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引述《godivan (久我山家的八重天下無雙!)》之銘言:
: ※ 引述《bxdfhbh (bxdfhbh)》之銘言:
: : 如果有人穿越過去,可以教蔣經國發展IT產業,發展pc、網路、手機,把後世IBM、
: : intel、AMD、微軟、雅虎、亞馬遜、蘋果、水管、臉書、谷歌的飯都搶過來,這樣臺灣
: : 的經濟就可以很強了。
: : 有錢了就好辦了,接下來發展匿蹤戰機、航空母艦之類的。然後就可以反攻大陸了。
: : 反攻大陸成功,就可以代替中共圍堵蘇聯,那就可以保住聯合國席位了。
: 我有個疑問.
: 在那個時代有所謂的IT產業嗎?
: 我說的"有"是指已經成為主流
: 就我知道的,IT產業成為主流也是90年代到2000~以後的事情
: 在那個時代發展這產業是否不會有人意識到這個價值而死的更快?
b大可能是有些在反串。
不過﹐如果不把這些當做“完整階段”﹐而是當做“第二階段”的話﹐
倒是可以討論一下。(當然﹐現實世界對於前因問題還是大概率無解)
首先來說第一階段﹐在1990 - 1994年之前﹐
“ROC如何保有聯合國席位”這個命題﹐其實是有一個 等價 命題的﹕
“如何不讓PRC進入聯合國”
因為容易被忽略的是﹐不但老蔣說漢賊不兩立﹐老毛更加說漢賊不兩立。
那時候的國際大多數運動協會、世貿協定、世衛組織...PRC都是在1950年代自己退出的。
PRC公開說的就是﹐聯合國如果有台灣(或老蔣、或ROC﹐那時的世界不玩現在的
文字遊戲﹐大家都知道不管改什麼名﹐改什麼領導人﹐本質是什麼)﹐
那PRC就不參加聯合國。
所以聯合國的席位之爭﹐其實就是阻止PRC進入聯合國之戰﹐
後來阻止不了﹐PRC要進入了﹐ROC就退場了。
但如果是說“ROC如何保有聯合國席位”﹐會讓讀者誤會以為這個命題的主動權在ROC﹐
是ROC能夠決定的﹐換成“如何不讓PRC進入聯合國”會讓人客觀一些﹐
至少會讓讀者覺得“不容易﹐要看蘇聯美國等等的決定”。
這個第一階段是很難解決的。
但假如就是天降隕石砸中無數人的頭﹐蘇聯美國都強烈反對PRC進入聯合國﹐
然後非洲亞洲一票國家也都不支持PRC進入聯合國﹐
總之﹐金手指一下﹐就是把1971年的事﹐硬拖到1991年還沒解決﹐
(祗要PRC不進入聯合國﹐ROC就還是常任理事國﹐這個附加題沒問題)
1991年時﹐聯合國裡還是ROC在﹐沒有PRC﹐那這第二階段就大有可為了。
此時的蘇聯已完﹐東歐已變﹐六四未久...(當然﹐沒有中美親近﹐
蘇聯是否還會深陷阿富汗﹐是否還會減弱對東歐的控制﹐是否還會解體﹐
東歐是否還會劇變﹐中國是否還會改革開放﹐是否還會有六四...那就另說了﹐
但這都考慮就太復雜了﹐都當做是第一階段的金手指好了)
那麼李登輝就有希望通過發展這些IT產業﹐來提高台灣繼續保有聯合國席位的能力。
(當然﹐前提是李登輝要還緊抓ROC這塊招牌﹐緊抓自己代表了中國﹐
不然自己都放棄﹐就別說保有了)
當然﹐一個巴掌拍不響﹐台灣在退的同時﹐要大陸也退﹐
這個機會在毛澤東時代是完全沒有的﹐鄧小平時代好說一些﹐但也不易﹐
最容易的時間點﹐恰好就是江澤民時代﹐江澤民時代的PRC﹐
是可以為了經濟放棄很多東西的(當然﹐面子要給﹐直接說台灣要獨立這會導彈危機﹐
但如果說是台灣施舍給你一個聯合國席位﹐兩者共存於聯合國﹐一中兩府﹐
然後江可以對國內宣傳獲得了聯合國席位是重大勝利﹐江很大幾率就吃下去了)
一些領土爭議地﹐退一退﹐雙方平分了﹐
一些1984年從越南搶的土地﹐退一退﹐還了﹐
台商日商港商在大陸能橫著走﹐忍了﹐這些都是江時代能做出來的事。
也就是說﹐在這第二階段的開始(1989-1996年間)﹐大陸是有大概率會退讓一下的﹐
不會堅持毛時代的漢賊不兩立。
當然﹐要讓這個概率更大一點的話﹐還可以再開一個金手指﹐讓鄧小平早逝幾年。
(史實是1997年)
沒了太上皇﹐很多1997-2003才發生的事﹐就很可能提前到1995之前了。
這樣﹐第二階段(1991年之後)的“ROC聯合國席位保衛戰”就會容易很多了。
當然﹐這樣還是會有兩個問題﹕
一是﹐在這種平行時空下的李登輝時代的ROC﹐會願意主動退讓嗎﹖
會願意主動讓PRC進入聯合國﹐甚至取代ROC成為常任理事國﹐
而ROC甘當普通綠葉陪襯國家之一嗎﹖
李登輝時代﹐是台灣經濟領先大陸最多的時代﹐
考慮到版友們的年紀﹐擴大一點年代范圍﹐各位版友們在李登輝、陳水扁時代﹐
有機會給版友們選擇“在台灣佔優勢情況下﹐要不要主動對中國大陸退讓”時﹐
會跟版友們在討論“老蔣如果在1960年就先主動退讓”這個話題時﹐一樣容易嗎﹖
在佔優勢時﹐不更進逼﹐反而說要退讓﹐這恐怕很難吧﹐誰都無法提前看到未來。
二是﹐即使金手指開了﹐假設從1991雙方開始退讓﹐然後四年談判﹐
到1995年﹐聯合國就是大陸台灣各一席﹐台灣順利保有聯合國席位了。
以世界形勢來說﹐大約每20年就會有一個世界局勢的轉折改變點﹐
1910年代﹐1930年代﹐1950年代﹐1970年代﹐1990年代﹐都過了﹐那現在到了2010年代﹐
世界局勢還是會大異於1995年﹐
也就是說﹐PRC仍然是會越來越強勢﹐而ROC仍然會是內外交迫﹐
不但PRC強勢起來又想滅掉ROC了﹐台灣自身內部﹐想要拋棄ROC﹐
改宗日本或獨立建國否認ROC的呼聲還是不會小﹐
(如果這條時間線上1991年的談判﹐是常任理事國還在ROC手的話﹐
那日本跟PRC想要借殼上市取代ROC獲得常任理事國權限的輿論與動作都會更多得多)
那麼﹐怎麼保有聯合國席位﹐就要進入未來期的第三階段了﹐這是又一個話題...
之所以會設想開金手指﹐把“保有聯合國席位”這個話題延後到1991年來討論﹐
是因為在現實世界中﹐台灣跟日本一樣﹐在過去兩個世代中走了一條
剛好跟國際政治主路線相反的路﹐所以變成雖然經濟民生很好﹐但在地球的政治實力﹐
遠遠不如其真實國力。
在冷戰時代﹐全球陣營壁壘分明﹐經濟割裂﹐政治話語權是看陣營的﹐
一堆窮國因為陣營的關系﹐在國際政治上發言力遠高於實際國力﹐
中國大陸是個例子﹐印度、中東、非洲...也是如此﹐因此一批小國就讓PRC取代ROC了﹐
而亞洲大龍日本、四小龍韓國、台灣、香港、新加坡﹐在國際政壇上都是弱雞。
中國跟蘇聯翻臉﹐馬上就有美國來拉攏﹐古巴跟美國翻臉﹐蘇聯馬上去拉攏﹐
很多國家都是這樣﹐相反經濟發展好的國家﹐在當時政壇上是不會被一堆國家捧LP的。
到了冷戰結束﹐經過了一段動盪期﹐陣營壁壘崩潰﹐全球經濟一體化﹐
陣營對抗不再如以前重要﹐合作經貿才是國際政壇的主流﹐經濟實力話語權大漲﹐
有錢就是大爺﹐別人一邊罵一邊還是要笑臉相迎﹐
這個時候再來講陣營﹐結盟對抗﹐不但日本難以做到﹐就連美國都難。
換言之﹐政治陣營、顏色正確的呼召力﹐自1970年以來總體一直在下降﹐
而經濟優先、全球合作的呼召力﹐自1970年以來一直在上升﹐
(暫不包括川普這一年來﹐因為時間短﹐長期影響仍難判斷)
在1970年代﹐要講政治立場﹐在2010年代﹐要講經濟﹐才能在國際上有更多話語權﹐
如果反過來﹐1970年代講經濟﹐2010年代講政治﹐那麼就會跟日本一樣﹐
明明有那個國力﹐卻在全球都沒有那個相應的話語權﹐1970年代也不如印度受重視﹐
到了現在﹐預估未來20年的時候﹐日本還是不如印度受重視。
從1970到2010﹐政治優先、經濟優先兩者的交叉點就在1990年代﹐
所以﹐在1970-1990﹐台灣在國際政壇講經濟﹐效果不大﹐講政治又講不來﹐
不如就開個金手指跳過﹐假設台灣可以在1970避開政治﹐
那麼到了1990大講經濟﹐就是台灣的優勢了。
如果能夠再提前預知﹐將蘋果谷歌﹐水管臉書都搶過來﹐讓大講經濟的風氣
維持到2010年代﹐領先於世界局勢的發展潮流﹐那變成一個全球矚目的小美國﹐
人均GDP五萬美元﹐日本韓國也要看台灣臉色﹐也不是不可能的事。
這樣除非台灣自己放棄﹐還擔憂什麼聯合國席位問題呢。
因為因果關系本來就是﹐如果你能做到全球矚目﹐自然一堆國際組織捧你LP要你加入﹐
而不是因為你去加入後﹐增加了露臉機會﹐才變得全球矚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