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引述《Jhan17 (拾柒)》之銘言:
: 各位版上大師好
: 小弟最近重新看了三國,發現劉備其實還有一個兒子劉永。世人因為三國演義對長子劉禪
: 的風評不佳,覺得他是庸主,劉備也在晚年對劉禪非常憂心,擔心他無法克紹箕裘,統一
: 天下。
: 儘管是小說劇情,但正史中的劉禪似乎也沒有多大作為,因此我很好奇,若劉備當初便質
: 疑阿斗的才能,為何仍要封其為太子,為何不立劉永為太子呢?
: 是否是因為受立長的風氣影響呢?
: 謝謝各位
劉禪繼位時才16歲,已經是三個庶子中最年長的,兩個弟弟能有多大
諸葛亮還稱讚過劉禪聰明,雖然多半是客套話,但至少劉禪表現是沒大問題的
(當上皇帝後的前期,也是很聽諸葛亮的話)
表現不差年紀也差不多成熟的哥哥,和兩個年紀還小的弟弟,正常都會選哥哥啊
像司馬炎也是,司馬衷年紀最大,加上賈南風相助表現合格才立他
其他年紀差幾歲的表現也沒說特別好,很強的司馬乂連10歲都不到
如果活久一點也許會考慮換掉
作者:
noonee (我和烤肉間只差一撮孜然)
2019-01-28 13:31:00所以古代宗法制度下 皇帝要早點生而子還要多生一點如果古代就有類似現在的醫學技術例如試管如果早點讓年輕的皇帝透過醫學方式先有一大堆後代會怎樣XD
劉備戰亂時間太久,沒機會多生,還可能走失司馬炎生了不少,但夭折的也多
司馬師就是傳給弟弟是說 兄終弟及換代時總會遇到大混亂的狀況
古有吳王僚與公子光的問題 現代有沙烏地阿拉伯的問題傳子的話 繼承人有限 兄終弟及換代時 可能有幾百人有資格
司馬師沒有兒子 他是沒有選擇權的 如果他有成年的兒子傳位給兒子可能性比較高
日本比較看重家名延續不過中國養子是正式繼承的好像真的只有郭威柴榮而已其他石勒石虎之類的好像都是不正當繼承曹叡曹芳或是趙禎趙曙這類的不知道怎麼算
郭威自己也沒親生兒子了還有慕容德慕容超也是因為慕容德無子
南宋不知道為什麼 太上皇特別多 感覺有點像日本後來狀況
部分原因是跟敵國談和成兄弟或叔侄之邦萬一敵國換年輕君主,自己卻年紀大也不願叫對方比較高的輩分顧慮面子問題就退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