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引述《MoreLight (大文)》之銘言:
: 年輕人就是年輕人,項羽死時不到30歲,卻因為四面楚歌的心理戰打擊太大,連烏江
: 亭長都在招他過烏江,他卻拉不下臉皮,說「無顏見江東父老」,遂不渡河。連後代
: 詩人都說他還大有可為,「捲土重來未可知」。
: 如果他肯臉皮厚一點,該怎樣才能鬥劉邦這老流氓?
項羽和劉邦是階級鬥爭,而不是後世理解的同輩競爭
項羽是貴族騎士,劉邦是無產階級地痞流氓
所以劉邦可以做的事情,項羽不能做
貴族騎士的團體,基本上是年功序列制,也有等級大小之分
唯有如此,才叫封建貴族,才叫封建社會
如果沒有階級的尊卑差序,封建團體就會有人不服,戰鬥力就會無法凝結
范增與張良都是游士,是外部出一張嘴的路人,在封建社會裡本來就是格格不入的存在
英布屬在散沙平民盜匪間,組織起遊俠的遊俠團體,和劉邦比較近
韓信則是純粹遊俠
如果重用了范增、張良、韓信的意見
那麼項羽的封建組織裡就會有人感到不公平、不服
可以理解為:地位低下的服部半藏(連真名都不是) 和譜代重臣鳥居元忠
兩人因故當面吵架,意見不合
德川家康不可能接納服部半藏的意見,如果如此,整個德川家臣團都會瓦解
或者可以理解為:已經擁有悠久歷史的企業
外部顧問和長年老臣爭執,社長不可能站在外部顧問一邊
如果如此,企業的根基都會因此動搖
所以
真正的問題本質在於
劉邦集團是遊俠集團與秦末的盜匪集團,所以可以不問尊卑用人
君主可以武斷的隨意任免人事職位
其實這個形勢很類似於曹操與袁紹
袁紹與曹操真正的差別在於
曹操是中央集權的武斷君主,用他發明的成文法治理組織
袁紹是漢末經學的宗族名族,他是用經學宗族的禮法習慣法在治理組織
所以袁紹不可能武斷,根據漢末經學的政治正確,他一定要每個人的意見都要聽都要顧
後世不察,誤以為袁紹「好謀而不斷」
其實這是完全不對的
根本原因是因為袁紹受到他自己的組織文化(即憲制)牽制
他根本就沒有曹操那麼強的決策權
後世主要的問題,在於後世人很難理解當代的社會結構
於是很容易把歷史人物扁平化理解,然後做出:誰比較笨、誰比較聰明的錯誤想像
項羽也是同理
秦滅六國,楚國被征服的最晚,土地最廣,所以他們的社會結構最晚被破壞
意思就是:楚國其實只是「被佔領」,還沒有「被消滅」
楚國當地還有強大的基層組織資源
項羽率領的江東子弟,是整齊劃一的舊楚國貴族騎士
楚軍和漢軍,有非常明顯的戰鬥力差別
其實就是菁英騎士軍隊,與充員平民雜牌軍的差別
既然楚漢之爭的本質是階級鬥爭
那麼誰勝誰敗,其實問題只在於:楚國的封建社會比較大,還是瓦解的散沙社會比較大
很明顯的,在秦滅六國之後,天下的社會結構已經是後者
所以後者有無窮無盡的雜牌軍充員補充
楚國的菁英騎士死一個少一個
而且項羽不可能組織改革,改變成動員雜牌軍的組織方式
因此楚漢之爭的結局是無法逆轉的
項羽也不可能做出那些決策