薰陶的國家
。但到了近代卻發動太平洋戰爭,造成東亞各國人民慘重的苦難,自
身也被以美國為首的盟軍占領並解體。二戰時期儒家思想在日本可以
說是被野心家利用,產生了扭曲、變質的狀況。
比如儒家強調忠君愛國,到了日本卻變成對天皇的無條件效忠,
上戰場犧牲生命。這當然是有問題的,忠君愛國不是只要君王下令,
或冠上國家大義的名分,就自動成為對的,應該本於良心,有個人的
思考判斷。又如華夷之辨被扭曲成極端的民族優越感,認為日本人最
優秀,其他皆是劣等民族。但孔子主張的是文化的民族主義,不以血
統、地域等有限條件來劃分民族優劣,只有發揚人性,能夠平等地尊
重、照顧其他民族,對內行仁政、對外行王道才是好的民族。又如儒
家主張精神優先於物質,二戰時期的日本卻變成誇大的妄想,以為憑
藉武士道,就可以擊敗擁有絕對物資優勢的英美等國。這種種扭曲都
是因為沒有把握到儒家的核心思想「仁」,只是截取儒學的某些片段
,用來滿足軍閥的征服欲、控制欲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