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 [假設] 關羽見好就收

作者: hgt (王契赧)   2022-05-25 22:46:07
※ 編輯: Hartmann (106.104.134.223 臺灣), 05/25/2022 19:58:41
→ coober: 景丹傳就寫突騎了 05/25 19:50
你還在凹,景丹傳:「從擊王郎將宏等於南碸,郎兵迎戰,漢軍退卻,丹等縱突騎
擊,大破之,追奔十餘里,死傷者從橫。丹還,世祖謂曰:『吾聞突騎天下精兵,
今乃見其戰,樂可言邪?』遂從征河北。」
哪句話說「突騎」=「烏桓/丸騎兵」?
事實上,「突騎」這個名詞應該來自於《漢書晁錯傳》內晁錯上書論兵事中的這句
話:「今匈奴地形技藝與中國異。上下山阪,出入溪澗,中國之馬弗與也;險道傾
仄,且馳且射,中國之騎弗與也;風雨罷勞,飢渴不困,中國之人弗與也:此匈奴
之長技也。若夫平原易地,輕車突騎,則匈奴之眾易撓亂也」
仔細看不難看出,這就只是說「用來突擊的騎兵」(而且是純指漢軍)而已,根本
不是指「烏桓騎兵」。
你根本只是看到「突騎」兩字就自己腦補=「烏桓騎兵」!
作者: castlewind (城中之風)   2022-05-25 23:26:00
要打文字謎仗的話 就是史書也沒說這些突騎是烏桓部啊你可以推論這些突騎有可能是被召來的邊陲遊牧民 但也可能是邊關漢人養的騎兵啊你搞錯我的意思了 漁陽上谷可是漢地 之外才是烏桓部召烏桓部來附充「突騎」合理 但突騎皆為烏桓 這就有問題了吧?啊 我吐嘈一下 維基百科烏桓條的置烏桓校尉段 不知是有意還是故意 後漢書烏桓鮮卑列傳 原文是︰因徙烏桓於上谷、漁陽、右北平、遼西、遼東五郡塞外漏掉塞外兩字了現在問題應該是在 漢末有烏桓突騎 但漢初的突騎也是烏桓 這就有問題了 更何況那時王莽搞到諸夷皆叛 邊關太守的主力 卻是非我族類的叛軍 你不如說他們非漢人好了
作者: coober   2022-05-26 00:19:00
曹魏用蠻族當士兵與勞動力只是擴大規模 以前應該就有了
作者: castlewind (城中之風)   2022-05-26 00:20:00
別講的好像漢人不會養馬/騎馬一樣啦 不能因為人家反中
作者: coober   2022-05-26 00:20:00
後面還用了其它蠻族(鮮卑之類的)
作者: castlewind (城中之風)   2022-05-26 00:21:00
你就奉為圭臬了 還是得從原典來推斷
作者: coober   2022-05-26 00:21:00
甚至後期對蠻族的戰爭 也是舊蠻族(歸化對上新蠻族(未歸化)實際上當時魏晉社會 發生人口替代已經好幾輪了高平陵之變在我看來 就像羅馬的禁衛軍政變羅馬中後期的禁衛軍就是已歸化的蠻族在當的凱撒給高盧士兵羅馬公民權碰到的反彈 就像曹操接納黃巾軍導致了兗州的軍事政變 道理都是相似的
作者: castlewind (城中之風)   2022-05-26 00:33:00
前面還有一條建武21年的 我覺得你也貼一下吧我的主張就是 突騎有烏桓人合理 都是烏桓人就有問題除非他是烏桓校尉率領的不然就會特別標注 是哪個邊族的白馬非馬啊 你現在是突騎就是烏桓突騎了你的釘法比較新(笑) 會特別寫出來 不就是那隻軍隊是以烏桓人組成 如果突騎都是烏桓人 幹嘛特別標注?你引建武25年烏桓置塞內事 卻不引新莽末期烏桓不堪被徵調討伐匈奴叛逃 後來跟匈奴一起劫掠代郡以東諸郡 然後21年馬援出塞征討事好像烏桓騎兵從頭到尾 都是東漢開國最親密的戰友一樣
作者: fw190a (las)   2022-05-26 01:12:00
突騎=幽州突騎=烏桓突騎? 這個找證據方式有點違反常識。大家都有突騎,後來烏桓突騎出名了,不是更高機率嗎"使將潁川突騎安集荊、徐、楊部,督委輸,監諸將營。"
作者: joh (30分滅一國的匈奴)   2022-05-26 08:29:00
太多點可以吐槽了
作者: castlewind (城中之風)   2022-05-26 16:42:00
看到板名 我恍然大悟 空想板發表「兄弟所獨有的創見」不正是名符其實嘛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