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情提要:18世紀初期至中葉東北亞開發史-雅克薩戰爭
滿洲水文系統
滿洲地區的河流基本上可分為南北兩個部分,一個是南方地帶的遼河系統,一個是北方的
黑龍江。遼河灌溉了遼河平原,並催生過往傳統燕地的發展。而更北方的黑龍江統則流經
松嫩平原、三江平原以及黑龍江谷地,這些地形共構成滿洲地區。
清廷如今想要開發東北並不是單純將八旗移民至滿洲地區就好,還需要重新活絡滿洲經濟
。經濟的流動首重於商品的運輸,說到運輸貨物最有效的方法,水運可以說是首屈一指。
中原地區的京杭大運河帶動了長達千年的商業開發,長江的水運也讓江南地區常保富庶。
雖然東北平原有松花江與嫩江流經,並透過黑龍江抵達日本海。然而黑龍江出海口會有結
凍問題,同時黑龍江的出海口地處偏僻,因此利用黑龍江出海口作為轉運貨物的重點發展
區域是不現實的。因此康熙計畫將南方的遼河與北方的松花江利用運河連接起來,如此一
來一方面滿洲地區的貨品就可以透過遼河輸送到黃海,並進一步轉運至天津、山東,甚至
是朝鮮與日本;另外一方面遼河則可以透過松花江豐富的水源進行灌溉,將原先的遼西平
原進一步開發。
松遼運河計畫
松遼運河的計畫在1700年正式開始,清廷將松遼運河的開發分為數個階段進行,第一階段
是將遼河東部支流的東遼河向北延伸,與長春的伊通河連接。第二階段就是將伊通河的河
流向東延伸,最終與松花江匯流。修建運河會是一樁極為浩大的工程,而松遼運河又是位
於荒涼的東北,在缺乏人力的情況下修建更是困難。好在清廷對於治理河流已經有相當的
經驗,
在順治一直到康熙年間,從北京引往天津的無定河(今永定河)經年氾濫,在結束與南明之
間的戰爭後,拓荒(滿洲開發)、驅俄與治河便被康熙視為首要的三項政務,其中的治河指
的就是無定河的治理。在早期,清廷治理無定河的方式主要是築堤以防範洪水來襲。然而
就如同黃河治水一樣,無定河也在多次氾濫與築堤中越來越高,逐漸有形成地上河的趨勢
。
在清廷官僚的努力規劃下,康熙最終採取築堤束水的方式,加速無定河的流速,使無定河
的河床加深,進而達到穩固河道的功效,最終使河水不再氾濫。至此無定河北改名為永定
河,康熙也完成他的其中一項目標,並使北京周遭的水文環境變得更加穩定,也更有利於
將糧食從遼河出海口運往北京。
康熙準備利用治理永定河的經驗,利用束水攻沙的方式協助運河的開闢,他派遣治理永定
河的官僚前往遼河,又多次親自前往盛京,巡視當地水文、地理形勢。最終
通往長春的松遼-伊通運河在1702年正式動工,在施工期間,康熙曾多次派遣四皇子—雍
親王至盛京考察運河運行與開鑿進度。在克服人手短缺、因夏季長度有限而導致的施工期
過短以及下雪導致的施工延宕,終於松遼運河的第一段於1707年竣工。而第一段的松遼運
河也被康熙命名為濟春河,意思是指可到達長春的運河。
在松遼運河的第一段完成後,為了確保運河可以順暢作用,而後,為了確保濟春河能夠暢
行無阻,清廷又在長春與盛京之間開闢多的湖泊,將東北平原的沼澤之水引入,一方面達
到排水的功用,一方面可以補充運河所需。
在開闢松遼運河的第一段後,清廷如今可以沿遼河一路北上至長春,這不僅帶動長春的興
起,更讓南滿洲地區的經濟逐漸發展,同時這條運河也讓清廷得以利用滿洲豐富的林業資
源,開始在遼寧打造艦隊,以抗衡盤據於黃海的鄭軍—朝鮮義軍殘部。
附註一:松遼運河南段流經地區示意圖,深藍色線條即為濟春河(當時流經瀋陽的渾河與
遼河是同一條河流)
https://imgur.com/3gjSQQ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