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unclefucka (冰不汁醬,醬不汁冰,難吃!)
2018-03-02 06:26:03※ 引述《Paravion (ElonMusk)》之銘言:
: 明朝早期幾位有建設的皇帝,頗有歐洲要進入君主立憲前出現的開明專制君王的感覺
: 到後期的皇帝越來越廢,好幾個都不想上朝
: 國家在官僚體制下運作,皇帝跟吉祥物沒兩樣
: 只是權力的授權者
: 為什麼明朝不要乾脆發展君主立憲
: 就算君主立憲明朝還是被清國滅了
: 漢人的君主立憲也能被保留下來
: 儒家典籍裡面應該有可以為君主立憲體制背書的條文吧?
: 如果明朝發展出君主立憲會怎麼影響中國歷史發展?
其實,另個問題來了。
為啥要立「憲」?
「憲」的崇高地位是導因於現在所謂的「法治國」標準,相較於過往
各類的帝王制度、哈利發制度、封國制度、寡頭制度、同時期的共產政治局制度
看起來在「個人權利的保障」與「國家體制的完整」間,獲得名正言順的
統治者權力授權與以上考量的均衡。
但就歷史來說
為了讓英國的諸侯仍然願意效忠於一個統一的王權、讓中央與地方權利均勢、
去懲罰打破平衡點的人、王權打輸諸侯
才有所謂的「憲法」概念。
這是統治者為了維繫統治,一步步在權力上退讓的結果。
明朝時的中國有啥需求?
有臣下能威脅皇權嗎? 沒有。
中央德衰,統治能力不足時,按照傳統的做法是? 天命所歸,異姓代之。
徵兵兵源哪來的? 民眾、軍戶所來,地方將領和王族屁用都沒有!
對統治者的德行、行為、施政之準則要求? 孔老夫子那套德治養民。
對於領土完整的要求? 反正隨皇朝力量,打到控制力所及就是。
以之相較,真正符合有立憲環境需求的時代,
反而可能是唐朝前中期,安祿山之亂後,甚至晉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