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大陸1950至70年代有個名詞[三轉一響(四大件)]
這四大件分別是縫紉機,自行車,手錶與收音機
農村不敢講但當時城市的不少人是買得起這四大件
之所以買得起最主要的原因是當時中國沒有太多娛樂與消費
因此不少人才能夠存下足夠買四大件的錢
可要買這四大件還必須憑票排隊才能買到,這一排往往要排幾個月甚至半年
一窮二白的中國都不少人能買得起四大件,更別提外面經濟更發達的其他國家
中國經濟差不就是因為走大鍋飯的共產主義
看過不少中國寫大鍋飯時期的工作態度,當時中國經濟會衰敗一點也不意外
一個雷峰二的車床工寫的大鍋飯時期的文章
他三班車床工輪晚班,廠裏訂下的目標是一晚上要做三十件
既然是雷峰二那麼當然是努力工作,一晚上可以做出六七十件
幾天後他接班時中班告訴他三十件達到目標就可以不需要做太多
雷峰二仍然是六七十件,幾天後他接班時中班告訴他車床壞了
雷峰二檢查發現是被拆掉一些零件,把車床組好繼續做
就這麼白天拆晚上組,幾個月後雷峰二妥協了乖乖的一個晚上三十件
大鍋飯做多做少都是同樣薪水,市場自然小
大鍋飯產能不會增加滿足不了市場需求,市場自然委縮
不是沒有那麼大的市場,是大鍋飯讓你認為當時沒有那麼大的市場
別的不說光是近十億人的中國市場就大的不得了,如果願意放棄大鍋飯路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