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 [假設] 奧匈/多瑙河存活到千禧年後

作者: sanae0307 (戰艦神通)   2022-08-23 21:09:05
試著幾個路線
第一階段(1848~1936)
1848鎮壓匈牙利成功,
史實就是
耶拉契奇總督率領南斯拉夫人(特別是克羅埃西亞)的勤王軍加上俄羅斯帝國的直接支援
(尼古拉一世經歷1825起義後,擔憂革命吹進俄羅斯,所以出兵堅決鎮壓西方諸國的人民暴
亂,保衛原本的保守政府)
之後對義大利、普魯士的戰爭也如史實
不然保守主義體制還可能不會倒
所以分歧點在1871後
隨著匈牙利人的種族主義嘴臉和因此導致的不斷暴動起義
維也納方面開始覺得匈牙利就是帝國的不安定因素,決心拉抬其餘族群,壓制匈牙利人,首
先想到的就是掌握工業區和武器設備的捷克人、在1848時忠誠保衛皇帝的克羅埃西亞人
多元化緩步進行,以下是分歧點
A 斐迪南皇儲的U計劃成功,奧地利、捷克、南斯拉夫的軍隊裝作要打羅馬尼亞和塞爾維亞
,半路返回往匈牙利
閃擊第四軍將其繳械俘虜,佔領匈牙利宣布全國戒嚴
之後再以民族自決權重組行政區
進行多元化及避戰、強軍屯軍備及糧食政策
B.1914年,塞拉耶佛槍擊案發生,但斐迪南夫婦僥倖逃脫,被純樸的波黑農民守護起來,普
林西普等人被憤怒的斯拉夫農民打成重傷丟進海裡淹死
不過後來還是由於法國強索亞爾薩斯洛林而爆發一戰
C.跟B大致上相同但是斐迪南遇害,奧國奇蹟般的給德國一起擊敗法俄逼英國光榮和平(就
是KR)
B.保持中立,趁德法俄都無力的時候解決匈牙利問題但暗助德國(代價是德國不得干涉奧匈
事務,像是資助匈牙利人),包括幫德國接線美國
戰後(建立在俄國解體上)
德國戰勝線
由於德國在英國海上封鎖下單獨戰勝法義俄,成為超級大國,德奧不同的成果取代英法成為
那個時代的表率
德國戰敗線
由於奧國和美國的阻止加上英國的擔憂
法國未能把德國傀儡化成為巨型萊茵邦聯
(兩線通用)
紅白內戰時期,由於蘇聯瘋狂屠殺皇室貴族及其同路人的野獸行徑
西歐同聲斥責蘇聯為獸國
烏克蘭的農民和烏裔獨派俄軍挾持總督,逼迫其稱王宣布建立烏克蘭王國向德奧求援成功,
順帶連同烏東的「俄羅斯帝國正統政府」一起保護起來
1930年代
由於孤立主義盛行,各國不願意組成軍事聯盟這個引發一戰的禍水
已改名多瑙河聯邦的奧國成為東南歐的保護者
為了確保自己領土遠離戰爭,奧地利不得不得已與烏克蘭-俄羅斯聯合王國、頓河庫班聯盟
在1931簽下三國同盟條約組成了維也納-基輔-喀啦斯諾達爾反共軸心,其他國家稱之新維也
納體系
1931-1936
德國戰勝線
維也納體系雖然是奧國主導,但不可忽視德國的影響力
但雙方都樂意把烏克蘭和頓河扶植起來當作第一線,進行了相當的工業化
導致烏克蘭和頓河污染嚴重,不是工業污染就是農業污染
西方的英法一面厭惡蘇聯,但又期待能第二次夾攻德國而不太願意支持東歐的反蘇同盟
德國戰敗線
維也納體系完全由奧地利經營,而烏頓兩個知識份子試圖學習多瑙河改革
甚至有烏克蘭加入多瑙河的聲音
不過奧地利不願意,因為來奧打工和為取得奧國公民權當傭兵的烏克蘭人已經太多了
幾乎衝擊到奧地利本身結構和斯拉夫三族原有的平衡,西斯拉夫人和南斯拉夫人都不大願意
,東加里西亞烏克蘭人也跟這些原本屬於帝俄的同族人有些處不來
皇室的做法是將烏克蘭兵團放在布達佩斯和賽格達以監視匈牙利人(1936才剛剛允許重建匈
牙利兵團,但由烏克蘭兵團和傑克兵團監視)
同時,在一戰敗北被解除武裝的塞爾維亞、羅馬尼亞懷恨在心,欲報復維也納而通蘇
德國戰敗線還有個多瑙河逃亡者當上威瑪的民粹總理叫囂要收復奧地利、剷平多瑙河聯邦
1936,風起雲湧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